本书由中国政研会评选的100个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汇编而成。这些案例突出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各行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每篇案例按照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工作成效、工作启示的结构,简要介绍优秀案例单位的基本情况或创新案例提出的背景情况等,着重介绍本单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做法,反映工作创新取得的成效等,提炼概括具有普遍性的经验启示。书稿的出版将有助于宣传推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取得的优秀成果,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本书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台语言一文化区域的三个村落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考察,本书即是作者对这三个村落实地考察后的研究成果。作者考察了这些村落中地方传统形成的历史、社会肌理及其在20世纪的生存空间,现代社会中民间福利的诸特征及其时代适应性,民间地方传统与民众生活及民众幸福观的关系,地方政治精英的基本形态及其权力运作方式,传统势力在现代教育替代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沿海乡村人口定居与流动的双重结构。作者旨在通过对上述议题的历史及现实考察,探讨现代性观念和制度在 植入 一个既有人文地理区域时,地方民众在观念上的回应及地方性制度和地方传统所发生的变迁。本次增订版,作者在原有五篇长文的基础上增补了五篇文章,展现了他在闽台村落研究方面的新思考。
内容简介 共同体 究竟是什么?其基本模式有哪些?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其在当代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本书依托近期国内外学者在 共同体 问题上的理论探索成果,尤其通过对外国文论中的 共同体 思想进行梳理,呈现思考的多种视角,尝试理解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历史流变及当下含义,同时借助多位学者的文学文化批评研究成果,考察 共同体 理论对批评实践的启示以及实践对理论的反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为今日思考 共同体 问题提供借鉴。
1、本资料汇编主要收集清代有关顾炎武的家世生平、交游出处、社会活动、身后情况、酬赠诗文、序跋提要、著作版本以及时人、后人对顾炎武所作的评论、关于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其中篇幅长者数万字,短者数百字,均在搜集之列。2、本编所搜罗之文献,包括碑传、墓志、诗文、序跋、提要、笔记、诗话、档案、方志、年表等。凡研究顾炎武诗文的注解笺释类著作,因其注释篇幅较大,则不予全录,而只录其凡例、序跋、解评、按语、附录等。
本书立足中国文化遗产特性和中国传统的审美崇尚与价值取向,紧扣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客观审视划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与实践发展演变历程;对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作出与学界完全不同的学术思考与认知;创新性研究提出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理念;重构当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原则;全面系统地厘定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目的、任务及路径选择,并进一步阐释论证了新时代保护发展文化遗产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职责担当。
汉字是一种被使用了数千年,而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个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中国人思维智慧的根基。清末以来,汉字的命运动荡起伏,信息的传播途径也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 铅与火的时代 再到 光与电的时代 的转变,在此期间,汉字字体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英文等拼音文字不同,由于汉字的数目众多,笔画繁杂,所以汉字字体的设计可以说是世界上*烦难、枯燥的工作之一。但是,由于汉字有区别于拼音文字的视觉特征,汉字字体设计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吸引了大量的书法家、字体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投身其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字体和设计作品,成为中文语境中知识传播和视觉传达的有效工具。 《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的作者在过去近五年的时间中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2018全国安全文化优秀论文集》是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企业管理》杂志社于2018年开展首届安全文化优秀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和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对企业安全文化研究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8全国安全文化优秀论文集》收录的优秀论文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反映了当前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进展和成果。论文涉及煤矿、石油、化工、核电、交通、水泥、建筑等行业,内容主要涵盖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安全文化管理、安全文化落地、安全文化影响、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融合发展等方面。入选论文密切关注现阶段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和解决之道,总结梳理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立健全、实施落地和提升创新的宝贵经验教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可以被不同行业
2018年是柴德赓先生诞辰110周年,北师大、苏大联合举办了纪念会暨《柴德赓全集》学术委员会,并印有会议文集。《青峰学志》以此次会议论文集为主体,同时收录了一些学者后来提交的论文,以及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柴先生的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包括了史学大家刘家和先生,著名学者瞿林东、陈祖武、陈智超、邓小南等学者论文。是一部极具学术性的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