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祭祀在中国古代是一项常行的礼仪活动。它既是学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实施教化的重要举措。一次完整的祭孔活动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祭祀场地、祭祀时间、享祭者、献祭者、祭祀品物、祭祀乐舞及祭祀仪式等。在两千多年的祭孔历史上,这些要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董喜宁编著的《孔庙祭祀研究》从孔庙、享祭者、献祭者、祭品与祭器、祭祀乐舞、祭祀名类与释奠程序等方面对孔庙祭祀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从礼的角度对祭孔活动这一有机整体进行礼制、礼仪、礼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资料详赡,观点允当、文字流畅典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研究著作,具有规范和改进当代孔庙祭祀仪式的重要参考价值。
赵李娜编著的这本《神》以说神-源神-造神-祀神为主线来探析“神”,将“神”定格在中国民间俗神身上,从“神”之概念缘起说开,着重论述其被普通民众及上层统治者“神化”的过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甚广的特殊神圣群体,与神有关的各种故事不仅活跃于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中,古籍、史料中也多有记载。人们创造神、信仰神、祭祀神,其实质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收集四季》日历汇集妮基·麦克卢尔《收集雨滴》一书中的15张插画,配合自然变化,重新编排,传递时光流转、季节变换的诗意之美。充满童趣的画面,给孩子带来美的启蒙。
本书从典故、书画、器物、风俗、人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反映出福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衍变,例如与 福 字相关的来源、含义等,挖掘相关的典故、传说,以及民间的一些词句用法。书中选取的器物造型精美,每张图都带有深厚的吉祥寓意,还包含了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福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使本书更加贴近生活。此外,书中后一章还分门别类,集中展现了福建各地丰富多彩的福文化,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适合全省大力推动福文化的舆论导向。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二〇二五年篆刻日历,其他 作者 戴丛洁 著 原价 ¥98.00 出版社 其他 出版时间 2024-08-01
本书以中国福文化为基础,通过各个方面来阐释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例如与“福”字相关的来源、含义等,配上实物形式的剪纸、字画、篆刻等图片和照片,在对此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的典故、传说,以及民间的一些词句用法。还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福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使本书更加贴近生活。
本书是为现代人编辑的一部南怀瑾先生传统文化语录集,按照日历的形式编排,从存心立品、家庭教育、处世之道、节气养生等方面精选出南师著作中的精华语录,可为读者打开一扇传统文化的大门,为忙碌的现代人带来心灵的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很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很广的特殊神圣群体,民间传说中有许多仙人以及各种各样与仙人有关的故事;而许多典籍也都记载了各种“仙”的由来以及他们成仙得道的经过。“成仙”是凡人仰慕和向往的境界,因其长生不死,连秦皇武帝等历代帝王都对此孜孜以求。然而,世界上并没有“仙”。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仙”,“仙”从何来,传说中有哪些“仙”,“仙”与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关系,这些便是本书旨在解决的问题。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二〇二五年篆刻日历,其他 作者 戴丛洁 著 原价 ¥98.00 出版社 其他 出版时间 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