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代祈雨史
    •   ( 25 条评论 )
    • 臧志攀//王政|责编:彭莘 /2019-12-01/ 陕西人民
    • 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祈雨”古俗及其文学书写乃是天幕中一丛耀人眼目的星辰。祈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祭祀祈年活动,古典文献中存留着数量可观的祈雨文,它们涉及 、礼制、民俗,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一面直观的镜子,于文学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察中国祈雨史,必须将它与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古代祈雨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史的缩影。虽然学术界对祈雨这一民俗现象已经有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本书作者试图以史的框架对历代祈雨文献进行有序梳理,运用多元思维对祈雨文化进行建构。此研究在 尚属 。

    • ¥61.64 ¥92 折扣:6.7折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神
    •   ( 167 条评论 )
    • 赵李娜 /2014-08-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赵李娜编著的这本《神》以说神-源神-造神-祀神为主线来探析“神”,将“神”定格在中国民间俗神身上,从“神”之概念缘起说开,着重论述其被普通民众及上层统治者“神化”的过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甚广的特殊神圣群体,与神有关的各种故事不仅活跃于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中,古籍、史料中也多有记载。人们创造神、信仰神、祭祀神,其实质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 ¥24.5 ¥30 折扣:8.2折
    • 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
    •   ( 0 条评论 )
    • 包曙光|责编:赵越 /2021-05-01/ 科学
    • 本书全面收集和梳理了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资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殉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地区的差异。首先,本书将中国北方地区的殉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所在地区、考古学文化、墓地中的墓葬形制、共存随葬品以及埋葬位置等背景中进行研究,以便探讨殉牲现象背后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其次,对于近些年新发表的殉牲动物的鉴定结果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展现了殉牲类型与游牧经济的关系。殉牲类型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甚至在同一考古学文化内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在葬俗和经济类型方面的参考,也为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农牧混合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过渡提供了证据。 ,本书对欧亚草原东部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殉牲也做了系统

    • ¥96.77 ¥138 折扣:7折
    • 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
    •   ( 0 条评论 )
    • 包曙光|责编:赵越 /2021-05-01/ 科学
    • 本书全面收集和梳理了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资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殉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地区的差异。首先,本书将中国北方地区的殉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所在地区、考古学文化、墓地中的墓葬形制、共存随葬品以及埋葬位置等背景中进行研究,以便探讨殉牲现象背后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其次,对于近些年新发表的殉牲动物的鉴定结果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展现了殉牲类型与游牧经济的关系。殉牲类型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甚至在同一考古学文化内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在葬俗和经济类型方面的参考,也为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农牧混合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过渡提供了证据。 ,本书对欧亚草原东部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殉牲也做了系统

    • ¥96.77 ¥138 折扣:7折
    • 图说冥界鬼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   ( 245 条评论 )
    • 殷伟 等 /2014-0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神祗”泛指天地诸神。神祗崇拜由来已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祗包罗万象,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本丛书选取了中国传统神祗中*典型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五大类加以描述,使诸神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图解图释”的形式,使本来就意味深长、内涵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这条充满了探索与艰辛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图说冥界鬼神》为《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之一,《图说冥界鬼神》由殷伟、程建强编著。

    • ¥29.2 ¥39 折扣:7.5折
    • 易经
    •   ( 0 条评论 )
    • 邓启铜诸华 /2019-03-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当前各地兴起的 国学热 书院热 ,无不说明以国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华传统文化无疑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本套丛书定义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市场上的国学类书籍众多,要想突出特色,无非就两种途径:注释精准、体例有特色。本丛书从经史子集中精选了四十九种典籍,同时以专业的注释、准确的注音、精确的导读、适当的配图、美观的体例作为补充。作者在编辑、注释、注音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争做到每个字从注释到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就*限度保证了书稿的质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可以在目前良莠不齐的国学市场中占得先机。尤其是选文的配图,都是作者精心挑选而成,有些甚至是作者拍卖取得的孤本,为本书增色不少。由于所选经典篇幅不一,个

    • ¥60 ¥60 折扣:10折
    • 图说爱情婚育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   ( 64 条评论 )
    • 殷伟 等 /2014-0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神祗”泛指天地诸神。神祗崇拜由来已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祗包罗万象,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本丛书选取了中国传统神祗中*典型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五大类加以描述,使诸神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图解图释”的形式,使本来就意味深长、内涵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这条充满了探索与艰辛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图说爱情婚育神》为《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之一,《图说爱情婚育神》由殷伟、程建强编著。

    • ¥29.2 ¥39 折扣:7.5折
    • 中华传统喜庆文化常识
    •   ( 14 条评论 )
    • 牛建军, 赵斌编著 /2014-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中华传统喜庆文化常识》指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终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 ¥23.5 ¥29.8 折扣:7.9折
    • 中国禁忌风俗
    •   ( 275 条评论 )
    • 任骋 著 /2013-07-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禁忌讳莫如深,无所不在。人的身体发肤,言谈举止,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无不受到它的制约,演变为千奇百怪的禁忌风俗。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禁忌风俗。但神秘的禁忌不是*的,有什么样的禁忌,就有相应的民间禳解的办法。居家过日子、走亲访友、外出旅游,你都可能需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了解当地的禁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这本书文字简洁生动,资料翔实,配有数十幅生动的民间图片,是一部实用、全面的民俗禁忌知识宝典。其中在饮食、育儿、妊娠、礼仪等禁忌中,有很多都源自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遵守。 本书是作者在原版基础上的修订本,在两岸三地已经连续畅销20多年。

    • ¥15 ¥20 折扣:7.5折
    • 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
    •   ( 7 条评论 )
    • 吕瑞荣 著 /2014-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毛南族肥套是流行于广西毛南山乡、具有丰富艺术元素的综合性仪式,是毛南族传统的百科全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的作者吕瑞荣,借助于肥套的主要元素及其环境,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做了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肥套的建构特点及艺术价值,探讨了肥套的孕育和发展图式,肥套与族内其他艺术形态、与其他民族艺术形态之间的影响与融合,肥套所体现出来的毛南族艺术的精神、理想和规律等,提出了保护肥套的理念与方法。

    • ¥45 ¥55 折扣:8.2折
    • 生育的禁忌与文化
    •   ( 93 条评论 )
    • 郑晓江 主编 /2014-05-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生育的禁忌与文化》生育禁忌是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处的神秘文化现象,是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 禁忌 一词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一是崇高的、神圣的;二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生育禁忌正蕴涵了这两方面的含义,因此人们对它颇为敬畏。禁忌不仅是人们约束生育行为的准则,而且又是作用于人们精神心理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但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存在,就是在现在的民间,也还有稳定的生育禁忌存在。 本书把生育的禁忌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审视禁忌的视野更为开阔,集中力量厘清了禁忌的表现,多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生育的禁忌的内部和外在形态的特征,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 ¥32 ¥48 折扣:6.7折
    • 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
    •   ( 0 条评论 )
    • 包曙光|责编:赵越 /2021-05-01/ 科学
    • 本书全面收集和梳理了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资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殉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地区的差异。首先,本书将中国北方地区的殉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所在地区、考古学文化、墓地中的墓葬形制、共存随葬品以及埋葬位置等背景中进行研究,以便探讨殉牲现象背后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其次,对于近些年新发表的殉牲动物的鉴定结果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展现了殉牲类型与游牧经济的关系。殉牲类型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甚至在同一考古学文化内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在葬俗和经济类型方面的参考,也为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农牧混合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过渡提供了证据。 ,本书对欧亚草原东部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殉牲也做了系统

    • ¥95.91 ¥138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