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代服饰辞典
    •   ( 5434 条评论 )
    • 孙晨阳 张珂 编著 /2015-01-01/ 中华书局
    •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精神文化。服饰文化更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延续和演变,直接反映了国家、地区和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宗教信仰、道德风尚及生活习俗,在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举世闻名的“衣冠王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服饰史料。《中国古代服饰辞典》作者按照朝代对古代服饰进行梳理,并按照朝代收录词条,配以适当的图片,每个朝代前对该朝代的服饰特色进行总结。书稿总体上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恰当的图片使得书稿形象活泼,也方便了读者理解词典内容。

    • ¥49 ¥98 折扣:5折
    • 千古霓裳——汉服穿着之美
    •   ( 1374 条评论 )
    • 汉服北京 编著 /2022-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民族服饰。追溯汉服的历史,可以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止于剃发易服。在中华文化绵延发展的 脚步中,汉族服饰文化作为文明与礼仪的代表部分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驳杂而又绚丽多彩文化体系,它所代表的汉文化礼仪以及汉文化审美,深深的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以及周边的民族与地区。本汉服按照服饰发展以及服制传承的角度,可分为周制、晋制、隋与唐制、宋制、明制五大系列。各个系列中,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在着装上都会有所差异,因为本书并非完全的考古人服饰之法的研究型书籍,因此就不做完全的举例描述。本书中主要介绍不同服制与相关朝代中,汉服正式场合的典型礼服和较为典型的常服,为大家就现代语境下,在不同场合穿着不同朝代服饰应该如何穿搭,提供指导,让喜欢汉服的朋友,

    • ¥47 ¥98 折扣:4.8折
    • 万有引力书系 美了千年 女子服饰时尚风潮
    •   ( 32 条评论 )
    • 宋子美 /2025-02-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传统服饰入门读物,图文并茂地讲述中国古代服饰史、时尚史。古往今来,哪个女子不爱美?皇家贵戚的礼制之服雍容大气,各阶*层女子的日常服饰更接地气,通过本书,让我们一起看看老祖宗的时尚! 除了服饰,本书还会介绍历朝历代女子的配饰、发型及妆容,氛围感穿搭安排得明明白白。此外,服饰配饰工艺,涉及纹样图案、刺绣镶滚、金银加工等也在本书有所涉及,带你感受一个繁胜富丽、美不胜收的古代女性世界。 每个朝代结尾处都会有 古为今用 搭配指南 ,更进一步指导读者如何做好新中式穿搭,愿每个女孩,穿出自我风格、穿出文化底蕴,穿出大国自信!

    • ¥24.9 ¥49.8 折扣:5折
    • 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   ( 3043 条评论 )
    • 贾玺增 /2016-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应景服饰文化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四季景物变化为环境参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簪戴鲜花、装饰节物进行情景设定,描画出自然万物的轮回往复,构建出生动和谐、时节有序、内外融合的社会物质与人文生活景象,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文化想象力,彰显了中国古人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和审美理想,展现了中国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纯熟的制物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向上、主动进取的民族精神。

    • ¥34.5 ¥69 折扣:5折
    • 中国人文标识系列:旗袍,中西合璧的服饰文化
    •   ( 241 条评论 )
    • 艺阳 著 /2022-03-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旗袍,有着高挺有型的立领和斜开的门襟,讲究的盘扣将立领和门襟的两侧完美闭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精气神。旗袍,有着圆润柔和的轮廓和线条,将人体曲线的曼妙敲到好处地展现出来,既有浪漫的情致,又不失优雅端庄的气韵。行走间,轻盈摇曳的下摆,忽隐忽现的风情,赋予了旗袍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 旗袍独特的轮廓里,蕴藏着中国传统服饰和西方传统服饰两股灵魂,传统中不失现代感的样式,浪漫中又平添端庄大气的风韵,是中国手工艺人智慧里别致的灵感,也是中国服饰文化中极为惊艳的一抹亮色,更是中西服饰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

    • ¥34 ¥68 折扣:5折
    • 粉黛罗绮(修订版):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   ( 1683 条评论 )
    • 陈芳 等 著 /201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的绣纹体现了时代特有的浪漫,六朝女子服饰中的裲裆衫、五兵佩透出飒爽戎装风采,隋唐女子 高腰掩乳 、身披帔帛、脚踩重台履从画中走下来,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金元代女子服饰佛妆和高丽风体现的文化交流,明清之际女子头戴皮毛 卧兔儿 、领口处钮扣透出的低调奢华 这些个案研究,从独特的视角和繁复的细节出发,探索服饰和物质文化的关联。

    • ¥39 ¥78 折扣:5折
    • 高句丽服饰研究
    •   ( 119 条评论 )
    • 郑春颖 著 /2015-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郑春颖所著的《高句丽服饰研究》在广泛收集高 句丽壁画图像、出土饰物、人物造像、纺织遗迹及文 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探讨高句丽人传统服饰文化的 特点与演进历程。通过与本地区汉族服饰文化、胡族 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在三种服饰文化运行轨 迹中,平行发展与交叉融合并存的演变规律。并进一 步透过服饰文化这一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风尚 的风向标,深入探究公元一世纪到八世纪高句丽人、 高句丽社会与国家的沧桑巨变。从东北亚,乃至东亚 的视角,审视高句丽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 位、作用及影响。

    • ¥69 ¥138 折扣:5折
    • 中国服饰史话(典藏版)
    •   ( 208 条评论 )
    • 戴钦祥 陆钦 李亚麟 著 /2021-04-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把历史穿在身上 从 衣毛而冒皮 到 绣罗衣裳照暮春 ,服饰从起初的为了遮体、御寒发展成为对美的一种追求,抑或是权势与地位的象征。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丰富社会内涵,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着装上。服饰成为我们解读中华民族衍变发展的重要代码。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徜徉于中国服饰所带来的华美与瑰丽的历史中。

    • ¥13.9 ¥29 折扣:4.8折
    • 香奁润色
    •   ( 1244 条评论 )
    • (明)胡文焕 编,王旭东刘筱玥江杨洋 校注 /2016-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香奁润色/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代胡文 焕编,是我国现存*早的妇人美容保健专*,成书于 1600年前后。原书共13部。分别是头发部、面部、瘢 痣部、唇齿部、乳部、身体部、手足部、阴部、经血 部、胎部、怪异部、洗练部、藏贮部,收集了明以前 各种文献中的美容保健验方、技术和方法,共辑录方 剂276首。全书体例完备。按部分类,条理清晰,内 容丰富。本次整理以清人精抄明万历年问虎林文会堂 初刻《寿养丛书》本为底本。

    • ¥21.2 ¥29 折扣:7.3折
    • 汉服归来
    •   ( 2819 条评论 )
    • 杨娜 等编著 /2016-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踏上复兴之路。在其中,汉服运动既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又是*韧性的实践者,而且以其*宣示性的行动符码,创造了*可读性的历史记录。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汉服归来》就是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汉服运动的观察、记录与思考。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思考、行动与纷争,看到在这背后隐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冲突,看到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推陈出新的巨大潜力。期待这本书不仅是以往汉服历史的见证,还将推动汉服运动更上层楼。

    • ¥56.7 ¥88 折扣:6.4折
    • 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
    •   ( 31 条评论 )
    • 徐文跃 /2024-07-19/ 中华书局
    •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 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就东亚而言,日本的和服虽然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去甚远,但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受到中国隋唐服饰的强烈影响;韩国的韩服与中国元明服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表现出元明时期两国关系的深刻印记。那么,中国古代服饰的对外影响,在东亚各国服饰的历史与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本书立足中国古代服饰,基于文

    • ¥49 ¥98 折扣:5折
    • 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
    •   ( 539 条评论 )
    • 刘筱燕 /2016-10-2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由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大力推荐,收录包括十数年来汉服复兴者的思想文选、2014 年汉服运动发展状况调查、汉服组织名录,以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实践与相关活动等。本书以纪实性的笔触、科学的数据与严谨的分析,再现汉服及汉服文化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于促进各地汉服组织建设及同袍个人成长,提升社会各界对汉服运动的了解、推动汉服运动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30.2 ¥42 折扣:7.2折
    • 清代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考——男装卷
    •   ( 80 条评论 )
    • 李雨来,李晓君,李晓建 /2020-03-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清代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考》是国内首次专题研究海内外民间遗存的清代服饰系统性实物资料工程。分为女装卷和男装卷,共计100万字,1000余张实物图片。收录清代民间遗存男女各类服饰实物445件,极具史料价值。所有实物收藏并研究历时40年,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海外回流;二是国内各地民间收藏。书中以清代典章为依据,与相应传世实物相比照,完整、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了清代皇族以及各级职官穿用的制服。结合当时政治和社会体系,客观解读了阶级地位和制服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代表性实物为研究样本,举例解析不同款式和纹样所适应的穿着场合和礼仪级别,系统地梳理了清各朝代的服饰工艺特征。

    • ¥199 ¥398 折扣:5折
    • 清代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考 女装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李雨来,李晓君,李晓建 /2019-11-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清代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考》是国内首次专题研究海内外民间遗存的清代服饰系统性实物资料工程。分为女装卷和男装卷,共计100万字,1000余张实物图片。收录清代民间遗存男女各类服饰实物445件,极具史料价值。所有实物收藏并研究历时40年,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海外回流;二是国内各地民间收藏。书中以清代典章为依据,与相应传世实物相比照,完整、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了清代皇族以及各级职官穿用的制服。结合当时政治和社会体系,客观解读了阶级地位和制服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代表性实物为研究样本,举例解析不同款式和纹样所适应的穿着场合和礼仪级别,系统地梳理了清各朝代的服饰工艺特征。

    • ¥215 ¥398 折扣:5.4折
    • 中国传统服饰:绣荷包
    •   ( 206 条评论 )
    • 王金华 著 /2015-10-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绣荷包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且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曾广泛应用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绣荷包,既是象征、祝福、赞美工艺的实施,又是中国吉祥图案的大观赏。绣荷包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服饰:绣荷包》精选了近800 件各式绣荷包、扇套、眼镜盒、针线包、钥匙袋、剪子套、挂在箱柜上的小香囊等多种刺绣作品。虽未一一解释,但重点作品都附有说明文字,内容涉及刺绣的工艺构成、针法简介、造型特点分析、作品的历史渊源、民俗作用及审美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绣荷包》内容采用图文并茂、夹叙夹议的方式表现,具有较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有助于中国传统绣荷包的设计和工艺的学习、借鉴和创新,从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我国刺绣行业的发展。

    • ¥267 ¥338 折扣:7.9折
    • 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   ( 280 条评论 )
    • 本卷主编张爱华 /2014-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世纪20年代起,在海派文化浸染下,海派旗袍应运而生。海派旗袍突破了种种禁锢,吸取了欧美流行时装的元素,次把东方女性细致动人的曲线展示出来。“龙凤旗袍”具有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精妙的制作技艺,是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华之一。《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共分六章,分别从历史、发展、申遗、技艺、鉴赏等方面对龙凤旗袍的制作技艺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 ¥61.6 ¥88 折扣:7折
    • 衣冠霞帔——中华服饰文化撷萃
    •   ( 221 条评论 )
    • 杨玉峰 编著 /2014-03-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衣冠霞帔-中华服饰文化撷萃》,本书稿是“中华传统文化书系”的一种。将中国服饰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从服饰史话、服饰礼仪、服饰艺术、服饰美学等方面,用文图并茂的形式展示给现代读者,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便于现代读者在短时间里了解中国服饰文化遗产独特的内涵,是一本介绍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通俗性读物。

    • ¥22.5 ¥30 折扣:7.5折
    •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   ( 1077 条评论 )
    • 陈芳 等著 /2015-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的绣纹体现了时代特有的浪漫,六朝女子服饰中的裲裆衫、五兵佩透出飒爽戎装风采,隋唐女子“高腰掩乳”、身披帔帛、脚踩重台履从画中走下来,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金元代女子服饰佛妆和高丽风体现的文化交流,明清之际女子头戴皮毛“卧兔儿”、领口处钮扣透出的低调奢华…… 这些个案研究,从独特的视角和繁复的细节出发,探索服饰和物质文化的关联。

    • ¥53.7 ¥68 折扣:7.9折
    • 绣谱(中华生活经典)新版
    •   ( 1334 条评论 )
    • 丁佩著,姜昳 著 /2018-02-01/ 中华书局
    • 《中华生活经典:绣谱》侧重讨论刺绣于 艺 的一面,于 技 则所涉不多,理论性较强,而对具体操作则未加多言。作者于 例言 中自云: 绣事惟选样为尤要。原拟博采图式附于篇末,第思四方风气不同,好尚亦别。金针度与,岂能执形迹以求哉?故复删除,俾归简易。 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书中也未有刺绣针法的介绍。为使今天的读者对中国传统刺绣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点评部分除对丁佩的刺绣理论进行评析外,还参考了民国沈寿《雪宦绣谱》、朱启钤《丝绣丛刊》、徐蔚南《顾绣考》、华瑾、许频韵《刺绣术》以及朱凤《苏绣》、李娥英《苏绣技法》、孙佩兰《中国刺绣史》等后代刺绣专著,对中国刺绣的历史沿革、步骤方法、针法特点及实物精品等进行了介绍。对以上诸书作者及为中国传统刺绣研究做出贡献的前辈,在此一并致谢。

    • ¥23.1 ¥32 折扣:7.2折
    • 汉服审美
    •   ( 24 条评论 )
    • 张灏 著 /2013-08-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张灏编著的《汉服审美》以汉服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本的服饰原型所具有的多重审美趣味、审美内涵以及审美的境界。著作从汉服的色彩、形制、纹样三个层面入手,先总体上观照了整个汉服体系的审美特征,而后以汉礼服为重点,突出其“汉官威仪”的主要审美意蕴,再以其他多种服饰形式为辅,阐述汉服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并终以哲学和文化学的视野,剖析汉服审美背后的精神内核,以期通过服饰审美的外在表象,获得对传统文化根基的深层思考。《汉服审美》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12BG063)。

    • ¥19.5 ¥39 折扣:5折
    • 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4/5 吐蕃卷/党项、女真卷
    •   ( 36 条评论 )
    • 张竞琼//孙晨阳 /2013-12-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本系列丛书为六卷五册,针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几个民族进行研究及系统的叙述。通过服饰角度展现他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主动性的文化基因上的贡献、在服饰生活上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匈奴、鲜卑、契丹、党项、女真、回鹘、吐蕃和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本系列丛书不仅揭示了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服饰文化制度创建与形成的深刻影响,而且证明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本系列丛书的创新点是通过实地走访北方各地博物馆或田野出土文物,对岩画、壁画、卷轴、纺织品、彩塑、石雕、俑人等中国古代图像遗存资料中的人物图像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考证,并与各时期的文献记载和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比较和应证。在此基础

    • ¥32.5 ¥65 折扣:5折
    • 齐鲁服饰文化研究
    •   ( 14 条评论 )
    • 徐静穆慧玲 著 /2013-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齐鲁服饰为研究对象,依托丰富可靠的文献、考古和田野调查资料,较为全面地记录了齐鲁服饰文化传承流布的状况,并系统地厘清数千年来齐鲁服饰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书中收录了近300幅精美图片,有画像石拓片、剪纸、年画、壁画、照片等。

    • ¥42.5 ¥52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