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 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由敦煌研究院主编,以敦煌的 画 为载体,以北凉至元代10个历史时期为章节,以100节妙趣横生的敦煌石窟艺术课为主题,系统讲述敦煌莫高窟一千六百余年的建筑、雕塑、壁画。 一篇篇生动活泼的文字,娓娓讲述敦煌壁画中定格的精彩瞬间,分享富有启示又给人以希望的壁画故事,向读者展现古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和宏大沧桑的历史变迁;超百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带领读者深度巡游莫高窟经典石窟,感受敦煌文化艺术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胆巴是元代前期僧人,元世宗时被封为国师。大德七年夏,胆巴仙逝。皇庆年间,追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胆巴帝师」。延佑三年,赵孟俯奉敕撰文并书写「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后此碑简称「帝师胆巴碑」,又称「龙兴寺碑」。这件墨迹纵三十三点六厘米,横五百六十六厘米,计百余行,九百二十三字。篆额「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十八字。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代姚元之在卷后题跋云:「吴兴书此碑年已六十有三,去卒年时只七年,用笔犹绰约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此碑字体秀美,神采灿然,且能不逾规矩,于法度中求潇洒,于意匠内寓自然,为其晚年书碑之代表作,也是初学赵孟俯楷书范本之一。编者将此作放大近一倍印出,供读者鉴赏、临习。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主要以摄影图片为主线来介绍
《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足三人合一。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懦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中间一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持佛珠,是个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整个画面布局妙思绝伦,和睦喜气。不少学者甚至认为成化帝就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团和气图》的创始人。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阿弥陀佛,足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代表智慧,意思足光明无限,寿命无限。我国历代皇室很多都崇信无量寿佛,特别是清代以后,皇室后宫多供奉无量寿佛以求平安健康!这幅用金粉绘出的《无量寿佛图》,就是宫廷画家为太后贺寿之作。《岁朝佳兆图》足我国历史L著名的皇帝画家——明宪宗朱见深传世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人物的面部描绘细致,尤其足钟馗
《幽雅阅读》修订版。作者通过对国画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及其画作的介绍,将国画作者的人生经历、境界和追求揭示出来,同时在介绍过程中将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流于笔端,读来颇具启发意义。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画的品味之作,作者走到绘画的背后,去揣摩那里深藏的画家心灵隐微,那些曾经感动过画家的幽深生命体验。在作者看来,中国画就是一瓶生命的清供。
法海寺明代壁畫是法海寺的鎮寺之寶。法海寺大雄寶殿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九幅極其精美的明代壁畫。經專家論證,,法海寺壁畫是中國現存元、明、清以來由宫廷畫師所作為數極少的精美壁畫之一,與敦隍、永樂宫壁畫相比各有千秋。永樂宮壁畫在規模、力度、氣勢上非常宏偉,但在人物刻畫、圖案精微多變,多種用金方法等畫工技巧方面,法海寺壁畫成就要高,在壁畫制作工藝上也有新的發展。敦煌壁畫是我國現存規模*、内容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自6世紀發展至清代,却獨缺明代的壁畫,法海寺壁畫能够以其精湛的繪畫藝術、高超的制作工藝和鮮明的時代特色補充這一缺憾,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