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近代艺术家诸宗元《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合在一起,定名为《中国书画浅说》。《中国书学浅说》分绪论、书体之分析、笔法之研究、字之结体及运用等几个部分。《中国画学浅说》分画体分别、画法通论、用笔、用墨、设色、学画程序、等几个部分,对中国画学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说,不失为国画初学者入门指导书。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节日、纪念日和世界性活动日以及公众服务电话两部分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全国各省、市、区、县邮政编码及长途直拨电话区号表到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的近期新资料,此外,还增补了十二生肖春联的内容。
本书以武乐传统、文化融合、祖先祭祀、农事活动、婚姻家庭、宴饮、战争等为主题,对《诗经》中的代表诗篇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文字深入浅出。通过阅读本书,中学生可以对《诗经》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先秦社会文化生活的整体风貌,感悟《诗经》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本书介绍中国文字的发展、应用与魅力,介绍其对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运用规律。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有特点。
本书介绍中国书法(篆刻)与绘画(美术)艺术的源流与主要成就、重要作家作品。引导欣赏中国古代书画的兴趣与门径。毛笔是中国造型艺术独步于世界的工具。书写勾勒,气韵生动,浓墨淡彩,随类赋形。书画同生于锥颖,如江河同源于昆仑,流为山水花鸟的画卷,流为篆隶真草的碑帖。
《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简介 《中华文明史话》丛书是一套文化普及类阅读丛书,主题丰富,内容涵盖面广,从各个主题的历史源流到目前概况,脉络清晰。丛书并不深入探究各主题下的细枝末节,阅读丛书,能对各主题有一个概况性了解。丛书在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力求以生动、规范的文字来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图文结合使阅读更轻松,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内容,真切地贴近历史。 《京剧史话》简介 《京剧史话》从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京剧从 草根戏曲 中孕育而起,描述了其发展至今的艺术概貌。 图书对京剧的艺术特色、行当、舞台表演、置景造型、演奏器乐、流派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同时兼顾实用性,对著名
《历代书画经典手工宣纸高仿真系列》精选我国历代书法绘画名家名作,以宣纸为载体,高仿真印制而成,具有很强的欣赏、收藏价值。
◆ 历经二十载,写诗数千首,通阅900卷《全唐诗》及历代古诗,综观词曲,增删润色数十次!指出《人间词话》诸多不足,对杜甫多有批评,对王国维、苏东坡等诗论多有指正。对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大诗人佳作有独到解析。 ◆ 以当代大诗人的诗心,印证唐朝大诗人的诗心。 ◆ 解读到痛处、痒处、深处、高处、妙处的唐诗赏析读本。 ◆ 如果一个诗评家诗写得不好,那他能不能把诗讲好呢?其实,盛唐诗很难解,因为大多数的诗人都处在宋元明清的水平线上,能解好盛唐诗是不太可能的。 ◆ 王子居解唐诗,自然是与众不同,因为他不仅仅是诗评家,更是少有的大诗人。而且还是有史来*一个挑战过杜甫和李商隐的*七律,及王维*五绝的大诗人。 ◆ 那些只有大诗人才能领会的古诗的奥妙,也只有在王子居的赏析中才可能被读者读到。 ◆ 这本书王子居下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以祖国壮丽的河山、秀美的乡土为原型的,它既寄托着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又蕴藏着对中华大地的赞颂与热爱,它的高度艺术成就所显示的美,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由尹小宁和纪燕合*的《古代经典园林题材绘画鉴赏》一书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园林。 本书以中国传统艺术为鉴赏对象,欣赏表达了“天人合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和“诗意的栖居”思想的古代园林题材绘画,一方面通过描述画中自然山水与人造景观的合理运用,以图见景,让我们看到古人如何从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理解的方式说明古代园林题材绘画中充满的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把古代艺术与智慧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用以推动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
本书介绍了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化的特征风貌、内在结构与精神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总体概括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化身,凤是中华民族飞翔的理想,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呈祥,象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抟成历程,凝聚着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力量和阴阳和谐的情韵,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其特征沉潜而升腾,悠久而日新;其结构简易而精致,平衡而变通;其精神雄浑而典雅,中庸而刚健。谈龙说凤,走进中国文化的美丽殿堂。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的知名度,产生了很多剪纸大师,如童话大王安徒生。不同国家的剪纸艺术有不同的特点,如瑞士剪纸的山情野趣,墨西哥剪纸的原始独白。仅就中国而言,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也各有热色。卢雪、关婷婷编著的《剪纸艺术》从剪纸的起源、发展、创新等方面全景展示了这门神奇的艺术。
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以后,居住在紫禁城北部,称为小朝廷。成年以后,失去江山的溥仪一心想复辟帝制,恢复大清王朝。为了筹措经费,他以赏赐弟弟溥杰为名,大量偷运宫廷国宝。盗运行动始于宣统十四年(1922)7月13日,止于当年12月12日,历时近半年。盗运出宫的国宝,主要包括:历代珍贵字画手卷,1285件;天禄琳琅等宋本古书,210部,502函,等等。 作者以全新的角度,详细考证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家族、生平,大致地梳理了溥仪登基、退位、成长、小朝廷生活、大婚的人生经历;记叙了晚清时期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人物,详细地揭示了国宝流失宫外的坎坷命运。
这是近代书画名家诸宗元所撰《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的合集。诸宗元认为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两种艺术,而历代作者论书,往往“陈义过高,不切今用”,或者“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也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两本《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又精于书画,其研习心得融入其间,使得这两本书不失为中国书法、国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此次重刊,将两书合在一起,定名为《中国书画浅说》,希望能为今天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一册完整的学习指南。
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国民政府决定,故宫博物院等所藏珍贵文物,装箱南迁。当时这些稀世文物先后分五批南迁,始于1933年2月6,止于 5月15日 ,历时4个月,共计南迁珍贵文物19557箱。其中,故宫博物院文物13491箱,包括古物馆2631箱、图书馆1415箱、文献馆3773箱、秘书处5672箱;附运文物6066箱,包括:古物陈列所5415箱、颐和园640箱、国子监11箱。 作者条分缕析,详细地揭示了国难时期复杂的历史背景、相关的历史人物,以及国宝流失宫外的坎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