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岁时请神 中国诸神图志 中信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李龙 /2025-01-01/ 中信出版社
    •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朴素认知,在四季流转的岁月里,将这种虔诚和敬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祈福祭祀,他们都以独特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对自然与神明的尊重和敬仰,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平淡乏味而是充满了色彩和情感。本书深入挖掘中国皮影的神仙形象。这些想象出来的神仙,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丰厚土壤,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愿。《西游记》《封神榜》跌宕起伏的传说,凝聚着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灵感;庄严神圣的瑞兽、飘逸神秘的仙人,奇幻多彩的配色与图案等,无不展现出古人的瑰丽想象;掌管家宅平安的土地公,预示五谷丰登的灶王爷,暗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天地化三清”,代表着古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万物运行洞察的哲学理解……本书以十

    • ¥128 ¥168 折扣:7.6折
    • 唐嘎——草原民族的"纹章" (法)雅罗斯拉夫·莱北丁斯基 著 王策 译
    •   ( 1 条评论 )
    • (法)雅罗斯拉夫·莱北丁斯基 /2022-02-01/ 故宫出版社
    • 《唐嘎》是雅罗斯拉夫·莱贝丁斯基教授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该书2001年由法国巴黎漫步出版社出版。“唐嘎(tamga)”是欧洲学术界从阿尔泰语借来的词汇,用以指称一种非具象性的标志(emblème)。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把它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和“纹章(armoires)”,在他们的影响下,某些邻近的定居民族也受到了熏染。显然,纪元之初唐嘎即已出现,它们在蒙古地区一直沿用至今;而稍早之前,部分中亚的突厥语民族也还在使用。使用唐嘎这一标志系统的历史极其漫长,并且在今天也还有延续;这让我们得以开展有益的历时性比较。由此,古代操伊朗语的游牧民族[萨尔马泰(Sarmates)、阿兰(Alains)、塞人(Saces)等]的唐嘎,就极有可能是后来操阿尔泰语(突厥语和蒙古语)游牧民族所用的唐嘎的原型,并为后者的起源提供了说明。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近现

    • ¥113.4 ¥166 折扣:6.8折
    • 药香制作技艺 时雅莉 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时雅莉 /2018-12-01/ 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中的一本。“药香制作技艺”是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书从药香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讲起,内容包括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历史、药香制作的各个环节、药香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以及药香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不乏药香的制香秘诀。此外,还记录了药香的家族传承和制香故事,以及本项目的传承人对药香在当今社会意义的思考。

    • ¥144 ¥158.14 折扣:9.1折
    • 药香制作技艺 时雅莉 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时雅莉 /2018-12-01/ 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中的一本。“药香制作技艺”是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书从药香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讲起,内容包括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历史、药香制作的各个环节、药香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以及药香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不乏药香的制香秘诀。此外,还记录了药香的家族传承和制香故事,以及本项目的传承人对药香在当今社会意义的思考。

    • ¥139.93 ¥180.86 折扣:7.7折
    • 中国古代陶瓷茶具的设计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蔡定益 /202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唐代陶瓷茶具主要有茶炉、煮水器和茶盏,茶炉相当一部分为陶瓷,煮水器多为敞口,茶盏最受推崇的是越窑的青瓷。宋代陶瓷茶具亦主要是茶炉、煮水器和茶盏,此阶段煮水器多为束口,最受推崇的茶盏是建窑黑瓷。唐代和宋代的陶瓷茶具皆可从著作、诗歌和绘画的不同角度论述。元代是从唐宋到明清的过渡时期,茶具具有过渡特征。明代陶瓷茶具主要有茶炉、煮水器、茶盏和茶壶,除著作、诗歌和绘画外,还可从小说的角度论述,最受推崇的茶盏是景德镇窑的白瓷,御窑烧造的茶具十分精美,另外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茶壶,宜兴紫砂壶有很高声誉。清代陶瓷茶具,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白瓷仍是茶盏的主流,盖碗得到普及并且广泛使用,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茶壶使用已极为普遍。

    • ¥110.7 ¥158 折扣:7折
    • 中国竹雕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徐华铛 /2022-12-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竹雕和竹刻的表述是等同的,因此,竹雕也称竹刻,主要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艺术摆件。作者将竹刻和竹雕分成两本,一本是《中国竹刻》,专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镌刻装饰图案和文字的;而这一本《中国竹雕》,则以竹根圆雕为主并兼顾竹筒竹片上的深雕。本册《中国竹雕》主要讲述的是三种类型的竹雕:竹根雕、竹筒雕、竹片雕。其中竹根雕是中国竹雕的主体,品种最多,艺术手法也最丰富多姿。全书分为历史篇、技艺篇、造型篇,将中国竹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脉络娓娓道来,既有宏观观察,又有微观深入,条理清楚,述说梗概,阐发要以,富有哲理。为使本书实用,他坚持图文并茂,所选图片精美,既有传世之物,也有丰富的当代作品,是一本完整阐述中国竹雕艺术的优秀著述。

    • ¥171.9 ¥255 折扣:6.7折
    • 匠心·云之南 冯晓华,艾然,孙云燕 著
    •   ( 0 条评论 )
    • 冯晓华,艾然,孙云燕 /202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本书缘起于系列纪录片《手工云南》,既是对彩云之南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珍贵传统手艺,其中很多是非遗传承人的手艺所做的一次抢救性的挖掘和纪录,也是对纪录片《手工云南》创作的一次思考。本书通过对云南现存或濒危的民族传统手工、目前仍活跃于市场和乡野的手工绝技、绝活,以及艺人故事的挖掘和纪录,从一个充满色彩、记忆、本土特色和人文的角度,去展示一个精妙、特别、有趣、既乡土又时尚的和谐云南。本书纪录、采访了云南九十一位民间手工艺人,调研、拍摄、采访的足迹遍及云南五十多个县的山山水水,展现了民族民间手艺与守艺的故事。是第一次完整、深入的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纪录。书中采用了大量精彩的现场感强烈的图片,也是从视觉层面对云南手工艺的再一次呈现。

    • ¥105.3 ¥158 折扣:6.7折
    • 中日夹缬比较研究(精)/各美与共生/张琴 中华书局
    •   ( 0 条评论 )
    • 张琴主编 /2016-03-01/ 中华书局
    • 夹缬是古老的雕版防染印花工艺,盛行于中国唐代。从文献及实物来分析,当时的夹缬印品既应用于服饰面料,也应用于屏风、帐袱等日用品、宗教用品。唐皇曾经将其做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遣唐使。日本正仓院至今珍藏的彩色夹缬,就是当年遣唐使所带回。夹缬工艺也因之从中国流传到邻近的朝鲜、日本等国,并形成各自特点。18世纪后,中国的夹缬向单色蓝夹缬转变;日本的夹缬也向单色转变,但有两支,是红版缔与蓝板缔。到今天,蓝夹缬还在中国东南部的少数几个作坊间流传,因其濒危状态而列入重量非遗名录;红版缔、蓝板缔在日本已经不见活态踪迹,不仅民间罕有记忆,研究界也将其称为“一段梦幻般的存在”,是日本的国有文化遗产。 2013年,研究中国蓝夹缬多年的张琴女士,从日本友人处得知蓝板缔的信息后,专程赶赴日本考察,并建议联合研

    • ¥285.8 ¥480 折扣:6折
    • 民族装饰资料集 1
    •   ( 0 条评论 )
    • /2023-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系列书籍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装饰纹样的多姿多彩,本册包括布依族、侗族、哈尼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黎族、傈僳族、羌族、水族、土族、土家族、瑶族、彝族、壮族,从各民族的“典型装饰”展开介绍,以“文字+图例+纹样”形式呈现,从“装饰溯源”“装饰载体”“形式特征”“组合搭配”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配合图例组合说明。 书籍配附纹样索引和附录色卡。所有装饰纹样均为矢量绘制,对不同载体装饰在数字表达上进行类型化梳理,并拆分单独纹样,还原图案规律与经验,使原图像材料清晰化、标准化。色卡提取了纹样搭配色值,方便读者有针对性地查阅、理解和使用。 本书适合中华民族装饰、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相关领域师生及从业者参考使用。

    • ¥110.84 ¥168 折扣:6.6折
    • 砂与火之歌 丝路玻璃文化
    •   ( 0 条评论 )
    • /2023-12-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同名展览“砂与火之歌——丝路玻璃文化展”的配套图录,集中展示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器以及国内出土的55件(套)玻璃制品玻璃器,以时间为脉络,以玻璃工艺发展为线索,共分为“初现与兴起”“发展与传播”“繁荣与绽放”“融合与影响”这四个部分来展现了谱写于欧亚大陆的恢弘叙事诗,反映了玻璃器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古代各文明之间科学技术、材料工艺、多边贸易、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传播、演变、交流和融合,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证,彰显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世界智慧。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数千年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见证古老丝绸之路交流互通精神的悠远传承,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意义。本书所录入

    • ¥190.4 ¥280 折扣:6.8折
    • 中国木雕门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徐华铛 /2022-12-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门窗,是“门”与“窗”的总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到通风透气、与室外景观交融、与大自然接触的重要作用。门窗装饰,可以产生独特的环境效果,表现丰富的内容和艺术美感。中国的木雕艺术家们用手中的雕刀,通过浮雕、透雕、线刻井然有序的结合,书写威独特的门窗文化。 《中国木雕门窗》分历史篇、造型篇、鉴赏篇,全面介绍了木雕门窗的历史渊源、种类、构成、装饰和雕刻技法,以及在木雕门窗中镌刻的文化和蕴含的艺术天地,供读者鉴赏。

    • ¥179.3 ¥266 折扣:6.7折
    • 中国龙纹图鉴 中信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黄清穗 /2024-07-01/ 中信出版社
    • 玉器、青铜、陶瓷、织物、建筑、琉璃、珐琅……精选海内外馆藏珍宝,重描千年前雕刻的线条10个篇章,100余幅精美大图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元明清朝线条勾出东方瑞兽的韵致,符号重解东方美学的秘钥将绵延8000年的图腾印入世代流转的民族记忆在神话中,龙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东方瑞兽。曹植在《洛神赋》里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摹出龙所承载的东方幻想。千古神州,龙乃神兽之首。它是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创造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祥瑞的期盼。蛟龙腾腾,从寥寥数笔到繁复庄重,或蜿蜒盘桓、气魄激昂,或刚柔并存、优雅飘逸,终幻化为民族的符号。穿越文字,凝望千年前的狩猎间隙,人们就完成了对龙的勾画。C形玉龙龙身弯曲,古朴简约,也象征文明的伊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刻在青铜之上,

    • ¥132 ¥198 折扣:6.7折
    • 陈万里-中国瓷器谈+瓷器与浙江(全两册) 九州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陈万里 /2023-06-01/ 九州出版社
    • 《瓷器与浙江》陈万里先生是现代瓷器研究的一代宗师。本书收录其代表作《瓷器与浙江》和《中国青瓷史略》,并附以《越器图录》部分图片。《瓷器与浙江》记录龙泉田野考古经过,得出结论:南宋的龙泉窑,在中国陶瓷目前是一个光辉的时期,也是南方青瓷最重要的时期。《中国青瓷史略》揭示瓷器背后隐藏的历史,以及中国青瓷在考古学及艺术目前的价值:碧玉般海水般的色釉,不仅自古以来为谈瓷者所艳称,就是在今天也仍为世界上爱好我国瓷器的人所喜爱、仰慕和追求。《中国瓷器谈》何以China?因为瓷器!瓷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作者陈万里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陶瓷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他首开瓷器的田野考古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品鉴名窑器物;总结我国瓷器发展的历史,瓷器背后王朝的兴衰,国家间的往来;也用温

    • ¥115.3 ¥176 折扣:6.6折
    • 中国龙纹图鉴
    •   ( 0 条评论 )
    • 黄清穗 /2024-07-01/ 中信出版社
    • 玉器、青铜、陶瓷、织物、建筑、琉璃、珐琅…… 精选海内外馆藏珍宝,重描千年前雕刻的线条 10个篇章,100余幅精美大图 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元明清朝 线条勾出东方瑞兽的韵致,符号重解东方美学的秘钥 将绵延8000年的图腾印入世代流转的民族记忆 在神话中,龙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东方瑞兽。 曹植在《洛神赋》里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摹出龙所承载的东方幻想。 千古神州,龙乃神兽之首。它是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创造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祥瑞的期盼。蛟龙腾腾,从寥寥数笔到繁复庄重,或蜿蜒盘桓、气魄激昂,或刚柔并存、优雅飘逸,终幻化为民族的符号。 穿越文字,凝望千年前的狩猎间隙,人们就完成了对龙的勾画。C形玉龙龙身弯曲,古朴简约,也象征文明的伊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

    • ¥134.64 ¥198 折扣:6.8折
    • 唐嘎——草原民族的"纹章" (法)雅罗斯拉夫·莱北丁斯基 著 王策 译 故宫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法)雅罗斯拉夫·莱北丁斯基 /2022-02-01/ 故宫出版社
    • 《唐嘎》是雅罗斯拉夫·莱贝丁斯基教授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该书2001年由法国巴黎漫步出版社出版。“唐嘎(tamga)”是欧洲学术界从阿尔泰语借来的词汇,用以指称一种非具象性的标志(emblème)。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把它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和“纹章(armoires)”,在他们的影响下,某些邻近的定居民族也受到了熏染。显然,纪元之初唐嘎即已出现,它们在蒙古地区一直沿用至今;而稍早之前,部分中亚的突厥语民族也还在使用。使用唐嘎这一标志系统的历史极其漫长,并且在今天也还有延续;这让我们得以开展有益的历时性比较。由此,古代操伊朗语的游牧民族[萨尔马泰(Sarmates)、阿兰(Alains)、塞人(Saces)等]的唐嘎,就极有可能是后来操阿尔泰语(突厥语和蒙古语)游牧民族所用的唐嘎的原型,并为后者的起源提供了说明。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近现

    • ¥114.7 ¥166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