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原型为北京大学全校本科学生通选课,适合于非历史专业本科学生选修。《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主要内容是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方法动态地介绍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态、其发展的过程、演变的经历、各时期的不同表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西方文明有相对宏观同时又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懂得西方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变成现在这样,它的价值基础是什么,各时代的特征如何,各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它们如何反映时代精神,人们应当如何认识当代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等等。本课程还适当介绍世界上其他相关文明的某些方面,以图通过对照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西方文明的特征。
《从莲花中浮现:日本佛像与寺院解剖书》 为什么拜佛时要跪坐行礼? 为何寺院的地面简单朴素,天井却装饰得金碧辉煌? 佛像不同的手势、身姿有什么别样的意味? 为什么走进寺院拜佛会让人瞬间心如静海? 本书就是以第yi次探访、游览日本寺院的视角,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开始的。从久负盛名的东大寺、法隆寺,到别具特色的达摩寺、熊野摩崖佛,你将走进日本的大小寺院,近距离观察寺院建筑的布局与设计,欣赏姿态各异的佛像,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丰富认知和感受。 寺院连接着现世与佛的世界,无论是低头、礼拜、抬头仰望佛像的参拜方法,还是寺院建筑、佛像的精巧细节,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虔诚之心,也寄托了人们无数的向往与心愿。 《日本国宝解剖书》 所谓国宝,究竟有什么超凡之处? 为什么不同时代的国宝都满含着生
意大利是一个迷人的国度,每个角落都充满着独特的风景与故事。本书不仅是一部游记,更是一部探索文明的导游手册。作者记叙了一场跨时三年的意大利壮游之旅,分三条路线穿越这片秀丽的土地,带领读者体验近六十座城市和小镇的非凡魅力。从城市到乡村、从地理到人文,作者以诗意的笔触定格意大利壮美的自然景观,用平实的语言解读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每一道佳肴或美酒做出人文品鉴,为每一座城镇描绘出独特的文化名片。阅读本书,你将开启一场纸上的文化漫游,挖掘趣闻逸事、感受异国风情,在古老的智慧与新时代的思潮中穿梭,在思想的飞跃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在日本留学、工作的31年中,有机会接触到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的立体的日本社会和各种阶层的日本人,发现日本人的做事方式与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太一样。这 不一样 ,体现在时间观念、暧昧文化、伙伴意识、待客之道等诸多方面。而正因为这些不同,也使得不少人难以理解日本人做事的习惯与规矩。《日本人的性格》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诠释日本人内敛、从众、忠诚、谨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维与行为准则的内涵,希望能够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做事方式,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知道如何与日本人、日本社会打好交道。
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从科伦坡出发,穿越不同的时空,展示了关于这片土地的迷思。每个城市都有昔日殖民地的幽灵,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文化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遗产,而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和康提展示着古老文明往日的辉煌。 夜叉女王的后裔 维达人力图在现代社会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圣地卡塔拉伽马把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聚在一起,仿佛他们不曾有过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当他循着大象的道路,与朝圣者并肩前行时,他正在触及这个国家的灵魂 斯里兰卡正在努力从创伤中解脱出来,并展现它的活力与风采。
美国,一个没有贵族的贵族国家,一个不平等的民主国家,一个不自由的自由国家。它本身没有古老的文化,但从古老的大英文化中承继了一半(务实),抗拒了另一半(妥协)。它是个由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国家,但这是个叛逆造反的委员会。它经过血的洗礼,有凝聚力极强的国家神话。 美国 战后一代 人数最多,支配整个 20 世纪。现今是他们的子女 世纪一代 上场,会支配未来几十年。他们的心态既受父母一代的影响,又成形于全球资本、全球反恐的时刻。这代人面对未来,将会如何反应? 西方文明的未来,关键在美国文明的演变。美国立国前已成形的民族性格会继续支配美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全球资本的逻辑和人类对这套逻辑的反应会决定美国与全球资本的未来。 本书从美国近代历史、民族性格、时代心态,来探讨美国文明的特质和发展轨迹,继而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日本开始进入了30余年的发展低迷期。直到最近几年,日本才出现经济复苏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走出了泡沫经济崩溃的阴影,开始步入振兴的轨道?日本社会对此有各种看法。有人认为日本经济已经复苏,也有人认为日本经济依然处在黑暗的隧道中。 本书回顾日本经济在过去30年间走过的艰难之路,介绍经济低迷期的日本企业为寻求 活路 采取的种种措施与办法,揭示日本社会在挣扎过程中有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了解他们如何应对内需低迷和寻求 出海 开拓海外市场的做法,以帮助人们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各种压力,发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活路,找到复苏经济的钥匙。
什么是人的欲望?欲望源于 浪漫 的本能,还是与他人欲望的攀比?通过对《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小说的分析,本书为读者展示出一种欲望模式的 同构性 主体的欲望无法自发生成,主体始终摹仿着第三者的欲望。这个第三者可以置身小说行动之外,如堂吉诃德幻想中的骑士爱情,或诱导包法利夫人的浪漫小说;亦可内化于小说行动之中,如斯丹达尔和普鲁斯特的主人公,他们的欲望对象本身也是小说的人物之一。在主体和他的第三者之间,混杂着羡慕、嫉恨与竞争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基拉尔的欲望理论及其附属概念 攀附 逐渐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实验心理学所证实,成为一种影响深远并得到公认的人类心理学模型。 本书集中于对塞万提斯、斯丹达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普鲁斯特五
2008年,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从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出发,开始历时三个月的南美洲海岸之旅。在这里,他见到了伏尔泰《老实人》中桃花源般的黄金国、诺奖得主V.S.奈保尔《重访加勒比》中充满乡愁的中途航道,见到了300多年殖民史形成的奴隶市场与甘蔗园、100多年流放地历史遗留的救赎群岛与转运营,也见到了充满法国风情的卡宴区、探索浩瀚星空的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在圭亚那地区,魅惑人心的古老传说与冰冷残酷的历史真实、古老遗存与现代文明奇异地和谐共生。对吉姆雷特来说,这是一场探索未知的丛林冒险,更是一场发现过往的历史之旅。
在世界各国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 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平、渐进、改革为主要特色,其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就在这平稳的现象之下,英国经历了深刻的、惊涛骇浪般的社会变化。它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走进现代社会,它开创了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其科学与文化发展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它的开拓永久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剧烈的变动与沉稳的路径,如何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即追溯这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机制,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示。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除了悉心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作者也详细地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穿插其中,希望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展示一个真实的阿富汗。 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扎实的知识背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其地东有鸭川,西有山阴道,南有巨椋池,北有船冈山,是一块 四神相应 的福地。这就是今日的京都。 这座仿照中国古都建成的城市初被称为 平安京 ,从规划时就被致力打造成为日本的 千年之都 ,平安宫与罗城门、东寺与西寺、金阁与银阁 共同构成华丽舞台,《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在此上演,能乐、狂言在此孕育成型。 建都至今一千二百余年的京都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经历无数灾难与兵燹的古都如何浴火重生?孕育于其中的市民文化如何改变甚至主宰了城市的命运?这座城市见证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兴衰更迭,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京都人的智慧与力量,也在古都的一次次新生中显露无遗。
在中华文明的源头,神话作为古代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表达,蕴藏着丰厚的天文知识,与先民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探索实践息息相关。 本书以古代天文历法为主线,将上古神话的原型来源与衍生背景一一揭开。结合天文学研究、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重新分析伏羲、女娲、黄帝等神人与凿齿、九婴、修蛇等神兽的真实面目,发掘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传说背后的历史真相,在此基础上,追问上帝、太极、八角星纹等文化概念及符号的起源,揭示了以北斗或北天极为核心的古代天文发现的深远影响。
法国大革命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为什么会走上恐怖统治的暴力?而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英国工业革命,如何能得到相对平稳的过渡?这两个影响人类历史的伟大事件中充满了历史的偶然和无奈的吊诡,它们是如何发生和演进的?其中有什么我们未曾注意到的关键细节? 本书作者以 说故事 解故事 论方法 演方法 四个篇章,展示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规律,带领我们拨开历史表象的层层迷雾,发掘事件背后更加本质的文化基因。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18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对猫的大屠杀那么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同时,作者还选取了其他五个法国历史场景,分别基于几个单独的史料,从而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 本书希望能够在历史学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但又警惕地不愿让人类学取而代之。在人类学的意义逐渐彰显的今天再来回望,达恩顿对方法论的尝试足以使他成为新文化史的开拓者之一。
都说非洲是最古老的大陆,世界的目光似乎总停留在它的古老和蛮荒之上。这里是遭受过无数苦难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人类把最恐怖的罪恶留给了自己的祖先之地。这里总被当作文明的起点,却好像又被现代文明遗忘。 一位中国记者用1123天飞向30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去认识总统、信徒、士兵和路人,去探寻废墟、家园、城堡和灯塔,去看见星空、裂谷、沙漠和海洋。他投身锐利的当下,又随时进入磅礴的历史,不断走近苦难与挣扎,又不断发现希望与可爱,并且始终相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我有关。
经久不衰的时代风范, 融入文明的极致探寻, 深刻塑造了今天的 品位 感知 只有了解维多利亚人的日常生活形态,才能理解这种文化的追求。从贵族的绫罗绸缎到农民的粗布麻衣,从上流的法式大餐到底层的饥饿难耐,从时尚杂志上的精美图样到黑暗矿井里的极度剥削 维多利亚人的晚宴、游戏、礼仪、禁忌,甚至隐秘性事,均被露丝 古德曼以时间为序呈现笔下,叙述内容的时间跨度长达60年: 作为尊贵的绅士,男人们的 西装笔挺 到底是什么标准?身为优雅的淑女,勒紧紧身胸衣其实不止为了展现身材? 人们搭上蒸汽火车去工厂上班,维持体面仪态外表的同时又该如何下矿干活?射箭、网球等 高级 运动兴起,可人们为什么在打球时要系上格格不入的围裙? 豪华浴场其实不是富人专享,它的源起和穷苦人民脱不了干系?到底是什么掀起了洗浴之
灯塔矗立在海天之间,经受着海浪和海风的击打,守护着人类世界和混沌水域之间的边界。它们所处的位置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它们的孤立和坚韧使其成为复杂的隐喻。很少有其他人造建筑拥有这种奇特的吸引力。 灯塔如何成为我们熟知的强有力的象征和隐喻?又何以激发出人类如此深厚的情感或依恋?本书深入人类的观念和情感史,考察灯塔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不同维度上的 心灵的灯塔 ,试图解答人们何以对灯塔抱有如此迷恋之情,灯塔又如何激发了人类的想象。
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 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 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西 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讨论的主题。 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洋为中用”之前,我们首先 要知道:“洋”究竟是什么?西方的“自由”、“民 主”、“资本”、“法治”,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基 因?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会把西方文明带到哪里 ? 可以想象一幅今天的地图,西端是美国,东端是 俄罗斯。追求个人自由的强度西高东低的倾斜;追求 人人平等的强度东高西低的倾斜;交叉点在英、法之 间。过去百年来,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自由压倒平等 。东西之别可以通过追溯文化基因如何结合了时代心 态、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与契机去解释。 从西班牙到法国、到英国,再到美国的霸权交替 ,都是约130年
希腊神话,被认为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和精神源泉,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宝库。这本书以22位希腊神话人物为主线,通过解读110位艺术大师,228件世界名画与文学作品,深度讲述希腊神话故事。其中包括众神之王宙斯、天后赫拉、光明之神阿波罗、爱神阿佛洛狄忒、海神波塞冬、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等奥林匹斯12主神和10位希腊英雄。 本书以众神的人物经历和性格特征作为独特切入点,解读呈现希腊神话题材的后世艺术作品,涉及的主题丰富有趣,比如雕塑家呈现冥王抢亲,莎士比亚为何对大力神情有独钟,古希腊悲剧《美狄亚》和伊阿宋的关系,《拉封丹寓言》中对女神赫拉的呈现,酒神对尼采的创作产生的影响,诗人雪莱和拜伦对里拉琴的咏诵等,敏锐捕捉希腊神话元素给波提切利、委拉斯开兹、鲁本斯等艺术巨匠带来的创作灵感,揭示希腊神
日本的细节: 《日本的细节》是著名学者蒋丰的全新力作。作者旅日三十年,经过悉心观察、思考,通过上千个细节,为我们呈现一个全新视角下的日本。 书中内容涵盖城市、居住、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以全新的方式,体现日本的创新细节、匠心精神、人性关怀、教育理念、社会文明等,比如,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新干线和地铁可以不安检、井盖可以成为艺术藏品、日本人地震来临时可以不逃生、房子可以防雾霾还能住200年等,并分析细节产生的原因,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日本的文化内核。 本书图文并茂,视角独特、形式新颖。阅读本书,读者可从细节知日,通过理性对比与思考,达到淬炼心性,获得正确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的目的。 日本的细节2: 厕所里住着哪位 厕神 ? 何为 菠薐草文化 ? 从 一汁一菜 到 御驰走 ,
本书记录了英国驻外记者伊桑巴德 威尔金森2006年至2009年间在巴基斯坦的旅行见闻。从19世纪开始,威尔金森外祖母的家族就从欧洲来到印度,后来虽然离开了,但无论生活还是社会关系,依然与次大陆息息相关。威尔金森十几岁时首次拜访巴基斯坦,之后更是作为驻外记者到这里工作,在他外祖母的朋友贝古姆的帮助下,他开始探索这个处于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之中的国度。他旅行到巴基斯坦边远之地,脆弱的健康状况并未阻止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