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王稼句根据苏州乡贤顾颉刚、俞平伯、王伯祥三人半个世纪前的夙愿,在其设想的基础上,选编蔡云《吴歈百绝》,顾禄《清嘉录》《桐桥倚棹录》,袁学澜《苏台揽胜词》《虎丘杂事诗》《姑苏竹枝词》《续咏姑苏竹枝词》《田家四时绝句》《吴郡新年杂咏》《吴门岁暮杂咏》,凡十册。蔡云、顾禄与袁学澜的生活年代分别为清乾隆道光时期和清末,其被收入本书的作品包括诗文、笔记、竹枝词等多种形式,这些著作涉及诸多清代江南风物民俗,尤为世所罕见,尤其是蔡云《吴歈百绝》和袁学澜《苏台揽胜词》等七种,系首次整理出版,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
江苏,人文渊薮,文脉悠远。千年文脉故事如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夏天,首期文脉大讲堂开讲。莫砺锋、胡阿祥、龚良、张学锋、张乃格、包平、范金民、高峰、庄若江、徐兴无、程章灿、张新科、徐小跃、王月清、叶兆言、江庆柏、陈军等顶流学术大咖们先后走进文脉大讲堂,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本书原汁原味呈现江苏文脉大讲堂十六讲的内容,从 诗词里的大美长江 到 长江文明与神奇的北纬30度 ,从 范仲淹的忧乐人生 到 用文学为江苏画像 ,从 江苏古代学术传奇 到 国学与廉政 跟着专家学者们穿越古今,领略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文脉故事。
《杭州一瞥》(精编版)是专注介绍杭州文化旅游和城市风貌的英文读物。一套四册口袋书,轻简便携,图文并茂,可读可听。该书由多位中外记者撰写,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蒋景阳教授主编,浙江七所高校英语专家联合改编、试用锤炼,商务印书馆国际团队精心打造。四个分册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杭州古往今来的精彩故事: 《访古探幽》以杭州悠久而独特的历史为主线,围绕西湖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讲述了吴越佛国、京杭大运河、南宋皇城的前世今生,马可 波罗游杭州的故事,以及西子泛舟、白蛇传、梁祝等传说。 《云水禅心》以杭州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为主线,介绍西湖十景的形成和审美价值,钱塘江对城市演变的影响,独特的茶园、湿地景观,并寄禅心于山水之间,讲述东南佛国的历史及名寺古刹的今天。书中穿插钱王射潮、济公等当地传说,集趣
本书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近几年所进行的有关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课题研究,以及对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创意城市的*实践与经验的调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路径、制度设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论证和学理分析,以期能进一步开阔和启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路。
本书分上下两编,按时间顺序概述各时期常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色。下编十章,分别从教育、宗族、宗教、学术、文学、语言、艺术、园林、民俗、对外交流等方面专论常州文化的特色与亮点。并附大事年表和参考文献,为进一步了解常州文化提供线索和帮助。
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区域层面的具体呈现。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也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效途径。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宁波市社科联结合自身组织开展宁波地域文化研究和社科知识普及的工作职能,在已有的宁波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内容,组织宁波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撰写,推出了进一步面向社会大众的宁波地域文化普及读本 《宁波地域文化读本(共4册)》。这对提高社会大众的地域文化素养,弘扬宁波精神,推进宁波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很有意义。本套书由陈利权著,包括:《宁波海洋文化》《宁波望族文化》《宁波水利文化》《宁波慈善文化》。
《惠山泥人》是 符号江苏 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图文并茂地为读者展现了无锡惠山泥人的文化画卷。作为泥人传统在江南地域的延续,惠山泥人是一个群体和地区的艺术,因艺人群聚惠山而得名。本书探讨惠山泥人 成长 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艺人的工艺手法和技艺特征,并重点介绍了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与民间泥塑艺术融合的结晶 手捏戏文 ,结合具体的戏目剧本、角色行当、表演形式引领大家进入手捏戏文的世界,感受戏文泥塑那独特的审美乐趣。
本书为苏州地方文化史,从苏州文化的生成环境、历史分期(包括史前时期、吴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与清前期、晚清至民国)到苏州文化的特色(包括科 学技术、教育与科举、文学与语言、学术、宗教、书画雕塑、戏曲曲艺、工艺美术、园林及建筑、民俗、及慈善文化)做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
本稿是 浦东文化丛书 第三辑之一种,内容为汇编和研究浦东传统民居的仪门建筑。稿中主要收录的一百多座仪门建筑,既保留了江南民居雕梁画栋的特色,又添加了西式建筑中常用的马赛克、轧花彩色玻璃等时尚装修手法,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本书共五章,*章导论,概述中国园林包括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史和特色。苏州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使用和精神需求双重功能。第二章布局,介绍建筑在宅院一体、融于山水、围合庭院中的多种布局形式,强调了空间是建筑布局的精髓。第三章类型,介绍厅堂馆轩、楼阁、榭舫、亭、廊五种类型的形式和结构,显示了园林建筑的形式多样和灵活变化。第四章装修,建筑内外装修既表现了工匠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第五章风格,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因素,具有轻盈、通透、灵活、雅致的风格。 本书选择了苏州园林建筑布局和单体的一些典型实例,从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两方面作了阐述和分析,并附有详实的图纸,希望对园林专业人士、园林爱好者在工作、欣赏园林方面有所帮助。
本书为江苏文脉工程江苏地方史研究篇系列一种,书稿内容主要是对镇江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再梳理。本书共十七章,近55万字,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纵向历史维度和横向领域维度,全面审视了镇江悠久文化历史及其成因与价值。在历史方面,书稿从旧石器时期的人类遗迹与新石器时期的镇江先民说起,到秦汉文化发展期、唐宋文化繁荣以及新民主改革时期的文化激荡,跨度宏远。在领域方面,书稿从镇江园林文化、教育与科技、文学以及民俗与对外交流着手,详细说明镇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化特质与传统。本书对镇江地域内历史上和今天的人文思想脉络进行了清晰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杭州一瞥》(精编版)是专注介绍杭州文化旅游和城市风貌的英文读物。一套四册口袋书,轻简便携,图文并茂,可读可听。该书由多位中外记者撰写,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蒋景阳教授主编,浙江七所高校英语专家联合改编、试用锤炼,商务印书馆国际团队精心打造。四个分册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杭州古往今来的精彩故事: 《访古探幽》以杭州悠久而独特的历史为主线,围绕西湖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讲述了吴越佛国、京杭大运河、南宋皇城的前世今生,马可?波罗游杭州的故事,以及西子泛舟、白蛇传、梁祝等传说。 《云水禅心》以杭州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为主线,介绍西湖十景的形成和审美价值,钱塘江对城市演变的影响,独特的茶园、湿地景观,并寄禅心于山水之间,讲述东南佛国的历史及名寺古刹的今天。书中穿插钱王射潮、济公等当地传说,集趣味
明代中叶以来徽商之崛起,是中国经济*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囊丰箧盈的盐商、典商、木商,以及本小利微的徽馆业商等,皆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闻名遐迩。徽商不仅在商业史上曾有过如日中天般的辉煌,而且,在文化上的建树亦灿若繁星,这对于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 无徽不成镇 的江南,由于席丰履厚、移民持续不断、人群素质相对较高,徽商对于近数百年来江南区域形象之塑造,亦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为江南输送了大批人才,促成了财富之流动和严密的规范,造就了城镇和文化的繁荣。从 徽商 在江南的贸易、移徙和身份认同,以及与普通民众的社会互动等诸多侧面,可以清晰地把握江南区域社会之变迁。
本书对娄东的历史发展做了回顾,对娄东人的文化精神,从“崇正创新”“重教务实”“广大精微”“包容开通”四方面做了概括。
本书针对城市感性家具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力图围绕城市感性家具的源流、发展脉络、设计方法、技术与材料等展开表述,形成一个设计研究的理论框架。书中较多笔墨落在对整个体系的思考上,没有放在很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营造技法的研究上,这部分的内容将随着对城市感性家具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未来不断加以完善。由于本身专业知识的局限,书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恳请同行们给予指导和斧正,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