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话说内蒙古
    •   ( 20 条评论 )
    • 杨诚高玉凤刘建国 著 /2019-07-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话说内蒙古》是《话说内蒙古》102册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分册,《话说内蒙古 托克托县》的编纂和出版将对进一步加强托克托县历史旅游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都将有重要的学术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不仅可以填补我区历史旅游文化图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对我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促进文化交流和通融,加强民族团结和推动蒙古族社会文化进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 ¥47.3 ¥55 折扣:8.6折
    • 草原文化讲演录
    •   ( 31 条评论 )
    • 吴团英 /2016-09-01/ 远方出版社
    • 本书精选作者的30多篇与草原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学、蒙古学和民族问题研究文章以及记者访谈。这些文章提出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区域分布、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的学术命题和学术观点,把草原文化始终置于中华文化大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并把草原文化研究同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为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支撑。

    • ¥41.3 ¥48 折扣:8.6折
    • 敖汉“粟”源: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朱佳、顾军著北京出版社9787200151275
    •   ( 0 条评论 )
    • 朱佳顾军著 /2019-12-01/ 北京出版社
    • *神秘的玉器、怪异的纹饰、残破的陶片,大地上的怪圈暗示了内蒙古敖汉旗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 *行进的人流、 复活 的面具、燃烧的火龙,古老的仪式中,人们虔诚的祈祷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龟裂的大地、干涸的河道、冰封的冻土,八千年的粟作农业如何在这篇的多难的土地上持续繁衍? *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推荐丛书。 对很多人而言: 文化,原是舒缓人心的,一缀上 遗产 二字,就显得沉重; 对很多人而言: 文化,也是风雅讲究的,一掺上 农业 二字,就变得土气! 我说:这里有一本介绍内蒙古农业文化遗产的书,很好看。你信吗? 但是,确实! 它的每一篇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连缀而成的,既有来自8000年前的神秘史前文化

    • ¥37.74 ¥88 折扣:4.3折
    • 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
    •   ( 126 条评论 )
    • 郭雨桥 著 /2019-03-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郭雨桥老师是蒙古包问题的专家,走访了蒙古很多地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图片。《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用详尽的笔墨描写了蒙古包的历史演变、搭建与拆卸的特点、蒙古包蕴含的深厚文化、风俗与禁忌、蒙古包的装饰艺术等。可谓是一本蒙古包的百科全书。文稿语言生动流畅,描述清楚显明,能让人通过阅读了解蒙古的文化与历史,其居住特点与日常生活习惯,是一本优秀的民俗读物。

    • ¥33.5 ¥39 折扣:8.6折
    • 回望驼城——茶叶之路的东方起点呼和浩特
    •   ( 117 条评论 )
    • 邓九刚 /2016-08-01/ 远方出版社
    • 《回望驼城 茶叶之路的东方起点呼和浩特》讲述了15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前期,以 驼城 归化城(呼和浩特)为起点的茶叶之路的故事。书中详细记录了茶叶之路的行程路径、驼队生活、贸易交流、驼商趣闻以及明代以后蒙古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书中既有召庙文化对茶叶之路的影响,又有阿拉坦汗、康熙帝、彼得大帝等人与茶叶之路的历史渊源;既有对牙行、 桥 市繁荣的生动描写,又有对中俄商贸交流的翔实记录,是一部真实反映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历史、中俄商贸交流和中国商人创业史的著作。

    • ¥31 ¥36 折扣:8.6折
    • 敖汉"粟"源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朱佳,顾军 /2019-12-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当地人说,敖汉在蒙古语中就是“老大”的意思,因为敖汉部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乃是家中的长子。其实,敖汉在世界旱作农业史中也当之无愧的占据着老大哥的地位,只是从中原文明兴盛开始,便再也没有人来为它书写壮丽史诗。然而它终究太不平凡,终于随着8000年粟种的发掘而石破天惊,随后接连爆出了粟作农业之源、华夏第一村、中华祖神、中华祖龙等惊天发现来证实其地位:论历史,它孕育距今9000余年的小河西文化,身后还尾随着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文化,西辽河流域辉煌的史前文化中有4个都因在敖汉境内首次被发现而得名;论农业,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出土的碳化粟种晚它500多年,中欧的小米晚它2700余年;论文明,它的境内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祖神的神秘塑像,刘国祥先生认为敖汉是整个红山文化的中心,甚至连中华民族

    • ¥37.8 ¥88 折扣:4.3折
    • 敖汉"粟"源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朱佳,顾军 著 苑利 编
    •   ( 0 条评论 )
    • 朱佳,顾军 /2019-12-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当地人说,敖汉在蒙古语中就是“老大”的意思,因为敖汉部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乃是家中的长子。其实,敖汉在世界旱作农业史中也当之无愧的占据着老大哥的地位,只是从中原文明兴盛开始,便再也没有人来为它书写壮丽史诗。然而它终究太不平凡,终于随着8000年粟种的发掘而石破天惊,随后接连爆出了粟作农业之源、华夏第一村、中华祖神、中华祖龙等惊天发现来证实其地位:论历史,它孕育距今9000余年的小河西文化,身后还尾随着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文化,西辽河流域辉煌的史前文化中有4个都因在敖汉境内首次被发现而得名;论农业,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出土的碳化粟种晚它500多年,中欧的小米晚它2700余年;论文明,它的境内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祖神的神秘塑像,刘国祥先生认为敖汉是整个红山文化的中心,甚至连中华民族

    • ¥35.5 ¥88 折扣:4折
    • 草原文化读本
    •   ( 11 条评论 )
    • 李悦 著 /2020-03-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草原文化读本》主要内容包括草原文化回顾,草原民族往事,草原民族的社会生活,草原民族的物质文化,草原民族的哲学、宗教、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

    • ¥35.5 ¥45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