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对于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农村生态、发展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等具重要的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系统阐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与演变、生态与文化特征,分析其历史与现实价值和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可持续保护与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升遗产地人民的文化自觉性与自豪感,提高全社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册为《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由袁正、闵庆文主编。
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对于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农村生态、发展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等具重要的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系统阐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与演变、生态与文化特征,分析其历史与现实价值和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可持续保护与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升遗产地人民的文化自觉性与自豪感,提高全社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册为《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由白艳莹、闵庆文主编。
《温州 声音:温州文艺评论 第三辑》研究文艺的温州现象,评述温州当代文化特点,评论温州文艺名家、青年文艺人才作品。本书以对话温州文艺家的方式,梳理了他们的创作历程,介绍了他们的文学作品,评述了他们的艺术成就。内容既符 合现实又具有一定审读,书中推荐了大量的文艺精品。
走读浙江 王旭烽 编著 / 978-7-308-17038-3/48.00 元 /2017 年 8 月 图书简介 浙江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之所以叫浙江,缘起于浙江境内的钱塘江。这条古时曾被称为浙江的川流是浙江省的母亲河,江域之内的大地山川,因江得名,从此唤作浙江。本书分为 14 章,按照时间顺序,以优美的文笔,将浙江从远古时期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 …… 作者简介 王旭烽,中国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文化学院院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浙江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代表作《茶人三部曲》(一、二部)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参与领衔创建的茶文化学院为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茶文化高等教育本科学院。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潮汕文化和潮汕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新形势下潮汕地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重振潮汕的战略思考。解读潮汕,对解读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未来,具有实际而重要的标本意义。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九章,篇“潮汕春天十年纪”,在作者早年网文基础上加以内容补充和深化;第二篇“潮汕21世纪航海新时代”,在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解读潮汕历史,发出对潮汕迎接新时代的呼唤。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振兴和发展的殷切期望以及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