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京西古道已然成为门头沟区一张金色的文化名片,在实践过程中,愈加发挥显示其文化张力与价值魅力。 本书以人文视觉、文化审美的叙事角度,通过时空感、历 史感、生命感、价值感强化调动,来展现京西古道文化魅力,强调古道文化审美体验。展示了京西古道的起源、演变及其历史文化,阐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并对古道文化的发展及利用进行了有益探讨。书中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卓尔不群,使人耳目一新,油然而生前往踏勘体验之念。
《广东茶道》这一书详细的叙述了潮州功夫茶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未来潮州功夫茶的展望。广东茶道对广东人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影响。茶, 可以拯救人的躯体,也可以拯救人的灵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爱上喝茶,就是踏上了人与自然的亲密通道。喝茶是一种问道也是一种修行。 潮州凤凰人源远流长的海外茶史。咸丰十年,汕头开埠,成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凤凰人因此带上了鸟嘴茶,开始进行海外的茶业销售,带动了潮汕人的经济发展。茶,带动了潮州人在海外的生存发展,茶,也是牵连海外潮人与故乡的思乡之线。 本书还详细描述了,不一般的茶农——黄柏梓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功夫茶”代表传承人——叶钟汉等人,对潮州功夫茶的发展与传承所做的不懈地努力。如今叶汉钟经常在全国各大院校,甚至受邀国外讲述潮汕茶文
安茶是一种后发酵的紧压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安茶为历史名茶,属黑茶类。创制于明末清初,产于祁门县西南芦溪、溶口一带;抗战期间停产,20世纪80年代恢复生产。成品色泽乌黑,汤浓微红,味香而涩。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被誉为“圣茶”。安茶,有投资收藏价值,安茶越陈越好,药用价值就越高,在东南亚收藏市场非常受欢迎。
北大校园——燕园,不仅仅是一块圣地,这里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历史,也常常让人震撼。本书搜录燕园内几乎所有地上文物,穿插与之相关的园林、古建和景观,钩沉典故、探究历史。作者在北大学习、工作三十载,文、图相映中饱含对燕园的深入认知和深厚感情,使得此书既为读者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空间分明有序的燕园立体指南,也可作为北大人忆念母校之寄托,为广大校友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园林乃至这所大学的渊源及历史印痕提供有益参考。
著名海派作家程乃珊的遗作。程乃珊在2011年12月被确诊罹患白血病,但仍笔耕不辍,至2013年4月22日去世,共写作文章七十余篇,约20万字,本书便是这些作品的结集。尽管是病中写作的文字,无一篇谈及自身病情的自哀自伤之作,创作视角仍主要落在上海、香港两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上,也有描写亲情和友情的篇章。书中有三篇长文值得一提,《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吗?》《南京西路花园公寓》《就这样慢慢敦化成上海女人》。程乃珊的祖父程慕灏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银行家之一,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金融界前辈,在目睹家族五代变迁后,程乃珊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曾计划创作《好人家》一书,记录程氏家族五代人的沉浮故事,反映国家和上海的历史变迁。遗憾的是,这个心愿最终未及完成,上述三篇长文成为程乃珊家族记录的绝笔,读来令人感动,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