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处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艺术历史、艺术哲学、社会学与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汇点。《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上、下)根植于经济学,借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架构,为不同学科互联互通搭建了桥梁,凝聚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涌现的文化经济学文献的精粹,展示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处理文化供需、文化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公共政策的作用等问题上的专业功能。并因此吸引了所有这些学科的学者们的兴趣,包括那些致力于研究文化政策与文化对我们社会发展的作用的学者们。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 (17ZD043)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归纳、总结和梳理了2021~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与趋势,并结合13个行业和2个热点专题总结发展现状与相关经验,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热点、核心特征以及未来走向,为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全书分为总报告、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共四个部分。
本书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产业自起步以来的发展过程,尤其关注2019~2020年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记录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武术产业的面貌,展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尝试探索和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本书从西藏地域的特殊性、西藏文化的特色入手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思路和方法,并介绍了西藏的文化特色产业,其中对唐卡、藏药、藏毯、藏餐、藏香、藏纸、藏族建筑、藏戏、藏族歌舞等进行了重点介绍。
猫武士新版三部曲(全6册),中国少儿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艾琳亨特 原价 ¥192.00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出版时间 2023-04-01
《中国文旅大数据发展报告》通过对我国文旅大数据行业发展、应用领域、体系构建、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用数据解读我国文旅大数据的发展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文旅大数据与5G、VR、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融合发展情况,各省市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与职责,新基建背景下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文旅大数据背景下全域旅游规划新思路,大数据在政用、商用、民用领域的实际应用。从多种角度剖析文旅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以文旅大数据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我国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引领文旅业向信息化转型,在保障国民隐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满足游客对智慧化旅游的需求。
对于松赞来说,《隐秘之门》是一个起点。一方面,作为一本出版物,它让松赞的客人们了解松赞这么些年究竟除了旅行和酒店还在做什么。松赞人的故事,令人看完一位人物还想继续看下去;另一方面,这本书也跳出传统,不仅让每个松赞人和松赞家人从书中找到对 松赞 的共同认知。
本书共分成四大部分: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案例解析。总报告对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趋势预判。分报告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热门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专题报告邀请学界或业界专家从专业领域和工作经验出发,讲述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不同看法。案例解析选取国内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全面细致地阐述案例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机遇。
本报告主要以2018年首都文化贸易的理论探索与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特殊优势、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进程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对首都文化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归纳其发展特点、研判发展趋势的同时形成具有前瞻性、务实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首都文化贸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为文化贸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19)》以2018年首都文化贸易发展研究总报告为开篇,概述了首都文化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报告、年度专题篇、政策篇和比较与借鉴篇四个部分,综合运用实地考察与典型案例研究、文献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首都文化贸易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与剖析。
通过对陈白一的艺术意志、艺术手段、艺术创作的综合分析,揭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研究陈白一的绘画创作和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就是探讨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陈白一研究也才是可能摆脱一般评说的庸常而跨进深度论证的堂奥,真正使中国工笔画现代转型理论的端倪得以显现。
《文化地产的定位与规划》属于文化地产策划中的定位与规划的知识类图书,从文化地产综合概述、历史文化驱动开发、艺术文化驱动开发、产业文化驱动开发、文化 Mall 驱动开发、影视文化驱动开发展开阐述,解析国内外成功的文化地产案例*的定位与规划方案,配合大量数据表格,根据不同的项目启动文化类型总结开发经验。本书共分为五大章,分别从文化地产综合概述、历史文化驱动开发、艺术文化驱动开发、产业文化驱动开发、文化 Mall 驱动开发、影视文化驱动开发展开阐述。通过结合理论阐释与案例剖析的方式,指导文化地产定位与规划的方法,阐释文化地产各类型文化驱动开发的可行性方案,剖析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核心价值及成功因子,阐述模式,解析国内经典案例等。
李怀亮编著的《国际文化市场报告(精)》以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背景,在介绍国际文化市场特征、功能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的环境要素,探讨了国际文化市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将当代国际文化市场细分为国际演出市场、国际电影市场、国际图书出版市场、国际游戏市场、国际艺术品市场、国际动漫市场、国际数字音乐市场和国际电视市场八大板块,分板块介绍相关文化门类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历史、发展规模和竞争格局,并对主要的国际文化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国别和区域比较,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中国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及措施。后选取10个国家,分别从版权相关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就业人数、进出口贸易额三方面揭示了版权在各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以版权制度为基础
文化消费具有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重属性。提升文化消费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益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有效彰显其经济、社会与意识形态效益。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消费科学内涵为基点,研究文化消费提升的要义、文化消费发展演进、文化消费的增长因素及机理、文化消费质量的内容及提升思路、文化消费满意度量化体系与指数构建、文化消费提升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文化消费调控机制、文化消费提升机制及路径选择等问题。本书期望准确把握文化消费发展的时代命题,积极借鉴国外文化消费发展经验,掌握我国文化消费在扩大数量、提高质量、提升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发展逻辑,揭示我国文化消费调控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消费提升的理论体系。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得到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学界持续不断的研究。但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历来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虽然两者有交叉之处,但仍然相对独立。近两年来, 文旅产业 作为一个更为宏观的概念频繁出现,特别是201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把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文化 和 旅游 这两个产业将从机制和体制上更加紧密地融合。虽然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但融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以及产业发展规律,仍然缺少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蓝皮书以全新的融合发展视角,从 文旅产业 自身发展模式出发,总结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究产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创刊于2010年,迄今为止已出版两本中文版、一本英文版,是我国部翔实记录和反映全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综合性、权威性、资料性年刊,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出版层次、信息容量*、资料索引全并且可供长期保存和反复查阅的大型工具书。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央相关部委领导同志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编辑委员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成立专门编辑部具体负责编纂。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3年版)延续2012年的体例,全面反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走向,为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综合参考。
拥有一本《汉译名著日历 2020年》与东西方人类文明智慧对话,用碎片时间收集数千年来熠熠闪耀的知识之光。 《汉译名著日历》每日摘取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书一语,配以作者像或是相关主题 的精美插图,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不拘一格。1月1日,我们以 和平丰裕 寄望新年;5月4日,我们将巴师夏描述的宝贵品质献给青年;6月1日,卢梭《爱弥儿》让我们反思儿童和教育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还以生卒纪年致敬这些呈现 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 的伟大作者――孟德斯鸠、伽达默尔、谢林、罗素、加缪、熊彼特、福泽谕吉 愿经典日相伴。
李季主编的《新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鉴 (2015)(精)》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定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信息技术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大类。并将之进行了系统、科学、详细的归纳整理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