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在陕西,凡春祈秋报、逢年过节、祈福纳祥、社日庙会、婚丧嫁娶、得子贺岁等活动都有演出皮影戏的传统。陕西皮影内容精彩绝伦,故事性、艺术性都很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本书是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华瑰宝系列 图书之一,共收录陕西非遗皮影200余件,其中包括著名皮影艺术家汪天稳、薛宏权、汪海燕、王联平等的作品。本书既是一本陕西皮影艺术的画册,同时对角色的介绍、作品的分析也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实践先行的事业。在实践的基础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逐步兴起,为非遗保护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本书根据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思路,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实践篇,按照非遗保护专题,梳理从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下编为理论篇,探讨这十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话题。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选》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精品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集知识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体,是上海民间文化和百匠工艺的集中展示。 全书大体包括 绣 篇、 雕刻 篇、 画 篇、综合篇四个板块。其中, 绣 篇包括顾绣、三林刺绣、海派绒线、中式服装、海派旗袍、香囊、金山丝毯等, 雕刻 篇包括竹刻、海派黄杨木雕、石雕、紫檀雕刻、玉雕、三林瓷刻、上海砚刻、漆器、金银玉石镶嵌、沉香香品等, 画 篇包括海派剪纸、海派面塑、金山农民画、朵云轩木版水印、周虎臣毛笔、曹素功墨锭、月份牌年画、帛画、古书画装裱、珐琅彩瓷等,综合篇则包括何克明灯彩、老凤祥、民族乐器、海派紫砂、古琴斫制、海派盆景、犀皮髹饰、传统建筑修复和装饰、传统家具、传统铜香
冯峥编著的《朱漆留春阳江漆艺》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阳江漆艺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阳江漆艺形态。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读者从《朱漆留春阳江漆艺》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我们仿佛听到南粤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故乡。
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进一步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拟将中国目前 非遗项目进行系统介绍并多语种出版,向世界人民展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魅力,提升 软实力。主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