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中国:大运河》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大运河各个河段开凿和贯通的历史和概况,主要的大运河河道,大运河沟通的河流交汇技术,大运河漕运历史和现状,中国运河城市介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世界遗产,大运河对中国工商百业的巨大影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中国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运河文化,中国大运河在对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大运河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利用等内容。全书约50万字,其中包括370多张珍贵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伟大的人工水利工程 中国大运河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那些世世代代薪火相承的传说、表演、知识技能、风俗礼仪等,它们是人类历史活的记录,展现了不同地域、族裔多样的文化传统,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版)》选取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6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300余幅精美图片和100余处知识链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华夏大地上那些优美动人的传说、流派纷呈的戏曲、扣人心弦的竞技,以及各种歌舞、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文化元素,它们交相辉映,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和民族的独特影像。
本书是一本以潮州地方音乐为内容的研究性人文读本,包括潮州音乐文化概述、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阳笛套乐、潮州外江乐、潮州庙堂乐、潮州锣鼓乐、潮州筝乐及潮州音乐中的乐器,对潮州的地理区貌、历史源流、人文习俗、文化特征、音乐特点,以及各乐种的渊源流变、风格特点、传承脉序、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等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和理论性的阐述,全方位呈现潮州音乐的整体面貌。集学术性与趣味性、史料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普及性于一体,对了解、传播潮州地方文化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价值。
李敏教授多次來到鼓浪嶼實地考察、潛心調研、搜集史料、拍攝圖片,進而追本溯源,專程前往台灣考察板橋材家花園,經過數月的構思筆耕,最終圓滿完成了本書的編寫工作。在《鼓浪屿文化遗产丛书:菽庄花园一百年》中,教授不僅對菽莊花園的營造歷史作了全面的回顧梳理,並在此基礎上精煉總結了菽莊花園的文化遗產價值,可謂填補了中國近代園林史中有關菽莊花園文化遺產研究的空白。這對於加強菽莊花園及鼓浪嶼的國際宣傳,促進台海兩岸的文化交流,具有深遠意義。
《遗产》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遗产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本刊倡导尊重人类遗产的多样性和整体性,鼓励从广义的“大遗产”概念出发,对遗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 跨学科是遗产研究最显著的特性,本刊欢迎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进行研究,鼓励学术创新和跨学科交流。 遗产研究既有理论思辨,也有经验分析。本刊倡导立足当下,关注当代社会对人类历史和价值的不断解释和建构。 遗产为全人类所共有。本刊关注本土经验,也主张国际视野,介绍各国遗产研究的动态,刊发海外遗产研究成果,鼓励比较遗产研究,展示人类遗产多样化的共性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