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英国简史》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将漫长的历史娓娓道来,兼具故事性和文学性。全书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0年到公元1689年,讲述了亚瑟王、百年战争、都铎王朝、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等重要的时代和人物。通过王朝兴衰、君主浮沉,狄更斯传递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启发读者透过历史思索更宏大的人生课题。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被功利和应试扭曲了的今天,我们要阅读经典;当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 信息爆炸 占领人们的头脑、占用人们的时间时,我们要阅读经典;当中华民族迈向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时,我们更要阅读经典。 经典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是走向未来的起点。这就是我们编选这套《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缘起,也因此决定了这套丛书的几个特点: 首先,入选的经典是指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点。 第二,入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 历史上z好的传记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4篇,分别展现了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4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十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难以逃脱的宿命 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三八线上依然硝烟弥漫,作为战争中 *应该 的主角韩国人,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命运之痛时,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 朝鲜战争不仅直接导致了今天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对立,而且由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已悄然改变。虽已过去60多年,但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中国才是这场战争的领衔主演。然而,朝鲜战争的真相,真就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吗? 洛东江战役的死里逃生,多富洞大捷的欣喜若狂,进驻平壤的意气风发,兵败汉城的绝望无奈,停战谈判中的现实无助,创建韩军的踌躇满志 作为韩国*一位全程参与朝鲜战争及战后重建的陆军上将,朝鲜战争 活化石 白善烨对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白善烨为何会离开平壤投奔李承晚? 战神 麦克
日本大败局 系列,还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与苏军、美军作战的全程。记录了那些深刻影响了 二战 命运的生死相搏! 关东军,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在 九一八 冒险军事行动中,这支部队吃尽了甜头,也由此被视作日本陆军的精锐,所谓 皇军之花 。但是在 二战 前夕,关东军在与苏联红军的战役对决中,却暴露了自身的严重缺陷,乃至到 二战 后期被苏联红军犁庭扫穴完全击溃。而苏联红军和关东军的对决,也深刻影响了 二战 的走向。 本书首次将关东军与苏联红军的历次战役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对双方战役指挥、指挥官及士兵素质、情报运用、武器配置及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对比,并配以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人们真实带入那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日本大败局 系列 《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激战中途岛》 《
狂飙的日本战国时代, 20 岁的少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无道的父亲。年轻的脉搏,充满欲望与野心。自立为甲斐国主的他,随即以雷霆万钧之势进攻信浓。他努力开疆阔土,往复争战。他的军旗上写着孙子的名言: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旌旗所指,战无不胜。 平定信浓之后,信玄梦想着挥军西上,直入京都。但夙敌上杉谦信始终牵制着信玄,于是甲斐之虎只有在川中岛迎接与越后之龙的对决了。川中岛大会战获得胜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号令天下的大道,然而长子义信的想法却与信玄相左,信玄不得已幽禁了义信,继续追击强敌,进兵关东,迫近小田原城,攻陷骏河府中城。 甲州、信州全域已入版图,一方之雄的武田信玄却遭病魔缠身。数十年的梦想支撑着他,他还是参拜了母亲、正室
本书系钱穆先生在一九六九至一九七〇、一九七〇至一九七一这两年内为博士生所开 中国史学名著 课程之讲课实录。每讲举出历代有关史学之代表著作一二种,标为讲题,详细讲述,凡二十余讲,旨在指引学生研究史学之门径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是作者在长期从事美国研究,特别是潜心研究美英两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的力作,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以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和行动为经,以当时美国、中国、苏联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为纬,起自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匆匆去世,终至朝鲜战争在板门店停战落幕,气势磅薄地叙述了二战后初8年中错综复杂、纵横捭阖的全球大局;在结论中分析了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种因素。注解部分的厚实使读者眼睛一亮,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叙述和披露。本书既是关于冷战初期美国外交和大国间关系的叙事史,也是对于美国外交政策规律性的总结。1992年先出了中文版,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丛书于1993年出了英文版,在中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推介,以迄于今;有的大学在有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将它列为参考书
二战期间,《纽约时报》走向全世界的160多名战争记者,全面地报道了这场大战。 《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 丛书由屡获殊荣的二战史权威学者理查德 奥弗里亲手挑选,从著名领袖到英勇将军,从铁血战场到平凡士兵,以现场感带领读者感受所有的战役、政治和个人故事,堪称一部宏伟的史诗。本丛书以时间为序,共4册: 《叛逆的帝国》 :发端于1919年的战争前史,至1940年12月沙漠反击战。 《对峙与博弈》 :1941年1月攻克拜尔迪耶,至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 《染血的勋章》 :1943年1月德军发动潜艇战,至1944年9月英军撤出阿纳姆。 《和平的进击》 :1944年10月华沙起义失败,至收笔于1948年的战争后史。
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列强BOSS为啥要导演这些荼毒生灵的暴力大片呢?在暴力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决策、如何指挥的呢?哪个BOSS表现好,哪个BOSS表现烂? 列强BOSS们在干仗时都使用何种武器?谁的坦克猛?谁的飞机牛?谁的战舰强?还有谁拥有独一无二的高科技终极武器? 精彩故事,尽在本书!
一本揭示“二战”欧洲战场艺术品下落的历史纪实作品。 从搜集资料到本书出版,并拍摄纪录片,历经近20年时间。大量不为人所指的细节被披露出来。 很多谜团并不是电影能表现的,作者在书中却直言不讳。 1.希特勒的梦想是什么?在他的故乡林茨建造一所举世无双的博物馆,但这绝不仅仅是林茨,而是在这里再造另一个佛罗伦萨……随着1938年4月纳粹元首命令的下达,戈林、罗森堡等纳粹大员的执行力惊人…… 2.盟军无暇顾及艺术品正在被大肆劫掠的现实,美国博物馆却没有停止呼吁:世界正处于危急时刻,已有超过两百万件欧洲艺术品从条件舒适的博物馆被转移到条件简陋的临时存放地,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那些据传被纳粹大举劫掠的艺术品。乔治 司道特指出:“我们希望提请美利坚政府注意此类事实,找到办法加以应对。” 3.直
品牌: 博集天卷 ISBN:9787513904681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开本:16开 页数:4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11-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11-01 印次:1 用纸:胶版纸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上班族 《一寸河山一寸血》作者关河五十州以*史料、最酷解读、*观点,生动通俗开讲美日太平洋战争的惨烈对决! 全书附100幅二战珍贵图片。 详细剖析钓鱼岛、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 内容简介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4: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终结篇)》承接《战争从未如此热血3》,继续讲述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的历史。 本册主要讲述二战中太平洋战争到日
本书承接《战争从未如此热血3》,继续讲述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的历史。本册主要讲述二战中太平洋战争到日本战败期间诸多精彩战事,包括莱特湾大海战、马尼拉战役、攻克硫黄岛与冲绳岛、轰炸东京、日本签字投降等具体细节,恢宏真实的战争描写、全景式的描写、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重现了二战期间激烈的美日太平洋战争。
本书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这些人的生活如何受到其父母罪行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不同的心态。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是纳粹集中营中犹太人受害者的后裔,作者本人具有很好的采访技巧。本书出版后曾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者二战期间辗转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采访过高级军官,参战国的领导人,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士兵,基本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故事真实,行文流畅,史料丰富。是了解二战不可多得的亲历者回忆录,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充满了对战争的残酷和反思。作者曾经对二十一个国家的见证人进行了数百次的访谈,此外,还运用了数千份手资料:事后报告、参谋部的日志、大量绝密信件和私人文献,叙述客观,文笔动人,感染力强。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人李鸿章对清朝的现状进行反思,借由前往俄国参加俄皇加冕的机会,对欧美八国进行了游历和考察。本书即对李鸿章 1896 年的这次出使活动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他章与诸国皇室、政要官员、政府机构之间的外交活动,在当地的参观、访问,以及当地民众、媒体对李的到来的欢迎及报道。此外,本书并非单纯的描述八国之行,也将李鸿章的性格一并穿插其中,他的无奈与心酸,屈辱与震惊、不甘与期许等诸多心理活动也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将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思想政见、观念反思转变等通过游历一一带出,字里行间也能同时反映出清政府及大部分传统的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所做的应对。
本书是一部研究俄日战争的重要专著。俄日战争是明治时代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本书阐释了这个大事件中,政略及战略中的*机密。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仅是专业读物,读者还可以从中了解目前国际政治中具有普遍性的内容。本书重新审视俄日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人将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此书的价值。
1月,希特勒在美泉宫花园散步时遇见斯大林,托马斯?曼差点儿出柜,弗兰茨?卡夫卡几乎为爱疯狂 2月,纽约的 军械库展 引发了现代艺术的大爆炸;一些女人在弗洛伊德博士面前袒露自己的灵魂,每小时100克朗;可可?香奈儿小小的帽子店扩大了经营 3月,阿诺德?勋伯格在公众场合吃了一记耳光,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开始他的郊游和他的新逻辑,弗吉尼亚?伍尔芙写完了她的*本书 1913,欧洲和欧洲文化*后的黄金时代,一年后,走向战争。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音乐、时尚各方面,所有的*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1913,是结束,也是开始。漫长的19世纪让位于*的20世纪。那一年里,20世纪的文化大师们在做什么?德国作家弗洛里安?伊利斯把这些大师们
《极简科学史》是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2500 年历程的全新概览。我们从何而来?世界由什么构成?地球之外还有什么?我们仰望星空,不懈地探索、发现、质疑,解开自然界和我们自身的一系列谜团。我们源于自然,却超越自然。在这个危险的星球上,相对于其他物种,人类能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力量。但想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必须理解它的过去。 《极简科学史》也是一部 与传统大不一样的科学史 。从人类早期的科学探索到20 世纪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从古希腊时代的科学起源到16、17 世纪现代科学的诞生,从地球科学的崛起、生命科学的兴盛到对宇宙太空的探索 这本书返回那些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宇宙和自我方式的科学经典,引人入胜地讲述了科学观念变革和思想发展的伟大历程。 从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编的这本《船政与近代台湾》内容包括:福建与台湾的渊源及船政的创办;船政与近代台湾海防;船政与近代台湾政治;船政与近代台湾经济;船政与近代台湾文化教育;船政在台湾的延续。其中,重点阐述沈葆桢处理 牡丹社事件 及 抚台必先开禁 、开山筑路是巩固台防**要务;《台湾通史》记载的丘逢甲中举与会试出人才及浴血抗日的事迹。
本书描绘了声名狼藉的柏林奥运会,以及背后风起云涌的第三帝国历史。1936年夏天,德国完全陷入奥运会的气氛当中。上万人涌进德国首都柏林。在这十六天的狂热赛期里,纳粹党人企图以国际化大都市的身份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然而,盛世之下,却处处充满了种族歧视、战争序幕和希特勒强权的痕迹。 作者奥利弗 西姆斯,精确地描绘了纳粹要人、外交家、运动员、艺术家、娼妓、餐馆老板、柏林本地人和游客的种种事迹。他们的故事充满混乱和魅力,令人惊讶而又感动。作为故事中的受害者、罪犯、追随者或观众,他们共同成为了这个特别夏天的主角。作者巧妙地将这段时间的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揭示了引而不发的独裁全景,以及纳粹体制如何在奥运会和德国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