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美国六十余载,华人史学大家许倬云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历史学、社会学相结合的敏锐视角,将他在美国客居生涯中印象深刻也值得回味的人、事、地、物生龙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并摆回它们所属的文化、制度与社会脉络之中,追溯这些经历背后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源流,讲述从 五月花 号到特朗普的美国发展,以及近年来的衰败、冲突与问题。
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大英帝国这个曾经的 日不落帝国 彻底化为历史的尘埃,但对这个帝国的起源、本质和影响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作者认为驱动帝国的关键因素是等级。英国殖民者试图根据本国等级制度的理想化形象塑造他们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英国人将鼎盛时期的帝国理解为一种等级制结构,而殖民地社会则是久已存在于英国本土的基于血统、头衔、地位的等级制社会的投射和放大,是一件承载了他们对于等级制的思想感情的华丽装饰品。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为世界送来了现代民族主义。与法国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半岛马上感受到了这股风潮。1796年,为了对付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盟友,拿破仑率军进入半岛。自此,意大利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了意大利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优先考虑的议题。 彼时,意大利半岛政治破碎。北部是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小邦,中部是教皇国,南部是波旁家族治下的两西西里王国,东北部还有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1802年,拿破仑在半岛北部成立意大利共和国。可法国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帮助意大利建国,而是掠夺意大利的财富。1815年拿破仑倒台后,意大利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 不过,旧势力的复辟挡不住意大利民族主义的流行。威尔第的歌剧、曼佐尼的小说、莱奥帕尔迪的诗歌和阿耶兹的画作仍在启蒙着人民。马志尼等革命者仍在不断发动革命,企图以自
在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中,为何有的文明早已陨落销匿,而有的文明则薪火相传、绵延至今?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今日世界形成了哪些影响? 东方文明以保守内敛著称,而西方文明则浪漫奔放,为何两者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这本别开生面的文化演讲集中,西学大家赵林教授从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的起点讲起,以宏观而长程的视角为我们梳理世界文明的兴衰脉络,透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历史底蕴。我们将在书中看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达3000年的激烈碰撞,如何成为古代文明破茧重生的契机;古代文明怎样孕育子代文明;古希腊神话因何神人同性;追求物欲主义的古罗马文化如何化用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为何倡导人们寻求彼岸救赎;东方儒学为何强调和而不同。由此,我们更能理解各具特色的子代文明何以在曲折中诞生,在互动与传承
本书为了解维京时代提供了一个迷人的全新视角,传统的维京人历史以英格兰为中心的描绘话语,实际上只展示了维京世界很小的一部分,作者打破这一限制,为读者呈现维京人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的庞大贸易和征服网络。以一颗由红玉髓制成的小珠子为引,从发现它的英格兰墓地追溯至它的起源地 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作坊,读者的视角从西欧转向北欧,再一路向东来到君士坦丁保和印度洋。作者将最新的考古发现作为基石,以前沿的科学方法为工具,让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读者既能穿梭回一千多年前,进入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维京人世界,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留下的遗迹与物品。
英国历史学家西门 沙马,通过四十年的学术流浪与沉淀,考古、考证与研究,为我们娓娓展开了一幅横跨多个大陆和数个世纪的犹太人历史大图景。本书为 犹太人的故事 系列著作的第二部,时间跨度为1492~1700年,从时间段上接续前作《犹太人的故事:寻找失落的字符(公元前1000年~公元1492年)》。由点至面叙述了犹太人在欧洲、亚洲200余年的颠沛流离、艰难融入、商贸活动的唏嘘历史。 公元70年,随着第二圣殿被罗马人焚毁,犹太人进入了历史上的 大流散 时期,他们作为难民大部分流散到欧洲各地,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失土去国、背井离乡,犹太人不得不在物质和精神迫害的夹缝中求生图存。 漫漫流亡路上的一代代犹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地理家园和心灵寄托,不管是跋涉在逃亡路上还是在叫卖途中,不管是在被推上火刑柱之前还是坐在银行家的宝座上
在本书中,雅斯贝斯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 世界历史中存在着一个 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国、印度、西方相互独立地完成了结构相似的文明革命,在这一段时期,上述地区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左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先行者,开创了它们各自发展的新起点。这些人的理论对当今社会的文化生活仍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此外,雅斯贝斯还指出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世界和平的意义上思考了世界统一的可能性。
讲述迄今为止人类著名7副骸骨 出圈 的故事 【人类陪衬拉沙佩勒老人】【上等赝品皮尔当】【民间英雄汤恩幼儿】【科学贵妇人露西】【下落不明的北京人】【饱受争议的霍比特人佛罗】【现代速成红人源泉种】 尼安德特人为什么频频成为科幻小说的主角?或许他们和智人一样聪明,而不是弯腰驼背、步态笨拙地缓缓行进在冰川覆盖的欧洲。 生活在325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和英伦摇滚乐队 披头士 有着怎样机缘巧合的交集?又是怎样成为国民偶像和文化符号的? 周口店北京人,至今到底身在何方? 源泉种是如何运用现代化社交网络和媒体直播手段,精准 营销 自己并迅速蹿红的? 曾在古人类学历史上大放异彩、享誉半世纪的皮尔当居然是彻头彻尾的化石赝品,究竟是策划者的手段太高超?还是英国学术圈太想相信它是真的? 霍比特人佛罗为什么那么小?是
《有趣的历史:世界篇》共有九章,借助真实、有趣、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为了使读者更宏观、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趣的历史:世界篇》还设有辅助小栏目,既有助于读者从历史深处解读历史,又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通过《有趣的历史:世界篇》,读者能够体会历史本身的趣味和意义。同时,《有趣的历史:世界篇》通过构建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可让青少年立足当今,放眼世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国际视野。 《有趣的历史:世界篇》适合青少年阅读,同时对普通历史爱好者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古希腊,又称希腊的 古典时代 在这个时期,希腊文明达到巅峰。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古希腊文明所繁衍出来的子文明如此的繁荣而强盛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从希腊神话到荷马史诗,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建筑雕塑到天文地理 本书全方位解读古希腊文明的精华,囊括其历史、文学、哲学、数学、艺术、建筑、地理等各个领域,全景再现古希腊文明昔日之光辉。
本书探讨了英国从玛丽一世到乔治五世400余年间发生的重大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系统讲述了外国势力对英国事务的隐性影响,重点讨论了英国商业探险家同盟与汉萨同盟的长期经济斗争,帮助英国逐步实现经济和政治独立的历程。作者强调,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全球贸易扩展和工业革命前夕,这种动力的作用更加明显。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发生的事件指出,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最繁荣的时期,正是其政府与工商界紧密合作、共同维护国家利益的时期。书中通过实例说明,当国家利益被外国势力操控时,英国的经济和政治一定会陷入困境。作者还探讨了英国早期自由贸易政策的局限性及其对国家经济力量的影响,通过回顾历史事实,呼吁英国政府重视国家利益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以确保国家的繁荣与独立。
《荒野猎人》中小李子舍命捕猎的海狸,是昙花一现的时尚风潮,也是北美殖民地早期的经济命脉?《和食之神》结尾一闪而过的味精才是日本料理传遍世界、日本化工全球化的真正功臣?谈论全球化现象的经管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如何改编成一部爱情喜剧?《鸦片战争》考究的场景细节,暗含了哪些书写鸦片战争史的新取向? 致力新文化史、全球史研究的学者蒋竹山,以电影为引子,展开二十三堂生动的历史课。时而抽绎历史片段,探究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感官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时而延伸触角,聚焦全球史、战争史、性别、环境、大众史等前沿热点。透过五光十色的影像本事,探索电影里没说的历史,教你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理解、思辨。
哥伦布从美洲凯旋而归,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也彻底点燃了当时两个航海大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 之间的冲突,究竟由谁来控制世界的海洋?为了避免强大的两个天主教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在教皇的主导下,1494年,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应运而生,以西经46度(著名的 教皇子午线 )为界,西、葡两国将地球一分为二,各取其一。这份被视为现代海权基础的条约,对世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彻底开启了航海与殖民的时代,葡、西、荷、英、法等西欧国家陆续走上历史舞台,争夺海上霸权,从此,世界的海洋成为战场。为什么南美被称为拉丁美洲?为什么南亚曾遍布葡萄牙的殖民地?为什么英、法的势力局限在北美?本书围绕这一重要的年份、这一重要的条约展开,讲述一个君主、探险家和教皇参与的史诗故事。部分讲述了西班牙和
《为了和平》是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哈尔夫丹?赖伊的回忆录。 1935年起赖伊先后任挪威司法大臣、贸易大臣。二战爆发后,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赖伊任流亡政府外长。1945年4月,赖伊率领挪威代表团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筹建会议,并担任第三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负责起草宪章中关于安全理事会的规定。1946年2月1日赖伊被选为首任联合国秘书长。 《为了和平》记述了赖伊自1945年参与联合国筹建工作,到1952年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的亲身经历,他是联合国初创阶段和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巨大变化的见证人,以及冷战初期化解一系列地区政治、军事冲突的协调人,其回忆录具有宝贵的第一手史料价值。
纽约,一座由移民之手塑造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悲欢离合,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隐秘往事。 本书是美国历史教授泰勒·安宾德,以移民文化入手,耗时多年调查、采访、梳理而成四百年来的纽约移民发展史,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是纽约的城市建设史。全书由纽约历史上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故事展开并串联,乘坐“内华达号”移民船一个登上埃利斯岛移民检查站的安妮·摩尔一家,在英国政变期间被当作叛乱者的纽约长官莱斯勒,推动纽约法制建设的德裔商人岑格,从苏格兰牛奶工的儿子一路奋斗为富商的麦克杜格尔,让公众重新定义自由神像的犹太诗人埃玛·拉扎勒斯,一个用照片拍下廉租公寓楼可怕瞬间的丹麦移民雅各布·里斯……和很多冒险移民纽约的人一样,他们在纽约度过的岁月,改变了这座城市、这个国家以及他们自己。
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尤其在德国的文化中,一直充斥着反犹太人的现象,它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直至纳粹大屠杀的发生。本书再现了各种要素聚合发酵而成的一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并从几个不可或缺的层面构建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叙事。大屠杀是如此丑陋和坚硬,以致无法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它;而阅读一段黑暗的历史,努力贴近深切的非人感受,正是为了坚守光明永不散去。
大约10万年前,不知是否出于本能的冲动,一批智人离开非洲,开始向未知领域探索。智人在4.8万年前进入了欧洲,在2万多年前踏上了美洲,又在约700年前抵达新西兰。经过数万年的漫长旅程,智人已经散布于地球上的每一片陆地,成为万物灵长。 4000多年以前,在几条大河的下游,拥有成熟农业的文明建立了早的一批国家,并逐渐发展为强大的帝国,它们统治着辽阔的领土,将它们的文明传播开来,并兴建了伟大的工程。后来,在大草原上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摧毁了帝国,但也带来了更广袤范围中的交流,族群的融合与碰撞创造了新的文化。 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地逐渐被编织进了一张网络之中,但也伴随着血泪斑斑的奴隶贸易与殖民征服。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完全重塑了世界的面貌。无数人离开了数百年来定居的土地,来到城市谋
埃及,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扼守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是全球战略要地。它目前是中东人口破亿的大国,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驻在其首都开罗。它还是非洲联盟和金砖国家的成员,在中东地区、伊斯兰世界乃至国际舞台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约公元前5500—前3100年,这片大地上出现的法尤姆、巴达里、涅伽达等史前文化为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前3100年左右,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形成。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古埃及人创造了以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为代表的辉煌文明。然而古埃及文明并未延续下来。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从这时起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成立,一拨又一拨外部势力先后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先是亚历山大的继业者建立了希腊化的托勒密王朝,接着是罗马帝国的征服和基督教的传播,然后是阿拉伯帝国的征服和伊斯兰化。再
本书采用 大家写小书 的形式,以简洁明快的文字,配上生动活泼的漫画,打造通俗历史读物。兼备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日本战国名将的发迹史,更能明白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虚拟的人生问题对答,更能给职场人带来生存启示。可以说,这是一本既能了解日本战国历史,又能将武将经营之道活用到现代社会,帮助人们立足于职场的指南书。 本书从应仁之乱讲到关原之战,共分为四章。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说日本战国时代60位武将的著名事迹,为每个人生阶段遭遇的不同难题,提出确切的解决之道。读者在了解日本战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武将的经营哲学。 每位武将以 名片式 关键要素为开篇,列出居城、主君、敌人、战役、生卒年等基本信息,让读者对武将有基本了解。正文则简要介绍武将的性格特点及其生存之道。书中的可爱
本书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转型的进程为大背景,以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欧亚地区一系列危机与世界秩序演进之间的关系。对此,在作多方位思考之后,作者将所获得的的认知与结论归结为两个词: 危机 与 秩序 。 一方面,作者以危机现象为分析重点,讨论了未来,俄罗斯能否超越 危机应对式 的外交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面向全球的格局: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又有国内与国际的均衡,兼顾俄罗斯本身处境与国外反响之间的均衡,以及当下与长远的平衡。另一方面,作者以全球转型为思辨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走向何方?作者提出,全球化和国际转型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纠偏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当前的调整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但是,如果把握得当,短暂的调整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