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陈乐民有关欧洲文明研究的心血凝结,也是《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和细化。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探索 欧洲何以为欧洲 , 而始终怀有 中国何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一书遴选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100件珍贵文物,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将分散的国宝聚拢在一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的魅力,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文物说话 ,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一书遴选来自20个国家、54个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珍藏的文物100件,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从人类的繁衍开始讲起,止于21世纪的重大发现发明。以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基因为主要讲述对象,通过文物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其中突出中华文明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呢?这本书将给你一个答案。《今日极简史》由知名畅销书作家张发财创作,素材来源于 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通过每日一篇的编年体形式,带领读者轻松回顾中国五千年历史。无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事,还是隐匿于角落的冷门轶事,都经过作者独特的解读、解构、联想,变得更加有趣、有料。书中既有严肃的历史记载,又不乏讽刺与调侃,致力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并能会心一笑,开始愉快的一天。
本书是中国欧洲史开山之作,也是历史学家陈衡哲的代表作。 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编,完整展示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 上古史 以文明为单位,上溯代表欧洲文化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以及密切相关的埃及、西亚两河文明等。 中古史 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单位,介绍了中世纪列国变迁及封建文化等。 近世史 兼采二者,讲述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进程。 作者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西方历史,以文明与战争两条线索讲述西方文明进化历程,涉及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哲学等,具有超前的全球化意识,宽容、和谐的文化意识以及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 本书原是陈衡哲应商务印书馆之邀,面向高中以上水准的读者撰写的历史教科书,作者采用散文手法书写历史, 史中有文,文中有史 ,既有学术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当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
DK《历史百科(全彩)》内容简介:从文明诞生之初到文化飞速发展的今日,《DK历史百科》带你穿越历史上那些影响深远的事件,让你领略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智慧。从《汉谟拉比法典》到文艺复兴,再到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眼前。本书用简明的图表和精美的图片将历史上的重要概念及主题进行了阐释。远至恺撒大帝,近至奥巴马总统,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领袖、思想家,以及重要人物的生平将一一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得以深入洞悉那些引发世界变革的历史事件。无论你是酷爱历史的学生,还是刻苦钻研的学者,请细细品读书中的内容,你将受益匪浅。
卢浮宫三宝中,有两件是古希腊遗产。西方戏剧史四大悲剧家中,有三位是古希腊人。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希腊文化却征服了罗马。”古希腊文明更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 为何古希腊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产?古希腊人究竟在哪些因素的共力下促成了这段成就斐然的文明?为何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力绵延至今? 在本书中,两位美国知名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携手创作,将我们带到从史前到公元前30年这段久远的古希腊历史中。他们将历史事件、风云人物与社会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宗教、地理、战争、哲学、神话、戏剧、绘画、建筑等主题巧妙编织在一起,结合53幅地图、182张插图、丰富而精彩的历史文献,带我们深入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体会他们精神世界的波动与延展,了解他们孕育自身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本书不局
本书以120篇有趣又好读的小文引领青少年读者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 名场面 ,思考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 大问题 。 第一册主要讲述史前到15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人类文明的起点,一步一步走过古代,走过中世纪,经过那些震古烁今的名字:金字塔、汉谟拉比、耶路撒冷、琐罗亚斯德、雅典学院、罗马军团、十字军骑士、蒙古骑兵、君士坦丁堡 第二册主要讲述1500年到1900年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毁誉参半的近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旧大陆和新大陆连成一体,科学和技术带来工业文明;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殖民者横行霸道,切开了亚、非、拉地区的血管,资本家光鲜亮丽,双手却沾满血汗和污秽。 第三册主要讲述1900年至今的这一段历史,我们回到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是科学和技术的百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横空出世,人类走出地球,冲向
大航海时代三部曲: 《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 贸易,打破一切地域、语言、宗教和政治界限 让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实现了人类共同理想 马可 波罗为何认为遍布蒙古帝国的驿站、信差及快马所构成的邮政网络,是治理幅员辽阔的多元化国家、克服时空和语言文化障碍,乃至维系整个帝国的关键所在? 为何马可认定纸币是忽必烈征服世界的一个秘密武器?马可回到威尼斯后,欧洲人才从他那里初次听说纸币,这如何引发了整个欧洲金融界和商界的巨大变革? 马可在中国见到的上千年来做饭、取暖及烧洗澡水的一种 黑石头 煤炭,对于欧洲人是一种全新且高效的能源,它怎样改变了时常出现能源危机的欧洲的历史进程? 马可 波罗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化先驱。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位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欧洲的旅行家及商人,马可
伊本·白图泰于弱冠之年离乡远游各国。1333年至印度德里,留居9年;1345年游历广州、杭州等地,1347年至印度,1349年返回摩洛哥,后又去西班牙和中西非旅游。1354年定居非斯。他口述其旅行见闻,由他人笔录成书,名为《伊本·白图泰游记》。此书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包含对中国民俗和景象的记载,对研究中国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参考价值。文笔生动,引人入胜,作为世界名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代读者心中拥有崇高地位。
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 系列图书古代史,包含《罗慕路斯》《居鲁士大帝》《大流士大帝》《薛西斯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皮洛士国王》《汉尼拔》《凯撒大帝》《埃及艳后》《尼禄》等10本图书,时间线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00年,事件线从罗马城建立、波斯帝国崛起,到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兴衰起伏,全面梳理世界历史1600年文明进程。告别漫画书,实景插图展现历史真实一面。 增加人物小传及同时代世界历史VS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套装图书赠送 世界地图-古代史人物图谱 。
本书以档案文献为据,通过画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苏联红军解放旅大后,在进行社会秩序整顿、政权机构建设、恢复发展经济、支援解放战争、繁荣文化教育、传授军事技术和港口城市管理等方面给予中国共产党大连地方组织及大连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生动再现了中苏两国军民携手并肩,共同保卫旅大、建设旅大的历史画卷。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年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手的原始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其中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是印度国父尼赫鲁写给自己女儿,更是写给全人类下一代的世界通史。 从文明的起源到20世纪,博学的尼赫鲁跨越8000年的人类历史,讲述了罗马、波斯、印度、中国、阿拉伯、土耳其、西欧、俄国、美国等伟大文明的历史命运。从亚历山大大帝、阿育王到成吉思汗、拿破仑,再到列宁、甘地、凯末尔,众多伟人用思想与行动改变了世界,而尼赫鲁拨开他们身上的光环,中肯地评析了他们的功过得失。 在尼赫鲁为女儿的讲述中,历史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字与日期,而是人类*伟大的文明跌宕起伏、历历在目的往事。在他的笔下,过去的激情重新复活,每个时代的悲叹与呐喊再次响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些伟大的时代与事业之中。你应当感谢这本书的厚重,因为当你翻阅此书,就会希望尼赫鲁把精彩的历史故事一直讲
《塑造世界的1001天》取景于壮阔的历史舞台,从*初的起点(史前,地球形成之前)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囊括全球之事。书中包含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收录了部分相对琐碎之事。书中展示了1001个构建了某种 全局观 的日子。它不是一幅流畅且完整的图画 事实上,与其说它是一幅镶框油画,倒更像是散点图,但它轮廓清晰。倘若试着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找到其中的图案,便会了解世界是如何塑造而成的。书中的每一篇都是独立的,并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示当天发生的事件、地点、原因和结果,内容涵盖政治、王朝变迁和战争,也涉及文化、技术、科学,以及稍纵即逝的偶发事件。
彭训厚主编的《友谊(中苏联合抗战纪实)(俄文版)》收录了4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述了抗战初期和中期,苏联在各方面给予中国抗战以支持,给予中国贷款和军事物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专业技术人员援华,派遣空军志愿人员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开展情报合作以及在抗战末期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的败降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