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自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共存在短短37年。其间,王朝开创者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中央废除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体制;创立科举制;制定并颁布《开皇律》;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创置义仓制度,等等。此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史称 开皇之治 。继位者隋炀帝发展科举制,设进士科,收集300年战乱失散的文献,修造大运河等。但是,隋炀帝仗恃国力富强,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导致民不聊生,叛军四起,618年,隋炀帝被缢弑于江都,隋朝宣告灭亡。 唐朝由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开创了 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 唐 为 周 ,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及唐朝旧制,还都长安。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
唐代是个开放的朝代,有数不清的外国人曾定居于此;唐代同样是个保守的朝代,一到晚上就要执行严格的宵禁。要想了解唐代人的生活风貌,还要翻阅浩瀚的史书典籍。本书考订清楚翔实,语言风趣幽默,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唐代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本书力求在严谨考证的基础上,以尽可能轻松的语言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唐朝。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研治唐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著作。本书分别就礼仪(含都城建筑)、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各种制度,系统考证了这些制度从汉魏至隋唐的渊源和演变,对隋唐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尤其是种族文化观等概念、隋唐制度三大渊源之影响强弱比较,许多中古史重要问题都肇端于此书,奠定了当代学者理解中古史、制度史的基本框架,为治史者所 。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通俗历史读物。讲述的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两个国马楚和南平所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本书从孙儒之乱开始讲起,介绍了孙儒余部马殷在唐末乱世中千里跃进湖南,并以此为基地建立政权——楚,其间包含了马殷与江淮政权、岭南政权争霸的经过,以及他拜高郁为相,将湖南之地经济恢复和他后续的几位儿子争权并 终导致丧国的史实。因南平和马楚两个 离得 近,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无法分开的故事,故将这两个 的历史穿插进行叙述。通过这本书将马楚、南平两个政权的历史交代清楚。
《图说中国历史:五代十国》以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为主线,突出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版图,图文结合阐述该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大众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正面包括疆域版图、朝代图说、地名择要、城市图说、历史名人、逸闻趣事等专题内容;背面以历史长河的形式串联该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与社会生活等专题内容,还有历史时间轴、西史对照、历史比例尺、参考资料等知识版块。装帧形式为对开单张折叠图,防水、耐折、撕不烂。
本书是解读盛唐时期 科普类书籍,作者于赓哲从唐朝的性质、唐代的民族关系、唐人眼中的外 世 、外国人对唐朝的看法、丝绸之路对唐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唐代众多女性的风采、唐代的婚姻观和贞 观、唐代的黑科技、唐代的科举与文学几个方面介绍了盛唐时期的 知识,分析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在网 行的关于盛唐的诸多说法当中,有的是真知灼见,但有的则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在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文本中有丰富的 知识;同时,选择网上 些具有代表性的传言加以分析,如安史之乱、怛罗斯之战、武则天等,以帮助大家认知 个真正的唐朝。 翻开本书,读懂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藤善真澄著的《安禄山(皇帝宝座的觊觎者)(精)》讲述了在玄宗统治时期,当时正是太平盛世,诞生了辉煌绚烂的唐代文化,而安禄山在这一时期忽然出现,很快攀上权力很好,觊觎皇帝宝座而举起叛乱大旗,随后却又在历史舞台上迅速消失。本书描述了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外,作为配角的安禄山的故事和他的一生。
出身于弘农杨氏的杨坚由北周国丈一跃成为大隋的开国皇帝。在这个过程中,他小心地避开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暗箭, 又谨慎地躲过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 昏庸的宣帝即位后, 杨坚终于等来了机会,改朝换代,建立大隋。期间,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开皇之治”。 奈何,在独孤皇后的怂恿下,杨坚废太子立杨广,铸成大错。杨广即为后虽对国家有所贡 献,然而他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终导致他走上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终群雄四起,大隋王朝走向灭亡……
《唐明皇》:如果只读一部历史,你要读大唐史;如果只懂一位帝王,你该懂唐明皇。他真是一位生命力极强的皇帝!早年,他意气风发,建功立业,创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元盛世;中年,他功成名就,遇到知己,创造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传奇;晚年,逢安史之乱,马嵬泣血,太极宫里他了却残生。也曾历遍锦天绣地、华彩风流;也曾面对山河破碎,寂寞冷宫。他得到一切,又失去一切。这样的生命比传说更美丽。 学者蒙曼娓娓道来的讲述,生动还原这盛衰交迭的国运,大起大落的人生!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分为三部,隋唐卷、五代卷和文明卷。前两卷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和历史事件。后一卷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本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本书多角度地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各种风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画说中国》的初衷。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3 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 25 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团,一手培植新贵势力;67岁,她应百官之请登基称帝,开始了14年的女皇时代;82岁,她退位禅让,被政敌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治国开启盛唐序幕,身后留下无字丰碑 。 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盛世中国(第2卷):贞观盛世》介绍公元627年到公元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23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目前一个拥有独特魅力的时期,充满浪漫和才情。这个时代不仅创造了开放文明的政治环境,更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基业。《盛世中国(第2卷):贞观盛世》客观生动地展现了一代明君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这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再现了贞观时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思想风貌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