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线是讲述范仲淹传奇的一生,重点再现了范仲淹近三十年政治生涯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028 1038),政坛三起三落。他曾因直言上书、被人诬陷勾结朋党,三次被贬,但他从不在意个人得失,所到之处,不仅继续向朝廷提出各种改革意见,还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实事。第二阶段(1038 1043),御守边疆。1038年,西夏元昊登上王位,随即发动了对大宋王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西北边境压力陡增,范仲淹被重新启用,负责西北军政事务。他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行兵制改革,提升军队战斗力,团结羌、吐蕃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固城防、修建城堡,从而保证了西北边疆的稳定。第三阶段:庆历新政(1043 1045)。1043年,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又将范仲淹召回京师,着手清除弊政的改革 庆历新政。范仲淹陆续提出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等改革意见,
本书记述了靖康之变的全部过程。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滴水花,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值得永远记住的年份。这一年,经济文化发展处于巅峰,甚或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北宋王朝,顷刻间覆亡。史称 靖康之难 靖康之耻 。 作为皇帝,以徽宗的才能,治理国家本可游刃有余,但他却是失败者,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十室九空,民怨沸腾。在断送了繁花似锦的北宋江山的同时,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范荧、俞钢编写的《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宋元卷) 》选入的91篇文章,内容从陈桥兵变、宋仁宗生母之谜、《清明上河图》真迹何在到《光明之城》的真伪,涵盖了宋元时期各个方面的历史谜团。在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谜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了解历史真相。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
宋朝(960~1279),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太祖赵匡胤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影响所及长远:一方面使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不过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960年,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鉴于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 杯酒释兵权 ,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但是同时削弱了军队战
在中华四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中,对后世子孙起着巨大精神影响的历史伟人,为数并不多 而岳飞则是其中的一位。岳飞 尽忠报国 的精神,他的高风亮节,不仅为表率于宋代,也激励着后世。 在战争史上,不乏好战嗜杀的名将。岳飞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仁心爱物 。他英勇善战,却从未将杀人视为乐趣。这不仅表现在他平定吉州、虔州叛乱和对杨幺叛军的处置上 即使对金军也不例外,这种 以仁为本 、珍视人命的军事观,是十分难得的。 《孙子兵法》是古代一部天才的军事著作,然而自此部兵书问世后,尽管中国历代名将辈出'军事理论上却无重大突破和更新。岳飞反对防守,主张进攻的方针,仁严兼济的治军实践 连结河朔 的策略以及。以仁为本 的军事观,无疑是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四项重要贡献。
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建都临安,史称南宋。 宋室南迁,大量北方人口南下,给南宋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促进了南宋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至蒙古人入侵前夕,中国文明的诸多领域已达灿烂的巅峰,堪称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足以自豪地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梦回南宋 : 重拾真实的南宋文化》一书从食、衣、住、行的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叙说方式,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南宋文化,读后让人仿佛神游到七百多年前的临安城。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元朝》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为开始,元顺帝仓皇北逃为结束,将元朝从无到有、从兴到衰经历的精彩战役一一道来。全书分为蒙古统一战争、蒙夏战争、蒙金战争、蒙宋战争、蒙古西征、黄金家族内战、元朝对外战争、元末战争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许多场关键战役构成,从而串联成完整的元朝战争史。
本书侧重于一般历史读物、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里向来欠缺的内容:写人物,重点是写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王安石,着重写他的性格和习惯;蔡京和高俅,重点写他们为什么会发迹,读者会看到,正是许多 大忠臣 栽培了他们。历史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由此表现出来。 写事件,重点不是说故事,而是揭示真相。比如对宋徽宗、宋钦宗,重点介绍他们成为俘虏后的生活;对赵匡胤之死、金匮之盟等重大事件真相,给出颠覆正史说法的独立见解。 本书还特别关注细节、小事。比如宋朝的娱乐、宋朝人如何取名字、宋朝人怎样喝茶等。
本书是 蔡东藩中华史 系列之一,讲述了元朝的历史兴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原为旧白话,为便于今人阅读和品鉴,由众多专家学者编译为当代白话,是为《蔡东藩中华史》。此书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该书在史料上遵循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突出 义以载事,即以道情 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宋朝,真的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历史朝代。本书通过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宋仁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靖康之耻是千古之辱,精忠报国的岳飞留下了千古英名,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写下了千古绝唱 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一统王朝,在进取与保守、图强与积弱的反复中踽踽而行;是中国历史上 长命 的王朝之一,但却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然而它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方面、科学技术方面、文学艺术和史学方法方面,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远远超越了之前的秦、汉、唐三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