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新版
    •   ( 200465 条评论 )
    • 黄仁宇 著 /2017-12-01/ 中华书局
    •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 大历史观 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z大的20本书 。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

    • ¥12.5 ¥25 折扣:5折
    • 清朝其实很有趣
    •   ( 404 条评论 )
    • 安然 /2021-03-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清朝其实很有趣》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幽默风趣却不乏智慧的语言,调侃轻松却不失庄重的语调,讲述中国几百年前的历史,并试图进入历史事件背后,深度挖掘历史人物内在的真实情感,用历史事件来展现人性的复杂和诡秘,透过历史的迷雾,解构历史人物,以人性洞察历史,还原历史真桕。 有位西方历史学家说过: 所有的历史都是思想史。 只有透过历史事件,了解事件背后所隐合的思想,才能了解历史。清朝统治者开疆拓土,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清朝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高峰,却也终结了两干多年来中国帝制统治。 《清朝其实很有趣》汇集了大量关于清朝历史的史料,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诸多史料进行了梳理,以人性解史,以趣味说史,从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写起,从跃马中原到驰骋天下,

    • ¥19 ¥38 折扣:5折
    • 三藩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   ( 1593 条评论 )
    • 杨陆荣 撰,吴翊如 点校 /2019-04-01/ 中华书局
    • 《三藩纪事本末》是清朝杨陆荣于康熙五十六年写的记载南明史事的史书,共四卷,二十二篇。是叙明、清之际史事,起崇祯甲申(1644)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以台湾归清止。书成于康熙丁酉(1717),距清朝全部消灭南明势力,仅三十余年,当时尚无禁毁野史之令,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南明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9 ¥18 折扣:5折
    • 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
    •   ( 1938 条评论 )
    • 熊剑平黄朴民白立超 /2017-10-01/ 中华书局
    • 历史是由无数偶然形成的必然,而往往战争都处于历史发生改变的拐点之上。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影响极为深远的24场战争,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涿鹿之战、城濮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唐灭东突厥之战、鄱阳湖水战、甲午海战 每一场战争都处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节点,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出了每一场战争开创的战术战法与装备革新,更能看出在这些战争的背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化精神的走向。时至今日,这些历史上的战争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9 ¥38 折扣:5折
    • 探秘清代帝后陵
    •   ( 485 条评论 )
    • 李寅 著 /2015-04-01/ 中华书局
    • 《探秘清代帝后陵》依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作 探秘清代帝陵 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润色而成,全书分14个部分,详细解读了清代12位皇帝及部分后妃陵寝的选址、修建、历史风雨变化以及相关的逸闻趣事。作者现为清东陵博物馆的副馆长、清帝陵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又有相关的历史普及类图书面世,因此该书针对性较强,为一本适合大众阅读习惯的有关清代皇帝及后妃陵墓和相关历史逸闻趣事的大众普及类图书。

    • ¥18 ¥36 折扣:5折
    • 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儿
    •   ( 12 条评论 )
    • 姜正成 /2014-06-01/ 中国财富出版社
    • 明宣宗朱瞻基自幼备受祖父母的宠爱。他聪明机智、文武双全、多才多艺,作为承平之主、守成之君,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在后期玩物丧志、贪图享乐,但在他的统治时期,政治是比较清明的,社会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南北取士、完善集权;他整肃民风,崇尚节俭;他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扬名海外;他怒斩恩师,大义灭亲…… 仁宗和宣宗共同创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传奇。 本书讲述了从明成祖朱棣篡夺皇位到其孙明宣宗朱瞻基早逝的历史阶段.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讲述了跨越三位皇帝、两个盛世的历史故事,将这段盛世风华如同电影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以智慧的语言、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了严肃的历史故事,讲述中国400多年前

    • ¥18.2 ¥33 折扣:5.5折
    • 大明江山三百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灵犀 /2020-05-01/ 江苏文艺出版社
    • 明朝是一个封建高度集权,在国力上强弱相兼、科技上繁荣发达的朝代,其文官政治和君臣博弈等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和记取。本书旨在以简约精当的笔墨、不乏睿见的点评,为读者呈现延祚276年的大明风华。笔调风趣而严肃,深入而浅出,尊重历史而不盲从,在正史和传说之间寻找更为隐秘的落脚点,暗藏玄机。

    • ¥19.5 ¥39 折扣:5折
    • 其实这才是雍乾盛世【正版图书,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邓荣栋著 /2013-08-01/ 重庆出版社
    • 《其实这才是雍乾盛世》说的是1722年,九龙夺嫡落下帷幕,胜利者胤禛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千古一帝康熙离开了,盛世并没有随他离开,而是延续了数十年,在雍正与乾隆的治下,历史继续精彩纷呈,成为中国古代后的强音。 这一场绚烂在乾隆登基后燃烧到顶点,却在乾隆退位后急转直下。 在此之后,旧中国的历史再无辉煌。 雍正与乾隆,这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皇帝,一个以勤政著称,一个成就了十全武功,为何偏偏在他们手里,大清朝从鼎盛走向了衰败? 这长达数十年雍乾的盛世背后,到底有着多少被“盛世”二字掩藏的秘密? 这是一个谜团众多的时代。是谁,帮助雍正登上宝座?是年羹尧的地方势力,或者是隆科多的京中兵力?得位后的雍正赐死年羹尧,囚禁隆科多,究竟是权臣震主,抑或是杀人灭口?乾隆的父亲到底是谁?乾隆妃子又是如何死

    • ¥20 ¥35 折扣:5.7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1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26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2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4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0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午

    • ¥15.12 ¥28 折扣:5.4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1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5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0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5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0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26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0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5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0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26 ¥28 折扣:5.5折
    • 甲午战争简史
    •   ( 1 条评论 )
    • 马勇//寇伟 /2014-09-01/ 中国社科
    •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变体制的学西方,至此终止,先前中国人自信不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历史陈迹。此后的中国,变法、维新、新政、宪政、共和、民主、社会主义,短短几十年,中国尝试了人类历 几乎一切美好的体制。 中日两国表面上为朝鲜前途而战,其实质为两国发展道路的较量19世纪初叶,中日两国均受到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大潮冲击,西方先发 竭尽全力向东方寻找商品、资本倾销地。长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商品、资本有着一种本能警惕,担心商品、资本扰乱了中国社会。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不得不打开国门,因而中国学西方就带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强调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用”,即坚船利 ,而不是“体”,不是制度。 《甲

    • ¥15.26 ¥28 折扣:5.5折
    • 明史讲义
    •   ( 1 条评论 )
    • 孟森|责编:卞清波 /2019-03-01/ 江苏人民
    • 本书是明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原为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期间所用讲稿,长期以来被各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内容史料丰富、考证翔实,以帝王 替、内宦势力为主线,深度挖掘明朝历史的真相原委,构建了一套清晰、完整的明史知识体系。 此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其许多史论眼光与 并不相同,但在 仍有借鉴意义。一代王朝,兴与衰,荣与败!多少腥风血雨,多少叹息!大概只有读过此书之后,才能深有体会。

    • ¥19.08 ¥35 折扣:5.5折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8部:人间再无魏忠贤当年明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9787559601704
    •   ( 0 条评论 )
    • 当年明月 /2017-05-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八部,主要讲述了从明熹宗到崇祯皇帝近十年间的历史。天启继位后,不理朝政,沉溺于木匠活之中,整个帝国内忧外患,死气沉沉:对内,东林党趁机把持朝政,内部齐、楚、浙派却依然明争暗斗,乐此不疲,这期间,太监魏忠贤逐渐发迹,他利用朱由校的昏庸,通过攀附皇帝乳母客氏逐步上位,与东林党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斗,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然而物极必反,崇祯帝继位后,清算阉党,魏忠贤走投无路,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然而整个帝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对外,由于李成梁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然而,就在他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危机已经酝酿多时了……

    • ¥16.4 ¥33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