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 25450 条评论 )
    • 孙立天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 红票 。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 闭关锁国 朝贡体系 文明冲突 等历史论调提出了

    • ¥39 ¥78 折扣:5折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 413 条评论 )
    • 孙立天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 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 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

    • ¥39 ¥78 折扣:5折
    • 天京之围(谭伯牛代表作,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   ( 112 条评论 )
    • 谭伯牛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5-01-01/ 天地出版社
    • 清政府为何允许曾国藩等人组建私人地方武装?清政府朝中有哪些高官亲贵明里暗里帮助湘军?湘军与太平军之间发生过哪些战斗?天京之围是如何形成的? 湘军和太平天国是晚清大变局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二者的对抗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从田家镇之战到武昌之战,从三河之战到九江之战,从安庆之战到天京之战,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数次战斗,以天京被围,太平军失败告终。清廷侥幸渡劫,又延续了数十年的封建统治。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昏暗的统治者一个响亮的耳光,促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走向变革之路。 湘军和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新政等共同构成了晚清大变局历史的丰富内容。本书从湘军崛起的视角观察晚清大变局,围绕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数次战斗来布局谋篇,清晰勾勒了湘军从组建到攻克南京的发展过程,深刻分析了湘

    • ¥49 ¥98 折扣:5折
    • 太平天国(新版)
    •   ( 4358 条评论 )
    • 史景迁 著,理想国 出品 /2021-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 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 ,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46.8 ¥78 折扣:6折
    • 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
    •   ( 716 条评论 )
    • 高王凌 /2018-11-29/ 中国地图出版社
    • 18世纪的清廷如何感受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意义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做出欧洲式的 现代反应 (如加强政府权力);乾隆帝欲 回复三代 ,做中国历*好的皇帝,都是这本书的重要内容。作者从后宫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为大家重绘了乾隆皇帝的本来面目。

    • ¥29.4 ¥49 折扣:6折
    • 【全2册】南明史 顾诚 从南明的灭亡看透人性的荒唐顾诚中国国家图书奖豆瓣9.3分明史南明 明末农民战争史 顾诚明清史文集
    •   ( 63 条评论 )
    • /2022-03-01/ 同心出版社
    • 内斗就要 国, 国也要内斗!人性的荒唐莫过于此!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 ,崇祯帝自缢。消息传到留都南京,立谁为新君的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文武官员纷纷涌动,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据 功,却不想,这种各怀鬼胎的 思为南明政权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武将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 朱由崧 位,改元弘光,而这些 定策 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内 权力的失衡,继而引发内斗不断。弘光政权、隆武政权、 历政权继立,先后与大顺军、清军展开你争我夺的角逐,但激烈的内 斗争,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内耗中,失去了无数翻盘良机,走向了失败。 南明是在内斗中粉墨登场,也是在内斗中分崩离析!翻开本书,从南明的灭 看透人性的荒唐!

    • ¥64.9 ¥129.9 折扣:5折
    • 乾隆三部曲·乾隆晚景
    •   ( 492 条评论 )
    • 高王凌 /2018-11-29/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为失败、*令人诟病的一段,这本书似是在为乾隆帝做一点辩护:他之所以失败,是因政事废弛?或因官吏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还是因为缺乏眼光,以致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在国际贸易上) 其实,要想对当时客观形势做出交代已不容易,更难的是写出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既写出乾隆朝的历史,也写出乾隆帝的心路历程。

    • ¥29.4 ¥49 折扣:6折
    • 家风与成事:从左宗棠家书看晚清变局
    •   ( 42 条评论 )
    • 徐志频 /2025-01-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提起左宗棠,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 收复新疆。 事实上,左宗棠还有奠基中 国近代海军、开创大西北民生工业等功绩。本书以左宗棠写于咸丰二年至光绪九年的158篇家书为线索,结合以正史、笔记、方志记载,再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以管窥豹,从中解构晚清政局与社会,直探帝国危机根源,同时品读成大事者的韬略与格局。

    • ¥64 ¥128 折扣:5折
    •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 7 条评论 )
    • 陈宝良 著 /2025-02-01/ 广西师大
    • 一部从社会史、文化史视角重新解读“清承明制”传统命题的创新之作,全景勾勒明清世俗化社会的全貌,深入考察明清 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内在继承性。作者着眼于地方治理的繁难、人事制度的琐碎、社会群体的复杂、生活秩序的变动,通过对幕府、镖局、会馆、塾师、侠客化僧人、恋世尼姑等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细致梳理,多维呈现了明清世风世情的世俗化特征与继承关系。本书结合宏观与微观多重视角,充分挖掘以文证史的潜力,生动的文笔与深刻的认识交相辉映,不仅是一部 创见的明清社会史新论, 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性的历史佳作。

    • ¥49 ¥98 折扣:5折
    • 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
    •   ( 505 条评论 )
    • 高王凌 /2018-11-29/ 中国地图出版社
    • 乾隆朝前期,主要还是根据传统儒家的理念,如 回复三代 来治理国家,到了乾隆朝中期,却更多地表现了清廷 马上治国 的特征。本书以乾隆帝南巡为中心,把很多历史事件都串联了起来,如 文字狱 四大案 等,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

    • ¥29.4 ¥49 折扣:6折
    • 清史译丛 第11辑
    •   ( 220 条评论 )
    • 董建中 编 /2013-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专辑“中国与17世纪危机”,选译的是与中国研究(但不限于中国)有关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组。董建中编著的《清史译丛(第11辑中国与十七世纪危机)》收入的许多文章在探讨17世纪危机时,都提到了一个因素——气候。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这是17世纪普遍性危机的背后原因。第四组的一篇文章,即杰弗里·帕克的(《危机与灾难:17世纪全球危机的再思考》(2008),对17世纪气候灾难与危机的关系进行探讨。文章后,作者的关怀指向了我们当下21世纪的气候现实,17世纪的历史直接与现实联通。

    • ¥21 ¥35 折扣:6折
    • 这个明史超有料(这个明史不一般,披露建文削藩朱棣迁都土木堡之变的历史隐秘,以史为据侦破野史传说的真相)
    •   ( 574 条评论 )
    • 李翔斌 /2021-07-31/ 应急管理出版社
    • 汉族王朝的后荣光,我们对明朝真的有足够了解吗? 清朝在官修明史中出于政治因素的 小心机 ,有很多地方都直接采用了可信度存疑的民间纪录,而没有将明代的官方纪录加以对比论证,久而久之使人们对明朝历史产生了很多根深蒂固的误解,有些甚至与真实情况完全相反。为了揭开这些被尘封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在脉络上以大明十六帝为时间轴,以《明实录》《明会典》等一手史料为基础,结合正史和野史记载,将各个时期的一些隐秘事件、争议谜案,放在更为宏大的背景下去重新审视、正本清源,从而还原出更接近真实的大明帝国景象和朱氏帝王人物形象,是一部充满了人文情怀、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朝历史。

    • ¥27 ¥45 折扣:6折
    •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   ( 77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24-09-01/ 浙江人民
    • 本书所描写的内容,是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全书分三个部分, 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 ¥58.8 ¥98 折扣:6折
    • 不忍细读的大清史
    •   ( 92 条评论 )
    • 牧原 /2022-04-01/ 台海出版社
    • 清朝是中国历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十二帝。它既有 康乾盛世 的辉煌景象,又有 鸦片战争 的悲痛记录;既有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的荣耀,又有割地赔款、山河破碎的屈辱;既有开明之君,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甚至还有堕落之帝。它上承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下启民主共和的洪流。 在两百七十六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这里有钩心斗角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丑态百出的贪官污吏,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开明人士的救亡图存,维新人士的改良尝试,推翻帝制的共和革命

    • ¥29.9 ¥49.8 折扣:6折
    •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温春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 52 条评论 )
    • 温春来 /2024-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国家的维系,有赖于资源的汲取。资源汲取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传统中国国土广袤辽阔,地域差异千姿百态,在当时落后的交通、简陋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能力的制约下,统治者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汲取资源呢?本书从重要性、稀缺性、交易费用、社会效果、国家的议价能力与多主体性等若干影响国家资源汲取模式的变量入手,结合开矿成本随时间递增的特点,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讨论清王朝的矿产资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矿政之模式及其内在缺陷的同时,论述了彼时国家治理的若干重要原则与面向。以上述经验事实为基础,本书进一步联系明清王朝对食盐、丝绸、瓷器、马匹等重要物资的汲取模式,结合15~18世纪国家转型的大背景,通过对 中央全面决定机制 猜忌型决策 行政造 息 事例原则 等概念的阐发,揭示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59 ¥118 折扣:5折
    • 明末农民战争史(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明史大家顾诚代表作)
    •   ( 46 条评论 )
    • 顾诚读客文化 出品 /2022-05-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 舆论失势: 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 战略失误: 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 用人失策: 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 引路人 。

    • ¥34.9 ¥69.9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 43 条评论 )
    • 张先清 /202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明代中期重新传入的天主教,由于与早期全球化紧密联系,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佛教、道教不同的文化意义。不仅展现了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应对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本书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中西档案文献,对清代前期中国天主教信仰世界进行深度考察,涉及历史记忆、民族主义、社会网络、性别意识、书籍传播、时间文化、医疗仪式、空间改易等主题。全书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个案,从细节处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与底层社会的普遍联系过程。

    • ¥44.5 ¥8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