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周年的《八年今日》一文中感慨道,“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变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1954年9月,*在《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一文中指出,“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还有过改良派。对改良派也应该估计有进步的一面。戊成变法在当时受压迫,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进步性,它受到顽固派的仇恨。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挖掘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丰富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更好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 本册讲述民族危难之际以北京的爱国青年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五四爱国运动,阐述北大红楼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总司令部所发生的重要活动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揭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历史起点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阐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 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据此,本书按“学习提示”“重点解析”“文献研读”“阅读思考”等板块,编写了这本学生辅导手册,以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重点内容,从而切实有效地达到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
......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四大历史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作者故事性的描写,向读者再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展示了这些事件对当时以及后来历史所产生的影响。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导读》是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全国各高校近代史研究 书之一。 导读部分,沈渭滨介绍了蒋廷黻其人,并论述了其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然后从近代通史体系的发展变化角度,进一步说明了蒋著《中国近代史》的学术地位和近代通史的研究现状,以加深对蒋廷黻学术成就的理解;正文部分,蒋廷黻从世界大势,以全球眼光讲述中国现代化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他分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提出了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 兴亡的观点。
民国的事,不是一个所谓中心思想或一个道德观念可以包容的,理论更是说给无信的人,与对囚人说理无异。 《疲劳的颜色》借由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大转型这段历史的梳理,窥见传统文人、武人、乡绅、旧式官僚等你各色人等在时代变局中的身份与思想的转换,深入历史发生的情境解析清末民初 立宪 之时代精神的嬗变过程,呈现中国政治文明更生之艰难与反复。孙德鹏在书里说道: 历史是什么?是时间的味道,是寻求趣味的本能,是敏感者的梦忆。 《疲劳的颜色》正是他对民国历史的一场梦忆,梦里有袁世凯、民国军阀、宪政补丁沈玄庐、周作人、康有为等人物,借此,他从比较深的层次探讨了民国史时期宪政史的发展和思潮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