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中国70年历史的大事记。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图书,是广大干部群众庆祝新中国70周年、了解共和国的书籍。本书按时间顺序,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展示了70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科技等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了解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国史话》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对史上存在过的三国与文学中塑造的三国,在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三国史话》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年表》内容丰富全面,囊括了从远古时期到明清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概念,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求为读者展现历史之全貌。为方便读者查阅、检索,《中国历史年表》以时间为脉络,采用公元纪年和帝王纪年并列的方式逐年进行编排。在语言叙述上,《中国历史年表》遵循“简洁、精准”的原则,力争用通俗易懂、准确的文字传达有效的信息,使读者一目了然。
回到了四千多年前的岳小萌三人终于来到了三星堆古城。神秘的三星堆古城里藏着数不清的秘密,他们要在这里找到消失的青铜巨人,帮助鱼凫人夺回属于他们的家园,还要让被纵目人改变了外形的通天神树恢复原样。 重重迷雾围绕着消失的国宝,重任在身的岳小萌三人,朝位于古城中央的神殿奔去……
他们的思想、品德、事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的禀赋、特点和气质非常生动、非常鲜活的阐释。 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非常光彩夺目。 他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非常光辉灿烂的篇章。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 于谦是明朝大臣,他为官清廉,嫉恶如仇,敢于抨击时弊,也能为民请命。土木之变后,瓦剌大军进暹京师,山河摇摇欲坠,于谦挺身而出,请求坚守。茌他的指挥下,明军反败为胜,国家转危为安。后来萸宗复辟,他被冤杀。 于谦的名字,已经成为刚烈、忠义的象征,感动、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本系列丛书是中华文明断代工程的成果,探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与逻辑,也就是说从时间绵延与空间伸展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文化生成机制及其原始状态。本系列丛书集结了史前时代比较有特点的多个考古学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性结论,以期达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观与个案相结合,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文明起源的壮丽画卷。
本书介绍了宋太祖赵匡胤从一介平民飞跃成为宋朝皇帝的一生。史料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向我们展示了立体化的宋太祖形象。
本书是“名人家风丛书”第三辑的一种,主要叙述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林氏家风,以人物线索为序,从林则徐祖上开始,到林则徐,在到林则徐的后人,时间跨度几百年,。我们从书中看到林氏家风的初育、充实、形成,到家风传后人,林氏家风的内涵非常丰富,有林氏先祖传下来的仁民爱物的博爱之心,有林宾日孕育的梅妻鹤子的淡泊情怀,有林则徐继承发扬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处世之道,有林则徐确立并有后人继承发扬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精神修养。让人深为这个家族的担当而赞叹,一个良好的家风会影响后世若干代,家风的作用不可低估。这也是我们今天出版和学习林则徐家风的初衷。
他们的思想、品德、事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 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的禀赋、特点和气质非常生动、非常鲜活的阐释。 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 他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非常光辉灿烂的篇章。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是我国著名军事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后世有“兵仙”之誉。韩信从小具有坚韧的心性,受胯下之辱而能忍辱负重,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韩信功成回乡后,不忘曾救济自己的老妇人,知恩图报,时人对其有“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评价。
这套中国古代“中兴”书系,包括《宣王中兴》《昭宣中兴》《元和中兴》三部著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的“中兴”大事。这套书从文明史观出发,用现代视角考察古代“中兴”问题,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尽管作者的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但图书风格基本一致,都做到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相信广大读者可以轻松阅读,并有所感悟。 西汉昭宣时期是继文景之治之后又一个盛世,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诛杀戾太子,导致西汉王朝的动荡与衰落。 《盛世中兴系列丛书:昭宣中兴》从武帝晚年着笔,对西汉王朝的衰落,以及汉宣帝收拾乱局,抑制外戚世家,政治制度的更改,对匈奴的打击等多方面全方位书写西汉昭宣中兴的历史。
《神头岭伏击战》由魏青松著,为“抗战十四年中华儿女传奇”系列之一。 1938年3月,八路军总部、129师部及旅部对晋西南神头岭地区伏击战进行了多次商讨和评估,陈赓将军带领386旅部经过激烈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歼敌1400余人,俘虏敌人80多人。本次战斗充分发挥了总部、师部和旅部三级联动的很大功效,神机妙算攻其不备,有效取得了战斗胜利,为全面抗战胜利带来了希望。
《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元史演义》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语皆有本”,同时借鉴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写法和批注的形式,增添了一些情节与人物性格描写,融历史与文学于一体,“文不尚虚,语惟从俗”,所以在很大程序上取得了思想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物阜民丰(生活篇)/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服饰、化妆、织染工艺、食品、城市与乡里、住宅、道路、交通工具、馆驿、行旅风俗、节俗、娱乐等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有唐一代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是这一历史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阅读《物阜民丰(生活篇)/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见闻,而且可以了解我国古代鼎盛时期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情况,增强历史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运动是中华民国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的政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的浙江自治运动是当时全国自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傅幼玲著的《孙传芳与浙江自治运动》较全面地论证了孙传芳在1924-1926年统治江浙期间,对浙江省的自治运动所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政策,以及对浙江自治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的时间跨度为先秦,内容包括4个方面:史著介绍、史家生平、经典故事、本朝年表。一共选取了三十九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分成四个部分,部分用《史记》中的一句原文作为基础,第二部分使用《史记》等文献对原文进行构建。以史实为起点,叙述一个个生动、通俗的故事。第三部分“前事后鉴”,作者谈古论今,将历史划分经纬,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使读者清晰历史脉络。第四部分相关链接,提供故事相关的典故和人文景点信息,使读者思路打开,通过一个点可以了解相关的许多知识。故事按时间排列,每一个故事又尽量挖掘,由点到线、由点到面,让读者大脑中对先秦历史产生网状的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