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作者郭建龙以中国历代王朝为经,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纬,上至秦汉,下至晚清,详细梳理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制度之流变,分析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力图从田赋制度、货币制度、官营经济三方面说明中国传统政治之兴衰与帝国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本书分为三部分,以中国历目前三次社会与财政的重建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靠前部分聚焦于秦汉到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国有体制,汉武帝、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部分以北魏的土地国有制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土地国有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代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部分自元代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起,随后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和惰性为终。
《房龙人文通识教育四部曲》收录房龙四大代表作《宽容》《房龙地理》《人类的故事》《人类的艺术》。书中既有宏大而流畅的“大历史”叙述,也有微妙而精彩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细节描写。房龙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在本书中讲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 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 改革和各国的革命。
《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的英勇与牺牲》《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的雄心与遗恨》《最后一役:1945纳粹帝国的末日与悲鸣》,是知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 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30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 作者亲自访问5000余人,并且翻查供词、访问、信件、日记、作战日志以及各级作战史,方才撰写出至今依然令人不可忽略的战史经典之作,并且改变了新闻写作的既定模式。即便后世许多作家撰写更多的相关作品,但考李留斯雷恩所奠定的战争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使得《二战史诗三部曲》至今依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经典、无人能超越的畅销著作。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的英勇与牺牲》 这不是军事史,而是人的故事,
尼尔·麦格雷戈著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少见的巨献”。
地图所反映的不仅是地理地形,它们同时也是反映文化、信仰以及的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窗口。这本英国DK公司著的这本《的世界地图(精)》拥有精美插图的图书选取了60多幅世界上拥有影响力的地图,向读者提供了反映制图师们构思和描绘他们所处世界的独特视角。《的世界地图》不仅描述了每幅地图的创作原因和制作过程,还通过对地图局部细节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它们背后的故事。
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将两个大陆联系在一起,最终造就了一个不仅连接而且纠缠交织在一起的世界。本书以时间为序为我们展示了:美国国家的创建及其经历移民、战争和发明创造后的扩张;陷入内战;卷入欧洲战争;成为世界强国以及“二战”后在建立现代自由国际秩序(法治、人权、民主政府、开放边界、自由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美国的对外冲突,对内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今日美国的分化与分裂。美国历史是一场大型的人类政治实践,美国实践基于三个理念:政治平等、自然权利、人民主权。本书记录了400多年来这场实践中有关起因、进程、后果的问题。“美国人缺乏共同的历史背景,并且,在充满裂缝的根基之上建立的共和国也很容易破碎坍塌。”作者吉尔·莱波雷用多元的视角还原逐渐破碎的美国梦的真实历史,希望指引读者找到这个国家的真谛,同
本书稿属荆楚文库中的研究编,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多有裨益。该书稿特别重视宋元人的文集、笔记中所记载的一些宝贵史料, 还引用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包括考古发掘的报告等, 旁征博引, 纵横捭阖, 有极大的出版价值。
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 为什么只要读懂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解读西方大部分经典和隐喻便一马平川? 希腊神话、城邦制度、雕塑建筑、悲剧哲学……古希腊的荣光照耀着整个人类历史,堪称西方文明之源头和典范。 照见古希腊文明的上下2000年,领略古典之美,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赵林教授研究西学40载,10次实地考察访问,用非常真实的一手资料,带你走近雅典卫城、德尔菲遗址、希腊各个博物馆,重新认识荷马、梭伦、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 神话的感召、艺术的薄发、思想的脉动、天才的涌现。让我们相约在晨曦里的帕特农神庙、晚照下的奥林匹亚古运动场,与美之故乡的古希腊文明,于书中相见。
《到芬兰车站: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是美国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早期代表作,从历史写作与历史行动的关联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社会主义的观念是怎样一路由西向东旅行的。成书以来曾数次再版,广受赞誉。这本简体中文版是对繁体中文版的校订,更适合大陆读者阅读。
本书为《张友伦文集》的其中一部,主要包括美国工业革命和美国农业革命两部分,本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美国工业革命和农业面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特点与性质、影响与局限性,还关注农业、教育、科技、政府政策、移民、交通运输变革和以蒸汽机的应用和普及为标志的动力革命,对于后来有关美国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研究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本书文字通俗流畅、论据精辟、史料扎实,是一部的学术专著和历史知识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