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商榷校证避免发了现有几种整理版本的不足,其学习价值也是目前十七史商榷整理成果中较高的一种,。
南社,一个曾经在 中国近现代史 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资产阶级革命 文化团体,在 柳亚子 、高旭和 陈去病 等人的发起下, 于 1909 成立于苏州。 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 操 南音 ,不忘本也 之意,支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本书跨越 1909 年 1949 年 30 年历史变迁,以革命发展为背景,以人物故事为脉络,清晰全面的再现了南社的兴起和发展,持续介绍了南社成员在辛亥革命、反袁斗争、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等历次中国重大历史变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叶楚伧、廖仲恺、何香凝、宋教仁、黄兴等人为代表的南社人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复兴融为一体,重现
本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对十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定义、代表性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和收集的二手资料对土地不同流转模式的动因、农民的意愿、流转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分析。
《经典读库:二十四史精读》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详细介绍了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并对每一部史书的作者、成书年限、讲史的年代、成书的过程、优劣之处等一一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它是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的评析了这二十四部史书。此外,《经典读库:二十四史精读》还从这二十四部史书中摘选了重要篇章,并进行翻译,由此可粗略了解各部史书的面貌及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而且这一部分占有较大篇幅,相信可以满足读者读史的愿望。
《线装经典:白话资治通鉴》编写体例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重庆抗战史(1931—1945)》全面反映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为止的重庆抗战历史,讴歌了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突出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对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重庆抗战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