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精装版)(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赠当当专享书签,随机发)
    •   ( 36621 条评论 )
    • 范勇 /2021-06-01/ 天地出版社
    • 被誉为 20世纪人类*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的三星堆,是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本书结合近年来三星堆的*研究成果,以考古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玉琮、玉璋、黄金面具等实物为依托,系统描述了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全貌,对中华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做了解码似的揭示,并对三星堆文化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勾勒出了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文明的紧密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现实价值。

    • ¥34 ¥68 折扣:5折
    • 人鬼之间:宋代的巫术审判
    •   ( 2507 条评论 )
    • 柳立言 著 /2020-12-01/ 中西书局
    • 本书稿共分四篇,分别是社会篇、立法篇、司法篇、方法篇。作者选择以所谓的 灵异 案件入手,尝试从司法角度进行研究,比如对灵异案件如何进行搜证和推理以及影响审判的因素,希望透过对《清明集》和《夷坚志》的个案分析和综合比对,既看到文学甚至志怪资料对法史学的可用性,也看到宋代如何审判灵异案件和各种影响审判的因素,从而指出 国家 (统治阶级)本身的一致和不一致、 社会 本身的一致和不一致,和两者之间的一致和不一致。

    • ¥44 ¥88 折扣:5折
    • 考古地层学原理
    •   ( 1093 条评论 )
    • 爱德华·赛西尔·哈里斯 /2020-12-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考古地层学原理》是目前所见阐述考古地层的*系统*全面的著作。本译著根据英文第二版所译而成,且为首次中文引进版。除了详细介绍著名的考古地层学分析和记录方法 哈里斯矩阵 外,着重分析了考古地层学原理的思想渊源,考古地层的记录和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地层序列、如何分析地层及其人工遗存的方法,该记录方法适用于堆积非常复杂的大型遗址或城市考古遗址的考古发掘记录分析工作。 背景介绍:哈里斯矩阵作为考古遗址地层记录方法从1973年至今已近50年,《考古地层学原理》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波兰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法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朝鲜语等11国语言出版,并作为这些国家大学考古学专业学生的教材,足见其影响广泛。200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明确要求以 哈里斯矩阵系统图 作

    • ¥34 ¥68 折扣:5折
    •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   ( 285 条评论 )
    • 陈虹 /2024-05-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考古学是在中国古代金石学发展了近千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本书以考古学基本知识点为主,突出介绍当代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考古学的方法论与发展史、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明清各时期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状况,以及水下考古基本情况,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及初学者学习使用。本书系 缪斯文库 考古系列 之一种。

    • ¥39 ¥78 折扣:5折
    • 论世衡史:清季权力分野与政局纷争(打破传统成说,系统考究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演变的动态过程。一本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的历
    •   ( 624 条评论 )
    • 邱涛 著 /2024-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 督抚专政 外重内轻 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 尾大不掉 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 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 ¥48 ¥96 折扣:5折
    • 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外国考古学研究丛书)
    •   ( 2078 条评论 )
    • [美]埃尔曼?塞维斯 著,龚辛,郭璐莎,陈力子 译,陈淳 审校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确立了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阶段的社会进化模式,讨论了国家和早期文明起源的一般性轨迹和社会复杂化的动因。除了受朱利安 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和莱斯利 怀特文化进化论的影响之外,摩尔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也对本书的构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作者对文明和国家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定义,回顾了各种文明起源的理论。然后对平等社会向等级社会过渡以及权力的制度化进行了探讨,并对酋邦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陈述。接下来介绍了五个现代国家形成的民族志案例和六个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案例,*后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和小结。

    • ¥49 ¥98 折扣:5折
    • 了不起的甲骨文 台海出版社
    •   ( 22 条评论 )
    • 李右溪 /2025-01-01/ 台海出版社
    • 3000多年前的商朝祖先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习惯在甲骨上刻字,占卜问天。千年之后,祖先远去,但曾被埋藏的甲骨被一缕晨光照亮,于是我们发现了甲骨文,国内目前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什么是风?凤鸟煽动翅膀腾空而起,便有了风。 什么是念?整颗心都向你聚拢,想你时,我心无法思考其他。 什么是族?旗下一支箭,为同一面旗帜战斗的人,方为同族。 寻着甲骨文生动优美的线条,我们恍惚回到了祖先们创造中华文明的现场,看他们如何耕田织衣、占卜祭祀,如何送别亲人,又生养子女,如此生生不息,才有了千年后的我们,以及我们浸润其中的中华文化。 然而,甲骨文也是国内最冷门的专业之一,只有少数院校设置。本书作者李右溪是甲骨文硕士,学校那届学甲骨文的只有她一人,她一度担心甲骨文有成为绝学的风险。于是她写下这本书,希望更多

    • ¥37.1 ¥72 折扣:5.2折
    • 长安志·长安志图
    •   ( 165 条评论 )
    • 宋敏求 李好文 /2022-05-01/ 三秦出版社
    • 长安志二十卷,北宋宋敏求撰;长安志图三卷,元李好文撰。 《长安志》,中国现存早的古都志。全书20卷,写成于宋神宗熙宁八、九年间,记述长安的坊市、街道、宫室、官邸、雍州俯县的政治,官员的职务,地方上的河渠、关塞、风俗、物产等,记载比《两京新记》详过10倍。另付图3卷,系元代李好文编制,括城市图、官坊图、古迹图和农田水利图等多幅。清人将图并入《长安志》,图名由《长安图记》改为《长安志图》。此书对研究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 鉴于唐代韦述编撰《两京新记》只叙长安古迹,宋敏求决定另创体例。他编搜与长安有关的历史实录、传记、家谱、古志、古图、碑刻、笔记等,整理编撰成书。

    • ¥49 ¥98 折扣:5折
    • 敦煌艺术的第二巅峰——榆林窟
    •   ( 83 条评论 )
    • 邢耀龙 /2023-09-01/ 西安出版社
    • 榆林窟作为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艺术风格独特。榆林窟比莫高窟的开凿晚三百多年,但其营建历经一千二百多年,是敦煌艺术生命的延续。多年来,学界关于榆林窟的相关研究成绩斐然,但是这些前沿的学术成果距离大众却相当遥远。现在,终于有一本书,以通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这一切。 本书由敦煌学学者、历史新锐作家邢耀龙全新创作,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书中利用大量高清图、线描图、指示图以及鲜活的文字,具体呈现了榆林窟所表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并结合作者自身的守窟经历和学术研究,向读者详细解读了敦煌艺术语言和人文精神,以及其与 大敦煌 大历史 的呼应联系。本书精美装帧、全彩印刷,让每一位读者全面地了解榆林窟、认识敦煌!

    • ¥39 ¥78 折扣:5折
    • 云冈石窟中小窟龛的展开——装饰·空间·工匠(中华文明研究译丛)
    •   ( 116 条评论 )
    • [日]熊坂聪美 著,黄盼 译 /2024-10-3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云冈石窟中由贵族或民众主导制作、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未得到充分关注和研究的中小石窟和佛龛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中小窟龛的制作起始时间,其次阐明中小窟龛与同时期的大型洞窟的关系,最后探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造像活动的主体转变为民众,实际的窟龛开凿由多个工人集团分别完成的可能性。本书弥补了云冈石窟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使云冈石窟整体研究向前推进。

    • ¥49 ¥98 折扣:5折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 488 条评论 )
    • 韩建业 /2021-04-2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收集了作者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方面的考古学研究论文和普及性文章共28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形成于距今5000年左右,至少存在北方、中原和东方三种起源模式,环境演变和战争冲突在文明演进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中西文化交流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早期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绵长的历史记忆。

    • ¥43 ¥86 折扣:5折
    • 蒙古考古(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
    •   ( 662 条评论 )
    •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采用教科书式体例,系统介绍了蒙古国境内从史前到蒙元时期的考古遗存及考古发现和研究简史。全书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早期铁器时代、古代国家时期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下再以时代为顺序细分若干章。本书原版是2002年出版的新蒙文《蒙古考古》,中译本据2008年出版的《蒙古考古》俄译本翻译,俄文版增添了2003 2008年间蒙古考古新发现的内容,是目前*的系统、全面介绍蒙古考古遗存的专著。 本书是中国考古学者了解蒙古考古的基础性著作。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
    •   ( 1952 条评论 )
    • (日)冈村秀典 著,陈馨 译,秦小丽 校 /2020-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的考古材料为依托,以文明形成全景化的视角,对中国文明形成中*重要的两项因素:农业和礼制进行深入研究,既关注公元前3000年以来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又对各时代极具代表性的发现进行细节剖析,如对陶器造型与功能的辨析、对丧葬习俗的独特理解等,因而颇具启发意义。

    • ¥30 ¥60 折扣:5折
    • 考古与艺术史译丛3: 洞穴中的心智
    •   ( 397 条评论 )
    • (南非)大卫·刘易斯-威廉斯 著,汉唐阳光 出品,万山 译 /2023-07-03/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冰河时代晚期的人类在西欧洞穴深处创造的艺术引起了后人的敬畏和惊叹。关于远古人类的心智,这些描绘在拉斯科、肖维和阿尔塔米拉等洞穴岩壁上的动物和符号,能告诉我们些什么?这些精致而成熟的图像似突然涌现一般走进了人类的故事? 本书为图像创作和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迄今最合理的解释。作者巧妙地将自己毕生从事的人类学研究与最新的神经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对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并开始创作艺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说明。这是一部出色的 侦探作品 ,为破解人类最早祖先的艺术谜团,以及我们自己的意识和经验的本质,提供了线索。

    • ¥49 ¥98 折扣:5折
    • 考工记名物图解
    •   ( 497 条评论 )
    • 李亚明 /2019-10-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考工记名物图解》秉承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的宗旨,汲取文物考古成果,是对《考工记》原典的图文解读。《考工记》是我国*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和工艺美术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全书记述了陶工、制车、木工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并包含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本书配有1000多张高清图片,与原典、注释、译文同步对应的方式对考工记进行图证,类聚名物,图文并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解读,便于读者理解和鉴赏。

    • ¥38 ¥76 折扣:5折
    • 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身份
    •   ( 1656 条评论 )
    • 希安·琼斯陈淳沈辛成 译 /2017-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在当今的考古学中,族属是一个争议极大的领域。把从考古学遗存分辨出来的 文化 与过去的族群相对应,现在被许多人认为是徒劳无望的。然而,这种方法仍然在考古学探索中和在现代族群和国家对各种诉求合法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安 琼斯认为,需要利用社会科学中有关族属的新理论全面和严谨的综述,对从考古证据来重建过去的族群的方法予以严格的评估。为了做到这点,她为考古学的族属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以考虑族群身份认同的动态和因势而变的性质。 面对族属和身份认同的重要问题,本书讨论了方法论、阐释和政治等重要问题。它为考古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卓见。

    • ¥34 ¥68 折扣:5折
    • 辽墓初探
    •   ( 90 条评论 )
    • 冯恩学 著 /2023-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冯恩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考古学、 宋元考古、西伯利亚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 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 等奖(第三名)。主编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田野考古学》《宋辽金元考古》。 在《考古》《文物》《北方文物》《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 主编《巴东雷家坪》《奉节宝塔坪》《华瓷吉彩: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 土文物》《磁县双庙墓群考古发掘报告》等考古报告和图录。

    • ¥39 ¥78 折扣:5折
    •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四十七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刘迎胜主编 /2025-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稿共含约26篇论文,分为元史研究、民族、宗教与边疆研究、海疆与海洋活动史研究、文献研究、译文、述评等栏目。包括:元代路司吏铨选考;国用安与金朝灭亡前后的淮海地区;元代诗人萨都剌入方国珍幕府说再考;危素南下访书初探;元代武威西夏遗民的新发现——高契郎之母马氏墓葬考述;关于土木之变若干史实的考述;明成祖与朝鲜太宗亲睦表征下中朝宗藩关系的展现;从藩部与边缘直省的互动看清朝的疆域治理——以甘肃地区为切入点;清代天山南路地区阿奇木伯克衙门对民事纠纷和普通刑案的审理;中亚细密画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风格演变;新发现消经《马氏家谱》所见19世纪河湟地区的经堂教育;近代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的蒙古书写——以《蒙古旅行》中心;明清中国的捕鲸业——以南海为中心;《元故忠勇校尉同知耀州事王公墓志铭》考释

    • ¥44.46 ¥78 折扣:5.7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一辑)
    •   ( 74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2023-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16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及海外青銅器研究。 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连续的集刊,該書已出至十一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39 ¥78 折扣:5折
    • 青海夏塔图吐蕃时期棺板画艺术研究
    •   ( 3 条评论 )
    • 马冬| /2024-12-01/ 中国社科
    • 本书在夏塔图棺板画图像志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彩棺结构复原的尝试,还对它所反映的族群、 问题展开探讨,并从物质文化层面对棺板画中人物所着服饰、使用酒具和骑射 等进行了选择性研究。这些棺板画提供了解读吐蕃时期当地政治、 与文化艺术的诸多重要信息。

    • ¥42.66 ¥79 折扣:5.4折
    • 良渚侧影——卞家山
    •   ( 42 条评论 )
    • 赵晔 /2022-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卞家山是良渚古城南侧一个长条形遗址,也是良渚晚期外城墙的一部分。2003 2005年经过三次发掘,在遗址西部揭露了2600平方米,发现墓地、港湾式灰沟、木构码头等重要遗迹,并出土陶器、石器、漆木器、骨角器、玉器等大量遗物。由于卞家山的埋藏环境优越,出土的遗物普遍保存良好,其中有很多新的重要发现,尤其是漆木器和黑皮陶所反映的器形和纹样,刷新了之前的许多认识。尽管这里没有高等级的墓葬和仪式活动场所,但它系统反映了良渚时期普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体现了良渚先民生存状态的方方面面,是了解良渚社会世俗生活的一个极好窗口。通过卞家山遗迹和遗物的解读,可以让公众全方位了解良渚社会的基本面貌,因此,它堪称是良渚社会的一个侧影。

    • ¥34 ¥68 折扣:5折
    • 秦汉铭刻丛考(秦文明新探丛书)
    •   ( 490 条评论 )
    • 董珊 著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秦汉铭刻丛考》一书是作者20多年来研究秦汉铭刻的论文结集,共收录15篇文章。这些论文多数是考证近年新发现的铭刻资料,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武公鼎、秦子姬簋盖、秦伯丧(桑)戈矛、秦子车戈、四十八年上郡假守鼌戈、西安阎良发现的秦铭刻石,以及汉魏时期的十三年编钟铭文、徐州龟山二号墓塞石刻铭、乐从堂藏铜马式、景初元年帐构铜等。少数几篇论文讨论石鼓文年代、上郡戈断代、汉画像石榜题所见方音等问题。这些论文大多已发表,此次结集,在图文方面有所增补,重绘和补绘了一批器形与铭文摹本,收录附图、彩版共计125幅,许多图片以整版大图付印,有较强的资料性。

    • ¥44 ¥88 折扣:5折
    • 仪式与社会:商代晚期祭祀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   ( 107 条评论 )
    • 杨谦 著 /202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祭祀考古遗存为主,结合的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材料,运用人类学中仪式研究的理论方法,辅以古文字和古文献研究,对商代晚期的祭祀仪式展开了全面的讨论。祭祀仪式在晚商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即试图揭露仪式遗存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 商人举行仪式旨在索取某种回报,特别是当商人面对灾难等重大转折时,仪式活动往往能减少或释放出人们内心的恐慌与忧虑,已经建立起的社会秩序也会在各类仪式中体现并反复重演。建立统一的思想意识体系,以此形成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更是适应了商代方国联盟国家形态的统治需要。

    • ¥39 ¥7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