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中国早期文明丛书)2024年度中国好书
    •   ( 416 条评论 )
    • 李新伟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良渚文化(约距今5300~4300年)是中国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率先完成早期国家构建,成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重要实证。本书综述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讲述了良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强调了其榜样作用。书中提出,前良渚时代各地区的灿烂发展和相互撞击,激发出新的政治理想,良渚文化取得的成就,是熔合此前发展成果的结晶;良渚文化虽然在距今4300年前后衰落,但并未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黯然退场,而是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 书中有对良渚文化精彩发现的全面介绍,对良渚图像资料的新鲜解读,也有对良渚早期国家构建方式的深入思考。本书可以加深一般读者对良渚文化的切实了解,也有助于考古、历史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开展进一步学术探讨。

    • ¥59 ¥118 折扣:5折
    • 盛世长安(实景还原 + 考古成果 + 文献印证,全景式呈现长安从汉到唐的城市细节)
    •   ( 0 条评论 )
    • 刘庆柱 著 /2025-06-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两千年烟尘落定,一座城犹在光中。它曾是汉家天下的中枢,是大唐万国的归心;驼铃起处,万商云集,礼乐交织,星辰可步。 《盛世长安》以六十余年考古成果为基,融汇文献之脉络、图像之细节,重现汉唐长安的壮阔图景。从未央宫、大明宫,到坊市、学府、佛寺、道观,这不仅是一部城市的复原图谱,更是一种文明的记忆修复。 在这本书中,你将触摸到中华秩序的源头,感受到古人理想的温度。读长安,不仅是回望盛世,更是理解何以中国的钥匙。

    • ¥53.9 ¥98 折扣:5.5折
    • 文物科技分析(新时代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及应用丛书)
    •   ( 61 条评论 )
    • 高守雷 王恩元 等 /2024-04-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文物科技分析作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对制订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书既是文物科技分析领域的读本,也可作为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 全书分为11章,内容包括化学成分分析、物相结构分析、显微形貌分析、文物成像技术、文物年代分析、产地来源分析、分离分析技术、理化性能分析、数据分析方法、图像分析方法、谱图分析方法等。各章重点介绍分析原理、仪器设备、研究案例,使读者可直接了解各类设备的应用范围和特点,便于快速找到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呈现各类数据、图像的详细处理和分析过程,便于读者学习使用各类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读者还可扫描封底二维码看视频,了解多种检测仪器设备操作。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铜镜图典(修订本)(全二册)
    •   ( 455 条评论 )
    • 孔祥星,刘一曼,鹏宇 编著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铜镜图典》是研究中国铜镜的重要指南和资料参考,特点有三:一,充分收集考古出土的铜镜资料,突出了资料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将近千面的考古出土铜镜和传世的重要铜镜集中整理,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知识性。第三,从考古学的年代学、类型学视角为基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此次修订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原版中发现的铜镜时代、纹饰、铭文等错误之处进行修改。 二、充分吸收铜镜研究的新成果,提高本书的学术水平。 三、新版比原版增加三分之一的资料,弥补了原版薄弱或空缺的部分,使其更全面的反映中国古代铜镜的时代特点、类型、纹饰和铭文的丰富性。 四、提高图典的科学性和精美度。尽量利用文博考古单位出土和收藏的铜镜代替一些著作中收录的传世铜镜,以新收集的一些精美拓片取代图像模糊、品相不好的照片。

    • ¥259 ¥518 折扣:5折
    • 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
    •   ( 3503 条评论 )
    • 罗泰 著,吴长青张莉彭鹏 等 译,王艺等 审校 /2017-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每一部分各有三章,独立成篇,但又互相关联。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前后分别置导论和结语,以起到提纲挈领、总揽全书的作用。全书共有500余页,附有地图20幅、表格32张和图版98幅,还有近千余篇中、英、日文参考文献。《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如何以日新月异的考古资料为证据,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阐述中国青铜时代晚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化过程这一重要的历史命题。

    • ¥64 ¥128 折扣:5折
    • 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
    •   ( 285 条评论 )
    • 张建林 著 /2020-03-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古格王国作为10 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有影响的地方政权。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产生活用品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17世纪30年代,由于宗教之争与僧俗之争,终引发了王朝的覆灭,古格故城逐渐沦为废墟。《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以作者多年来专业科学的考古调查为基础,力图向读者呈现出那消失了的秘境之国 古格王朝的本真面貌。

    • ¥48 ¥96 折扣:5折
    •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平)
    •   ( 347 条评论 )
    • (意)法切那,(意)菲利真齐 编著,魏正中,王姝婧,王倩 译 /2021-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稿是意大利考古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始于1956年延续至今的考古工作的结晶。这项持续数十年的科学工作对象是犍陀罗考古领域中首次基于可靠的地层发掘佛教遗址,时任领队的多米尼克 法切那据此编纂了一部对大量的石刻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的术语汇编。其中包括雕工工具、建筑、装饰纹样、人像神像、动物纹、植物纹、兵器、乐器、礼器、日常用具、家具、交通工具等十二部分内容。 本书旨在为国内犍陀罗考古与艺术的研究增添一项资料工具,亦可为中国佛教考古和艺术领域编纂类似的工具书提供一个范本。

    • ¥58 ¥116 折扣:5折
    • 周秦汉考古研究(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
    •   ( 136 条评论 )
    • 赵化成 著 /2023-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 陵墓制度 都城建制 农业手工业 艺术及其他 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书注重长时段的观察,取得了独特的学术成果。诚然,相关的一些研究尚未完成,由此留下了一些遗憾,读者可继续关注作者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文集《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或可弥补本书的部分不足。

    • ¥59 ¥118 折扣:5折
    • 西域考古记
    •   ( 82 条评论 )
    • (英) 斯坦因向达 译 /2023-12-29/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本书是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三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域的重要文化成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家、探险家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物的觊觎之心。该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向达翻译,准备生动,文字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译本。

    • ¥34.5 ¥62.8 折扣:5.5折
    • 画境中州: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考
    •   ( 28 条评论 )
    • 温海清 著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温海清《画境中州 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考》是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专研著作。聚焦于金贞祐初年(1210年代)至至元初年(1260年代)华北地方行政建置发生激烈改易的现象,对该区域内所涉各层级(中书腹里、路、府、州、县)之建置与区划的历史变迁状况进行细致的考释和分析,力图将关键的演变环节如实地复原出来,以期呈现元代地方行政建置之特质,并究明其在唐宋明清间的起承转合之地位。尤其留意外来因素在金元之际华北地方行政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 ¥79 ¥158 折扣:5折
    •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1989~1995年)考古发掘报告
    •   ( 11 条评论 )
    • 湖北省文物考古院 /2022-09-3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学堂梁子 郧县人遗址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一组学堂梁子。该遗址发现的 郧县人头骨化石 获得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 七五 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报告为学堂梁子 郧县人遗址1989~1995年调查、发掘石制品的专门报告。本报告有以下几点特点:,尝试参考和借鉴法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石制品的类型学方法,融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类型学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对于石核和石片以及相关的石器的定位设制了参考方法,以便于观察测量,限度地避免了砾石石器和石片石器的随意定位和人为因素干扰。第二,针对所有的石锤、石核、石片、有疤孤立片疤的砾石、单向加工的砍砸器、手镐、单面器、双向加工的砍砸器、手斧、斧状器、刮削器、凹缺刮器、尖状器、尖突、雕刻器和 可拼合标本 均制备了观察卡片,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 ¥249 ¥498 折扣:5折
    • 圭拉那魁兹—墨西哥瓦哈卡的古代期觅食与早期农业
    •   ( 396 条评论 )
    • (美)肯特?弗兰纳利 主编,陈淳,陈虹,董惟妙,董宁宁,殷敏,韩婧,潘艳 /2019-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墨西哥圭拉那魁兹洞穴遗址个案研究,检验了公元前8700到前5000墨西哥瓦哈卡河谷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这项研究成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自1960年代起, 圭拉那魁兹洞穴的发掘项目就闻名于世。本书1986年于美国出版时,为考古学界翘首以盼,也是著名考古学家肯特 弗兰纳利在农业探源领域*为厚重的一部代表作。本书首次将系统论应用于一个具体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之中,并以严谨的演绎方法对农业起源的动因进行检验和阐释。通过将系统论和控制论引入考古材料分析,弗兰纳利的农业探源研究更加精细、更为定量和更具逻辑性,为缺乏严谨手段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以变量分析模型来解释社会文化变迁的一种方法论。其次,本书的系统论分析使考古学家对因果关系解释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因本书对考古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 ¥74 ¥148 折扣:5折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商)
    •   ( 287 条评论 )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国博收藏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等这些著名的商代铜器。除此之外,国博共收藏有600余件商代青铜器,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种类丰富,每类均收藏有典型器物,体系比较完整。本书全面梳理了国博藏商代青铜器,精选159组藏品,以青铜容器为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商)》既收录了见于以往著录的四羊方尊等国之重器,还首次发布了一些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青铜器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青铜器卷(商)》按时代分期先后依类别编排,每种类别中的器物造型多样,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340 ¥680 折扣:5折
    • 二里头考古六十年
    •   ( 228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许宏袁靖主编 /2019-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二里头遗址田野考古与综合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许宏是二里头工作队队长。除了诸多重大考古发现外,二里头遗址还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界科技考古各 兵种 介入研究*多的。本书的成果综述涵盖众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收获,内容涉及年代学、自然环境特征、人类体质特征、人类的多种生存活动以及生产行为特征等诸多方面。

    • ¥99 ¥198 折扣:5折
    • 夏文化十二讲
    •   ( 101 条评论 )
    • 张立东侯卫东刘中伟 编 /2023-06-30/ 大象出版社
    • 《夏文化十二讲》系对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十二个极有代表性的有关夏文化探索的讲座的整理,既有较为宏观的夏文化研究概况的叙述,亦有对夏文化学术史的梳理或理论方法的阐释,还有对具体遗址、文化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关于海外学者对夏文化的认识也尽量涉及,全面包含了有关夏文化探索的点(代表遗址、文化类型)、线(区域、发展流程)、面(研究概况)的所有问题。全书采用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对于从事夏商考古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性,对对考古及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 ¥32.5 ¥65 折扣:5折
    • 发现黄帝城:涿鹿故城及周边遗址考古工作报告(2014—2018)
    •   ( 31 条评论 )
    • 魏东 主编,赵晓芳,邵会秋,王春雪 副主编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约在4700年前,涿鹿一带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涿鹿之战 和 阪泉之战 。 本报告为作者与团队于2014年到2018年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工作的成果集成。其中包括《涿鹿故城遗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涿鹿故城遗址2016年度发掘简报》等调查、发掘简报,以及《涿鹿故城遗址新发现的鹿纹和人面纹瓦当》等研究性论文。

    • ¥64 ¥128 折扣:5折
    • 回望桑干:北朝、辽金考古研究
    •   ( 88 条评论 )
    • 王银田 著 /2022-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书稿对北朝及辽金的山西大同给予了高度关注。书稿以 人物 开场,围绕墓志,对曾经生活在大同的元淑、高琨、王遇、丹阳王、穆瑜、马头、许从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细致的勾陈,讲述了生活在北朝平城/辽金大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随后 名物 章,从出土器物出发,对石雕、瓦当、金银铜器、玻璃器、金银币、首饰、铺首衔环、下颌托、巴旦杏等器物的形态、渊源以及流通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让我们一窥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平城/大同的物貌;然后 城址、佛寺及墓葬 章,对北魏平城的明堂、操场城建筑遗址、佛寺,辽代大同的壁画墓、华严寺等进行了解读,在人与物之外,以小见大,探索时人的居住空间。

    • ¥64 ¥128 折扣:5折
    • 昭陵“二骏”修复实录
    •   ( 42 条评论 )
    • 周萍 /2020-01-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用一百余幅照片,结合通俗的文字,讲述了昭陵 二骏 的由来、坎坷经历、保存现状、修复缘由、具体修复经过等。*部分介绍了昭陵 二骏 的历史故事以及学术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修复工作的缘由,以及志愿者的招募工作。第三部分介绍了修复专家赴美前的准备工作。第四部分介绍了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二骏 的保护工作及美方专家已展开的修复工作等。第五部分介绍了此次国际合作修复文物的社会影响。

    • ¥18 ¥36 折扣:5折
    • 景观考古视角下江汉地区夏商时期聚落研究
    •   ( 17 条评论 )
    • 邹秋实 /2023-06-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景观考古学视角,对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夏商时期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综合运用田野考古、历史地理、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技术手段,对江汉地区古代遗址的地貌形态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复原夏商时期江汉地区聚落景观,探讨夏与商文化时期江汉地区聚落的营建方式、选址特征、等级差异、功能与性质,以及南北、东西交通路线等问题,从而揭示夏与商王朝在长江中游地区的经略模式。

    • ¥59.5 ¥119 折扣:5折
    • 益阳兔子山七号井西汉简牍
    •   ( 16 条评论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益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编著 /2023-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出土简牍2600余枚。简牍内容是西汉前期长沙国益阳县衙署公文簿籍等,是出土西汉简牍中年代最早的资料。具体记录当时长沙国辖下益阳县、乡、村里行政运作以及官吏、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当时基层社会的实录。这批简牍为研究汉初益阳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史料,有助于推动秦汉史、地方区域史等问题的研究。 兔子山遗址共有十一口井出土简牍,古井位置在当时县城中心,益阳县衙署建筑间。简牍时代历楚、秦、西汉、东汉,是各时期益阳县吏员工作记录遗留,与长沙五一广场周边古井出土简牍一起构成年代衔接紧密、内容详备的简牍文书系列,其庞大的数量亦有助于研究湖南简牍文书群的体系特征。

    • ¥900 ¥1800 折扣:5折
    • 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
    •   ( 548 条评论 )
    • 刘未 著 /201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札记分为读城、说墓、谈物、语石四编,对城市、墓葬、名物、石刻四类素材各有侧重。所涉时段以宋元为主,兼及汉唐、明清,结合考古、文献、图像资料,讨论城市形态、墓葬礼俗、物质文化等方面问题。

    • ¥64 ¥128 折扣:5折
    • 稽古夏朝:解读《试论夏文化》
    •   ( 40 条评论 )
    • 李宏飞著 /2022-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邹衡先生的长篇学术论文《试论夏文化》首次全面系统论证了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的学术观点,是夏文化探索的重要里程碑,开创了夏代历史研究和夏文化考古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二里头遗址是夏都的历史地位。 《稽古夏朝解读(试论夏文化〉》将学术经典《试论夏文化》还原至夏文化探索的考古学史研究背景之中,全面、深入、细致地论述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学术观点的形成过程和内涵实质,并阐述这一重要观点的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

    • ¥54 ¥10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