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敦煌 系列图书用二十四个敦煌关键词、十个敦煌历史人物、十二幅莫高窟壁画、十六件敦煌器物、壁画里的古人生活细节和壁画里的神仙角色来解析敦煌,由此便有了《敦煌关键词》《十个人的敦煌》《壁画里的莫高窟》《敦煌壁画里的器物》《敦煌壁画里的生活指南》《敦煌壁画里的神仙》6个分册。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关键词、人物、或壁画开始认识敦煌,了解敦煌,直至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魅力。这里提到的每个故事,每个场景,每个角色,每个物件,都会带你走近敦煌。透过这一扇扇敦煌文化之窗,你将看到中国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
英国19世纪史家麦考莱所著《英国史》,是西方浩繁史著当中至为辉煌的作品之一。该书所述英国史事始于詹姆斯二世时期,恰好上承大卫·休谟的有名史著;而从文笔上论,麦考莱也继承了休谟与吉本的史学传统,连同托马斯·卡莱尔等人一起,使得19世纪的英国史学臻于高峰。《麦考莱英国史》虽然记述的主要是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17年的历史,却浓缩了千年英国的历史命运,不但是英国自诺曼登陆以来的传统命脉,而且更是未来英帝国雄风的发轫,因而是一部厚重无比的长篇巨构。
本书重新梳理了左联的总体历史及其面貌,包括左联成立的真实背景与原因、左联成立的过程、左联的组织系统、左联的领导机构、左联历史分期的厘定及其波澜起伏的历程的描述,以及争议不休的左联解散及两个口号问题等,都做出了细密的考察和整理。特别是,通过对以往尊为信史的亲历者回忆录进行了深入探察,发掘、发现了大量为各种成说所掩盖的历史真相,廓清了很多误传误说,对于左联的真实历史给出了新的解说,对于总结左联历史经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周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则有100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入注目。《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
《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由王惠民所著,本书完整地展示莫高窟一千多年的营建史。 本书主要介绍早期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隋代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唐前期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吐蕃时期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晚期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1895―2014年,文学走过了双甲子年。 黄万华编著的《多源多流--双甲子文学(史)》在与祖国大陆、与香港及其他地区华文文学互为参照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视野中,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的文学分成三个时期予以文学史的梳理,对近30年文学则予以文学批评的观照,从而完成百余年文学一种新的个人性的叙述,呈现百年文学多源并存、多重流动的历史风貌和艺术成就。
人不仅祖先是猿,其实我们还是猿,只是文明给我们的行为包了一层外壳,灵长类的种族天性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人类间的人际关系,也是潜规则的源头。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在一个群体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通常非常复杂。 更复杂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潜规则,这些规则说不清道不明,其真面目其实是漫漫进化路途上,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镌刻在人类基因上的生物本能行为模式。 作为一名进化生物学家,作者从生物学、进化论和博弈论、经济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了影响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本能,并为提高人际交往提出了合理控制这些本能的建议。 读《猿猴的把戏》,认识来自猩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