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4)》为中国 文物出版社和日 本 平凡社合作出版《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第四 卷的中文版,收录唐代 (盛唐、中唐、晚唐)计3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 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五卷 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 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4)》由敦煌研究院编著。
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有两个高峰 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另一个是唐宋时期。本书对中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展示,是一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窟造像艺术的普及读物。 本书从佛教艺术初始,受希腊化影响的犍陀罗第一尊佛造像开始,一直到北朝晚期逐渐民族化、中国化的本土造像,覆盖了从犍陀罗到巴米扬,从古龟兹到克孜尔,从莫高窟到麦积山,从云冈堡到龙门镇,从响堂山到龙兴寺,以及喜马拉雅地区的造像艺术脉络,长达一千年的时间跨度。 本书精选了国内石窟寺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百余尊造像精品,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双重呈现,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本书特邀十七位国内外石窟艺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撰稿,从历史、艺术、文化、哲学、鉴赏及历代风格演变等多个角度,对石窟造像艺术在中国的传
本书力求穷尽所有原始材料,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敦煌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从中提炼出结论明确、知识点清晰的成果,力图将古代敦煌文化遗产的精华及其产生的背景展现给读者。 绪论 部分介绍敦煌学的由来及其定义、敦煌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以及学习和研究敦煌学的意义; 上篇 敦煌的历史 部分叙述自远古至清代敦煌兴起、兴盛、衰落和再度复兴的历史,以展示先民创造敦煌古代文化的背景; 中篇 敦煌石窟艺术 部分介绍敦煌石窟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繁荣、衰落的历程; 下篇 敦煌遗书 部分择要介绍敦煌遗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本书以120回古版彩绘图片、120回内容节选为主体,穿插书中所出现的文玩器物、日常饮馔、节俗等知识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此为《红楼梦日历》系列的本。2015年首版日历偏重《红楼梦》文本本身,意在推广普及经典名著、唤起大众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并以生活美学为古今连结点,引导大众懂得欣赏、乐于体验古人的生活雅趣,提升生活品位与格调。
敦煌遗书,与被誉为 东方艺术明珠 的敦煌莫高窟建筑、雕塑、壁画等一样,在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成为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主要是指敦煌藏经洞中的佛教经典、道教经典、儒家经典、文学作品、语言材料、史地材料、科技材料等各类经卷与文书。王国维先生特别将其与殷墟甲骨文字、汉简、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古代中亚民族遗闻等并列为 二十世纪前三十年中国的五大发现 。敦煌遗书毫无疑问是弥足珍贵的浩瀚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是中华文脉之所在。 目前,幸存的敦煌遗书多以残卷、残片为主,它们分别流散于世界十几个国家甚至私人藏家之手。这些文献自发现时起即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它们十分清晰地还原了中国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将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由英方提供全部黑白缩微胶卷,上海古籍出版社负责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图版的制作;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主事编纂,包括文献解读、藏汉文定名、叙录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丛书《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是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的大型八开研究性影印图录。本丛书通过黑白影印及学术定名的形式,公开出版1906年以来以斯坦因为主的英国探险队从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所获、现藏英国国家图书馆内的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丛书第一册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石窟考古专题丛书》之一,是研究敦煌沙州回鹘洞窟的学术专著。 因缺乏文献记载、程式化严重、艺术特征不突出,敦煌晚期石窟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一直以来都是敦煌石窟研究的薄弱处。沙州回鹘洞窟是敦煌晚期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了归义军晚期、沙州回鹘统治时期、西夏早期三个时间阶段,连接了敦煌中期与晚期洞窟,历经了从繁复到简略、从汉风为主到鹘—汉风并行的发展过程,对它的充分研究于建立敦煌石窟发展序列和构建敦煌石窟营建史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沙州回鹘洞窟的研究又较为困难,因无纪年标型窟参照,分期工作难度较大。此外,历史文献记载少、佛教图像榜题大量缺失等因素也给图像辨识、社会历史等问题探讨带来难度。 全书以供养人画像和佛教壁画为切入点,对敦煌沙州回
敦煌学是世界显学,其文献具有重大的历史、考古、艺术和社会价值。除了分藏英、法、俄国 图书馆以及中国 图书馆的四大收藏地,散藏世界和 各收藏机构的敦煌文献也相继披露。但各地敦煌文献,或无完整的全彩图版公布,或仅有目录和叙录,为推动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敦煌学研究,全面整理出版敦煌文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宣部的组织下,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开展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其中,出版《敦煌文献全集》成为其中重中之重,辽博藏敦煌文献即为其中重要一种。辽博藏敦煌文献主要来源于罗振玉旧藏。罗振玉在对敦煌文献的宣传、收集和整理方面贡献巨大,曾私人购藏多种流散卷子。罗振玉于1928年携其所藏敦煌文献移居旅顺,东北 ,部分罗氏旧藏陆续入藏于东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