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相关理论及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讲解。希望能够使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藏品管理数字化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借鉴。 本书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教材使用。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 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 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 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华北东北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博物馆旅游系列图书镇馆之宝的分册——华北东北卷,按照本套丛书致力于打造大众的的本博物馆旅游书的主旨。本书中,作者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博物馆珍藏文物进行分类分级整理,整理过程中兼顾博物馆的级别及文物本身的特色,书中省级博物馆及极富地方特色的地市级博物馆都有涉及。作者在各级博物馆中挑选出镇馆之宝,对镇馆之宝选择的标准就是文物本身要代表我国古代文明水准或可体现当地文化发展特色。《华北东北博物馆镇馆之宝》涉及的区域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馆藏文物代表了所涉及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亦或代表了该区域的文化水平,是读者了解区域文化,走近博物馆的入门书籍。
《盛世文化的半壁江山:陕西历史博物馆》由李炳武主编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延续《国家宝藏》轻松、有趣的风格,用13个朝代对来自九大博物馆的27件文物划分,同时加入中国经典古诗文,并邀请知名插画师手绘文物,一起为青少年读者厘清一条延续5000年的中华精神脉络。《国家宝藏》(青少年版)打破了青少年和文物的距离感,用轻松的方式科普文物知识。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华先民在绘画、律法、礼乐、书法、手工艺、建筑和军事上的智慧,看到了人类如何制作青铜器、陶瓷和玉器,如何用文字和图腾传递想法,如何用砖画、壁画、石画、帛画表达态度,如何崇尚以琴、剑、笛为象征的君子文化,如何信奉自然和鬼神之力……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在于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信仰。通过讲述文物的创造、挖掘和守护,《国家宝藏》(青少年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助力培养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历史
丝路物语丛书共第一辑共包括十本,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故事、汉阳陵文物故事、碑林博物馆文物故事、昭陵博物馆文物故事、乾陵博物馆文物故事、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物故事、西安博物院文物故事、汉茂陵博物馆文物
《典藏中山(孙中山革命活动文物收藏集锦)》是一部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文物收藏类图书,主要内容是以孙中山革命活动为线索,包括孙中山照片,革命书籍,撰写的文章,纪念徽章,信函、邮票等等,展示了孙中山活动的历程和业绩。对于广大青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具有直观的参考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