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是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学术年会系列论文集的新一册,就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基层博物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书收录了肇庆市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的重要文物,彰显了肇庆丰富的文物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相信能使广大读者对肇庆的历史文化、文物遗存和历史变迁、发展有更广泛、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肇庆中的作用,以文兴市,以文强市,以文化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提高肇庆市的文化竞争力。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的著作,诉说了《清明上河图》鲜为人知的名画流转故事。在书中,野岛刚不仅从政治与文化交光错影的暧昧地带剖析名画背后的权力故事,也深刻地进入到画作的深层细节,包含已成历史谜团的张择端身世之谜、《清明上河图》创作年代之谜、画作描绘时节之谜。在错综复杂的线团中,作者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实地采访,抽绎出最清晰的理解线索,带领读者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玄妙之处。
为纪念浙江民间藏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今天上午:由孙海芳、狄秀斌、周晓刚、许国文、徐其明联合推出的--《五侯鲭》浙江民间藏品展在浙博孤山馆开幕,印证中国几千年历史的100件精品文物和广大观众见面。这次活动展出的有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孙海芳的20件越文化精品,慈溪许国文先生的20件精品玉器,慈溪徐其明先生的20件顶级杂件,余姚唐越阁周晓刚先生的20件越窑秘色瓷,中国铜镜研究会会长狄秀斌先生20个精品铜镜,《五侯鲭(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纪念展特集共5册)(精)》为浙江省博物馆为“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十周年纪念展”而作,这些珍贵藏品跨越了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历史长河,为广大的文物收藏者、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本书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以为青年研究人员整理馆藏法帖刻石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一部“读帖”的心得之作。全书共分为概述、敬和堂法帖、诒晋斋诸帖、录文、附录、后记六个部分。书中不仅对历代法帖的相关问题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还对各朝代的书法大家们如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王铎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各家对此人的书法评价。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帖刻石背后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有关《敬和堂法帖》与《诒晋斋诸帖》的原刻石拓片及录文,这也使得法帖爱好者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拓跋鲜卑起源于漠北,在忍受恶劣气候的同时,他们不忘进取。在茫茫草原中,铁马,一路东行。也许是他们开疆拓土的精神,又或是他们无所拘束的性格,让异域文化在北魏平城大放异彩,并为云冈石窟染上了浓重的色彩。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部史书,在近1600年的风雨中留存至今。行走在窟群中,仿佛回到了平城的街道,看着熙攘的人群,似乎还听到了商贩的叫卖声。伎乐手持乐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飞天身披佩帛在石窟中翩翩起舞。天竺、龟兹等地的西来乐器为佛乐增添了别样的异域风情,还有平城的商人、僧侣、乐伎、工匠……他们的身影永远镌刻在了石壁上。
本书上高县博物馆馆藏中遴选出197件精品,按陶瓷、杂项、书画类别进行编排。本书选录的藏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广博性,既有前人遗留下来的文物,又有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还有搜集收藏的各种标本、工艺品等;二是具有地域性,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民国数千年的地方史,皆有文物实物予以体现,并以体现风俗习惯的藏品为多,颇具地域特性;三是器型丰富,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包括日用、陈设、礼器、明器、文房、雅玩、书画等;四是不少入选器物器型精美,造型独特,釉色纯正,胎釉紧密,保存较好,可谓精品中的精品。
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对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相关理论及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讲解。希望能够使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藏品管理数字化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借鉴。本书也可作为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