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汇集了古印第安人文明文物之精华,收藏了有关墨西哥文化的起源、印第安文明的历史等实物遗存以及人类学的众多珍稀遗物。本书以作者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泡馆经历为视点,对馆中的重要藏品、珍贵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导览与解读,其中不仅包括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收藏经历等,还将作者在当地采风时所看到、听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一并结合到了对文物的解析中,为读者深度了解这样一个诞生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古老文明,提供了一个认知新窗口。本书仿佛是一架时光机,引领着读者穿越到了那遥远的美洲大陆的莽莽雨林中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是迄今为止全球Z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古埃及文物出境展配套图录,也是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萨卡拉 遗址首度大规模出版展示。 图录收录168件古埃及珍贵文物,通过一部通史 法老的国度 和两个专题 萨卡拉的秘密 图坦卡蒙的时代 展开独立叙事,展示了埃及文明的诸多方面。文物包括奥赛里斯、伊西斯、荷鲁斯、普塔等埃及著名神灵的形象。还收录了来自不同朝代、各位法老的宝物,以及官员、祭司等社会上层人物的塑像,如最富盛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雕像。此外,还包含有众多来自埃及境内现存唯一的猫神庙遗址的猫木乃伊、亡灵书等珍贵文献资料,直观呈现古埃及生死观。这些珍贵的文物,让观众得以一窥古埃及文明的灿烂。 本图录还收录了另一类不同寻常的文物,包括石刀、重要的前王朝时期陶器、化妆用的调
胡适往来书信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珍贵史料。本次整理出版的胡适未刊来往书信主要包括两部分:夹在胡适藏书中的书信;胡适任北大校长期间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的英文书信集。 第一部分大致有160余封,其中中文书信110余封,英文约50封,涉及蔡元培、李大钊、吴虞、刘半农、陶孟和、刘文典、高梦旦、王季同、马衡、朱经农、胡先?X、顾颉刚、顾孟馀、王世杰、张君劢、沈从文、林语堂、陈荣捷、胡厚宣、魏建功、罗常培、朱士嘉、袁同礼、王静如、黎锦熙、章廷谦、范振声、萧乾、冯沅君等知名人物。这些书信有的与所夹的图书有关,有的则是偶然夹入,内容丰富。 第二部分为胡适卸任驻美大使之后,当时美国各界知名人士给胡适写的英文书信集原件,共计130封,涉及的人物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陆海军总司令、司法部长、商
每年,满怀景仰之情、涌入巴黎圣母院的旅人有数百万之多。2019年4月,当这座伟大的哥特式大教堂几乎被火情毁于一旦时,整个国际社会为之动容。 法国索邦大学历史学与考古学教授丹尼 桑德隆,重返巴黎圣母院建造的历史语境,以 工程与实施 大教堂的运作: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 城市中心的主教座堂与其教区 历任国王与圣母院 四大篇章为脉络,重新凝视这座古老的建筑,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图,追溯这座举世闻名的法国古代建筑的修建过程,以及历史舞台上教会、信众、王室等势力的权力角逐。
任何一部世界史的著作都不可能绕过古希腊,它被誉为西方文明的肇端。古希腊人在历史、哲学、政治、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对西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留有余绪。《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通过国内学者的多角度阐释与国外相关博物馆的专题解读,以及数百幅高质量图片,丰富呈现古希腊文明的多维性。 《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是上海博物馆重点项目 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系列 问世的卷,该系列旨在从世界博物馆藏展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元视角,诠释与传播人类文明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搭建世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和文物研究的国际平台,促进世界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将计划出版十余卷,涵盖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中世纪、两河流域、古印度、中南美洲等。
乾隆曾在《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 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乾隆与江南、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宫廷艺术也与苏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分为 上编 和 下编 。 上编 为国内文博研究机构专家和学者撰写的专题文章,从历史、文物、园林建筑、美学等角度,探析乾隆时期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之蓬勃发展,以及清代宫廷与苏州织造的关联及江南文化与宫廷艺术的互动。 下编 分为 密诏传位 君临天下 稽古崇文 靖边宣武 怡情乐志 物阜工巧 龙袍袈裟 兴黄安蒙 等四个章节,通过乾隆时期的珍贵宫廷文物,从礼仪典章、文房武备、鉴藏珍玩等多方面勾勒出清代盛世繁华长卷,并揭示苏州织造承办、制作清宫珍玩的真实历史,集中与大规模地呈现故宫所藏与江南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物。
为使社会各界系统了解军博的馆藏文物特色,为展览、研究、征集、鉴赏等工作提供基本参考,我们从馆藏文物中选出各时期各类有代表性的文物321件(套),分为古近代军事文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文物、抗日战争时期文物、解放战争时期文物、社会主义时期文物以及军事艺术品六个单元,编辑成了这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品选》。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军民关系、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从文物的自然信息、历史意义以及文物图片等方面予以介绍,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在鉴赏、研究、收藏、利用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
本书为浙江图书馆、径山禅寺共同策划的浙江历史上首次大藏经展览, 佛典浙韵 浙江大藏 经文化展 和 佛典浙韵 径山藏文化特展 两地联展集合图录,也是首本以呈现藏经传承脉络的 佛典图录,从 藏前古经 藏经谱系 藏经传韵 赓续文脉 分级梳理 2 世纪至 10 世纪间的 珍贵佛教典籍同时高精微距呈现了缅文贝叶经、早期敦煌写经、宋元《崇宁藏》《思溪藏》《碛砂藏》 《普宁藏》、明代《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清代《乾隆大藏经》和历代汉文大藏经中规模最大、 内容最为丰富的《径山藏》等重要珍本。 本书专业学者团队倾力执笔,多角度详解藏经文化及相关佛教元素,通过对藏品全新的数据采集, 以高清微距的视角突出佛典的装帧艺术之美,剖析扉画及装饰纹样等绘画元素,挖掘写经和版刻书迹 中的书法之美,呈现出丰富、多元化的资料,最大
无
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是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在2023年联袂推出的重磅专题展览。该展也是近20年来故宫博物院藏17 20世纪中、西玻璃文物与相关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院外展出。展览同名图书《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收录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02件(套)玻璃文物及17件相关文物,并以 瑶琰映彩 迸火流金 流景凝霞 三个单元多方位展现这些玻璃珍宝的色彩之美、器型之巧、装饰之精、工艺之妙。除了详尽的文物介绍,本书还特邀故宫学者撰写相关学术文章。 书中收录的玻璃器,涵盖文房雅玩、饮食起居、首饰穿戴、家具装饰、宗教法器等多种类型。既有清代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器皿,也有首次展出的清宫藏外国玻璃制品,以及各类包含玻璃材质的文物,全面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各类玻璃文物。它们融汇中西技艺之
1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俞伟超先生的近 70 种论述访谈录 3 篇,收录论述内容全面、分类合理,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俞先生的学术成就、 学术贡献和学术人生。
1993年,国家文物局接收到香港政府移交的一批彩陶,当时考虑到南越王博物馆成立不久,文物数量不多,故决定将这批彩陶共485件就近调拔到该馆,以丰富馆藏品种。1993年6月4日,由国家文物局任杰女士带队,代表国家文物局正式将485件彩陶移交南越王博物馆。后经麦英豪、曾骐、赵自强、于兰四位专家鉴定,这批彩陶多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另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及四坝文化遗存。本书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是对该批彩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对精选出的200件彩陶以图录形式一一呈现;第三部分是以表格形式列述以上200件彩陶的详细资料,包括其所属文化、尺寸、特征。 本书属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系列丛书之一,通过该书,读者可以了解该批彩陶的整体面貌以及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进而可以了解我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一级青铜器文物卷,本卷清晰展示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商代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珍品共计227件。系国内*次高清展示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青铜珍品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官、哥、定、钧号称宋代“五大名窑”, 历来受人关注,影响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迄今为止,在中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其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毋庸讳言,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使专家学者们感到困惑,阻碍着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深入开展。故宫博物院始终关注着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不遗余力地利用藏品和人才的优势,积极推进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2012年9月,由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主办“定窑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提要32篇,这本由吕成龙主编的《故宫博物院八十七华诞定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即为此次定窑学术研讨会结集出版的论文集。全书收录论文共计28篇,文章围绕定窑烧瓷的历史、定窑遗址被发现、确认、调查、发掘的经过、定窑瓷器的品种、定窑瓷器“芒口”
《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收录了1000多件馆藏珍贵艺术品。按梵蒂冈博物馆的八个重要展馆或区域,分为八个大章,图文展示各展厅的重要藏品。各章以作者撰写的3000字左右综述开头,对该展馆的历史、主持修建者及参与建造者、重要收藏及所涉及艺术家,进行大体的介绍。对重要藏品的导读简明扼要,介绍艺术品背景之余会从几个角度点出该藏品的特别之处,以及容易被遗漏的细节。图片大多为高清,可辨识最微小的细节。 为方便读者查询,简体中文版特制作了艺术家和作品的译名与原名对照表及索引。 附赠102页的随手手册,包含“一天一件艺术品”运营人,本书译者郑柯撰写的导读,以及知乎艺术达人翁昕撰写的梵蒂冈博物馆参观攻略。914条延伸知识注解收录其中,可随手查阅,也可直接扫描在手机上查看。
《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收录了1000多件馆藏珍贵艺术品。按梵蒂冈博物馆的八个重要展馆或区域,分为八个大章,图文展示各展厅的重要藏品。各章以作者撰写的3000字左右综述开头,对该展馆的历史、主持修建者及参与建造者、重要收藏及所涉及艺术家,进行大体的介绍。对重要藏品的导读简明扼要,介绍艺术品背景之余会从几个角度点出该藏品的特别之处,以及容易被遗漏的细节。图片大多为高清,可辨识最微小的细节。 为方便读者查询,简体中文版特制作了艺术家和作品的译名与原名对照表及索引。 附赠102页的随手手册,包含“一天一件艺术品”运营人,本书译者郑柯撰写的导读,以及知乎艺术达人翁昕撰写的梵蒂冈博物馆参观攻略。914条延伸知识注解收录其中,可随手查阅,也可直接扫描在手机上查看。
历代墓志是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一大特色和看点,墓志价值历来为学界所重,该馆藏墓志从北朝开始,几乎历代都有。张建华、刘国华编著的这本《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碑志集萃》收集碑拓40方,名的有北齐《斛律昭男墓志》、北周《曹恪碑》、唐《王胡墓志》、后晋《何君政墓志》、清《天泽润公碑》等。
翻开中国藏书的历史,自上古以迄近代,藏书活动不断发展,官、私、佛、道、书院等渐成系统,而以官府系统的宫廷藏书蔚为大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善本古籍,即以宫廷收藏后的辉煌时期——清宫旧藏为主要特色。目前,故宫博物院存善本总数逾60万册。《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作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中“善本特藏编”部分,以六千余幅图像配以文字说明,对这批珍贵文物予以系统地公布。朱赛虹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15清宫服饰图档)(精)》为本编中“官式服饰图档”卷。
本书为桂林博物馆馆藏古代书法作品的精选集,共收录作品112件,以明清作品为主。这批书法作品多为立轴,少数为横卷;在题材上以对联为主,内容有文人读书、写字、郊游之余的感悟等。书法风格多样,率真随性,非常富有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