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个博物馆,都称自己为"故宫博物院"而不惮于异国人的混淆。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被分割成两个的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它们曾经水火不容,而今却渐渐地在彼此靠近。本书以独特的角度,用历史的放大镜,让我们观看到故宫博物院的诞生、成长和离乱,它们将来的命运会怎样,它们会合并成为一个故宫博物院吗? 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大视角包括了历代政治斗争的各方动机、小视角则详细到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访谈,既
鎏金又称“涂垒“,是以金汞剂涂附在其他金属器物表面,经烘烤或研磨使水银蒸发、黄金保留的装饰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应用,随着汉末佛教东传,铜鎏金佛教造像也逐步产生并流行,在不同朝代发展出多样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大量珍贵的铜鎏金佛教造像、此辑选取的八件藏品中,隋代造像上承北朝之清俊;辽代造像犹存唐代之雍容:大理国造像深受中土影响之外,足颇具地域特色:明永乐时期的官造藏传佛教造像则汉藏合璧。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堪称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