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   ( 1065 条评论 )
    • 萧易 /2024-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39年8月 1940年2月间,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西康走访了35个县市,拍下3100多张照片,这就是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也是营造学社历时最久的一次调查,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 本书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重现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结合营造学社拍下的调查照片与今天的现场照片,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全书约15万字,图约260张,以营造学社当年的考察路线为顺序,兼及地域特色划分章节。

    • ¥53 ¥78 折扣:6.8折
    •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   ( 228 条评论 )
    • 李广洁 谢琛香 编著,李广洁 王俊彦等 摄影 /2023-08-29/ 三晋出版社
    •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 工具书 。

    • ¥51.2 ¥128 折扣:4折
    • 万神殿堂 【达额立减】
    •   ( 2 条评论 )
    • 王南 著 /2018-09-01/ 新星出版社
    • 《万神殿堂》是该系列的开篇之作,原载于《读库1303》。王南用普通读者都能看得懂、看得入迷的文字,把古罗筑奇迹条分缕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采用舞台剧的写法,让罗马众多经典建筑依次粉墨登场,透过这些巨石营造的结构空间,遥想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与宏大事件。 在配角们的精彩演出后,主角万神庙低调而华丽地出场。万神庙是整个古罗筑的杰作,在西方建筑史上具影响力,受其影响的建筑不计其数。

    • ¥54.62 ¥121.39 折扣:4.5折
    • 考古新视野·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正版书籍,可开发票,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彭明浩 /2017-05-01/ 文物出版社
    •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靠前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可以说,云

    • ¥86 ¥252 折扣:3.4折
    • 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名楼【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 编著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的名楼遍布大江南北,东有阅江楼、城隍阁、天一阁、望海楼,南有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天心阁,西有鹳雀楼、钟鼓楼、大观楼,北有蓬莱阁等等。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名楼文化,2004年由岳阳楼等六大名楼发起,在湖南岳阳成立了中国名楼协会。协会成立至今正好十年,成员单位已由最初的六家增加到了十三家。中国名楼协会一直致力于名楼文化的保护,着力挖掘各楼深藏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名楼文化保护机制的形成,指导名楼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个名楼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见证。中国名楼协会力求通过对名楼的科学分类研究,以文化发展脉络为线索,探究历史文明的演进和特色;通过对名楼文化遗产的保护,塑造城市文化景观,引导人们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提高人民的整体文化品位。邹律资主编

    • ¥69 ¥150 折扣:4.6折
    • 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正版】
    •   ( 0 条评论 )
    • 刘茜 著 /2015-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为汉代特殊的丧葬艺术品,汉画像石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其在艺术史与文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汉画像石虽存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时间发展上的不均衡,但各地汉画像石在题材内容与构图形式上却存在明显的趋同性与程式化特征。基于这一认识,刘茜著的这本《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从整体上揭示了汉画像石图像艺术所具有的主题思想——汉代生死观,并以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汉画像石为例分析了其图像艺术所展现的汉代生死观的发展演变历程,揭示了该地域汉画像石所具有的重要史学价值。 另外,“宇宙空间图式”乃是贯穿于整个汉画像石发展始末的一条重要线索。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一图式与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渊源。

    • ¥76 ¥232 折扣:3.3折
    • 考古新视野·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正版】
    •   ( 0 条评论 )
    • 彭明浩 /2017-05-01/ 文物出版社
    • 北魏云冈石窟规模宏大,气势雄浑,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书通过考察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空间层次、壁面龛像,分析各类工程遗迹的空间关系,探讨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 研究表明,云冈石窟所在的武州山南麓,原为两级阶地地貌,阶地后缘分布有自然断崖,石窟工程利用了山体上部的自然断崖,并向下斩山局部改造了山形。进入到洞窟开凿阶段,靠前期工程主要为大像窟,依就大像头、身、腿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施工,对大像以外的壁面控制力度较弱,允许民间势力进入开龛造像。而第二期工程逐渐采用了室窟设计,强调洞窟室内空间,壁面平直,多无凸出石壁的大像,逐渐流行统一施工,加强了壁面控制力度,分栏开龛造像,营造出规整完善的洞窟空间。可以说,云

    • ¥86 ¥252 折扣:3.4折
    • 中国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杨一帆 著 /2018-08-01/ 陕西师范出版社
    •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观念的转变,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本书通过梳理保护相关法规、理论和实践和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趋势和现阶段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日本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状况的比较,探讨基于中国历史背景,适于本土发展现状的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对策和遗产资源活化方式。

    • ¥51 ¥103 折扣:5折
    • 南国杰构 广州建筑文化研究文集 广州文史丛书【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陈泽泓,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2018-04-01/ 广州出版社
    • 《南国杰构广州建筑文化研究文集/广州文史丛书》是作者陈泽泓近20余年间发表于报刊及参与研讨会的部分关于建筑文化的论文和为建筑专著所撰序言结集,共分为城建说史、名城保护、建苑揖英、岭南建筑等四个部分。这些文章中既有对古建筑文化的探析,也有对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考,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全书围绕岭南特别是广州本土情况作研究,力求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支认识建筑发展的历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解构建筑物的内涵,着重对原始资料的系统整理,有独立的见解。

    • ¥59 ¥119 折扣:5折
    • 艺术与鉴藏 正仓院考古记【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傅芸子 著 /2014-04-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正仓院考古记》是作者傅芸子20世纪30年代赴 日考察奈良正仓院所藏藏品,对这些古物,尤其是中 国文物所作的详细记录与考证。正仓院所珍藏的古物 系日本圣武天皇(701~756)生前最喜欢的贵重物器 ,其中包括大量我国唐代东渡的文物珍品,大部分在 我国已佚,此书是部中国学人研究正仓院的专著 ,在考察中国唐代历史文化、工艺美术史以及中日文 化交流史方面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次出版《正仓 院考古记》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百余幅正仓院藏 品的精美插图,以飨广大艺术及考古爱好者。

    • ¥63.33 ¥206.66 折扣:3.1折
    • 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正版】
    •   ( 0 条评论 )
    • 刘茜 著 /2015-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为汉代特殊的丧葬艺术品,汉画像石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其在艺术史与文化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汉画像石虽存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与时间发展上的不均衡,但各地汉画像石在题材内容与构图形式上却存在明显的趋同性与程式化特征。基于这一认识,刘茜著的这本《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从整体上揭示了汉画像石图像艺术所具有的主题思想——汉代生死观,并以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汉画像石为例分析了其图像艺术所展现的汉代生死观的发展演变历程,揭示了该地域汉画像石所具有的重要史学价值。 另外,“宇宙空间图式”乃是贯穿于整个汉画像石发展始末的一条重要线索。本书深入分析了这一图式与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主题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渊源。

    • ¥60.98 ¥221.96 折扣:2.7折
    • 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名楼【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 编著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的名楼遍布大江南北,东有阅江楼、城隍阁、天一阁、望海楼,南有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天心阁,西有鹳雀楼、钟鼓楼、大观楼,北有蓬莱阁等等。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名楼文化,2004年由岳阳楼等六大名楼发起,在湖南岳阳成立了中国名楼协会。协会成立至今正好十年,成员单位已由最初的六家增加到了十三家。中国名楼协会一直致力于名楼文化的保护,着力挖掘各楼深藏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名楼文化保护机制的形成,指导名楼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个名楼的文化理念与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见证。中国名楼协会力求通过对名楼的科学分类研究,以文化发展脉络为线索,探究历史文明的演进和特色;通过对名楼文化遗产的保护,塑造城市文化景观,引导人们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提高人民的整体文化品位。邹律资主编

    • ¥61.68 ¥203.36 折扣:3折
    • 文庙书院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 编 /2020-09-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收录福建古建筑中以祭祀和纪念孔子、从事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文庙与书院类建筑遗存。全书选取39 个建筑点,其中文庙 24 个,书院 15 个,是孔子与朱子两大圣人其思想流脉在福建传播,福建兴文重教、文风昌盛的最直观历史见证。书中以“建筑说明+散文随笔+图片”的形式,从建筑专业与通俗普及两种角度描述文庙与书院的建筑历史背景、建筑形制格局与历代演变情形,全面呈现出古代福建各地教育兴盛与文脉流衍的情形,也由此可以寻绎儒学与闽学思想传播的轨迹及对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深刻影响。

    • ¥77 ¥163.37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