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北朝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   ( 48 条评论 )
    • 宋丙玲著 /2025-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服饰大变革的时代,秦汉以来逐渐定型的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开始重构。北朝服饰在承袭汉魏传统的同时,融合了北方民族及西域地区服饰特征,塑造了裤褶服、圆领/翻领袍、踝躞带、长蚴靴等特色服饰,对隋唐乃至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早在宋代,沈括、顾文荐、朱熹等学术大儒便有精彩论断。本书系统梳理了北朝陶俑、壁画、棺椁线刻等所见人物图像资料,结合出土服饰实物及文献记载,对北朝服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类型学分析及分期、分区研究,力求全面把握北朝服饰的形态演变序列及时空特征,进而探讨服饰演变背后的政治变迁、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及历史地位等问题。

    • ¥127.7 ¥156 折扣:8.2折
    •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卷一 宋元金银首饰
    •   ( 1493 条评论 )
    • 扬之水 著 /2018-11-01/ 中华书局
    •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虽方寸之地,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本书意图通过对这些小物件儿的寻根溯源,对组成元素的构造解析,勾画出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与时代风格互动的轨迹,*终体现古代生活礼俗的真实面貌。

    • ¥105.4 ¥146 折扣:7.2折
    • 制器尚象: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研究
    •   ( 1106 条评论 )
    • 练春海 主编 /2021-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造物在揭示古代文化内涵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弥合传统文化中宏观概论与微观探究之间的鸿沟上起到了很好的联通(缓解张力)作用,以造物为中介,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争议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以 器物研究 为关键词,全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第 类为器物名物研究,包括名物考证以及对器物的铭文、图案、刻划、功能的研究等。第二类为器物源流研究,包括探讨器物的形制和意义的产生、演变状况,以及特定器物适用的环境、对象以及使用的方式、时间等问题。第三类为器物周边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文化、事件、现象、信仰之间的关联研究等。 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 ,先秦时期器物;第二,秦汉时期器物探讨;第三,秦汉以降器物研究。 第 ,先秦时期器物。 张闻捷(厦门大学历史系)对周代的 行钟 与

    • ¥73.4 ¥108 折扣:6.8折
    • 东晋南朝服饰研究
    •   ( 14 条评论 )
    • 张珊 著 /2024-09-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是对东晋南朝服饰的综合研究。全文立足于考古调查及发掘材料、传世材料、古籍文献,将东南朝服饰按穿用功能分为祭服、朝服、日常服饰三大类。在此大类下再按性别和着装部分细化研究,并以人为中心,强调首服、身衣、足服的组合。这样的分类法,涉及较全面且突出功能差异。本文对古代服饰的命名,均取自同时代古籍文献所记载的主流称谓,尽可能不混淆同一种服饰在不同朝代及现代语境的服饰称谓。

    • ¥109.5 ¥150 折扣:7.3折
    • 煌煌锦绣-沂南河阳墓地出土丝织品保护修复与研究
    •   ( 55 条评论 )
    • 王传昌 编 /2018-08-01/ 文物出版社
    • 为配合城中村减挂钩试点项目 沂南河阳社区 民生工程建设,2013年6月9日至7月26日,山东省文 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临沂市、沂南 县文物部门,抢救性发掘了三座清代墓葬,从M1中室 和M3二室棺内发现大量丝绸织物,随即进行了初步清 理。 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由山东省文物保护修 复中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和沂南县博物馆联合成立 项目组,对文物实施了保护,修复的纺织品包括帽、 衫、袄、褂、袍、裤、靴、袜、腰带、丝带、被、褥 等。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丝织品文物的显 微结构、花纹图案、服装款式、剪裁工艺等信息进行 了深入分析研究。 这批精美的丝织品款式多样、织造细腻、纹样复 杂,对研究沂南县当地清代望族家族墓地的葬俗、礼 仪、婚姻、服饰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传昌主编的《煌

    • ¥284.7 ¥390 折扣:7.3折
    • 西域考古器物图谱
    •   ( 293 条评论 )
    • [英]奥雷尔·斯坦因 原著:,巫新华 主编 /2023-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西域考古器物图谱》是斯坦因三次西域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集中展示,其类别分为:泥塑、陶塑;绘画;织品、刺绣;木牍;文书、经文;杂品。每类每件文物都注明其出土地,这些出土地遗址形成了斯坦因西域探险考古的路线图,也构成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历史人文地图。书中展示的文物涵盖了斯坦因发掘出土文物的全部种类,这些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真实状况。

    • ¥114.2 ¥168 折扣:6.8折
    • 古代器物溯源
    •   ( 1228 条评论 )
    • 宋兆麟 著 /2014-12-01/ 商务印书馆
    • 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四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

    • ¥56.9 ¥78 折扣:7.3折
    • 新石器考古研究文集 李友谋 著
    •   ( 1 条评论 )
    • 李友谋 著 /2017-06-01/ 科学出版社
    • 《新石器考古研究文集(精)》是作者李友谋对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分课题进行研究后所撰写的文章,亦有部分与之相关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还结合文献所记载的历史传说,将这两种考古学文化与我国原始社会时代的传说文化进行了探讨,提出裴李岗文化可能属于少典氏时代的文化,仰韶文化是属炎黄时代的文化。其中,分布在中原西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应属于炎帝部落文化,分布在中原东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应属黄帝部落文化,仰韶文化中期以后,东西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出现融合,应是黄帝时代的文化的设想。 本书可供考古、文物、历史、博物馆工作者和高校考古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169.2 ¥230 折扣:7.4折
    • 郴镜文化:郴州古镜精粹
    •   ( 44 条评论 )
    • 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郴州市博物馆 /2018-09-0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郴州处在南岭山脉之中,位于湖南省东南面,南面为广东省韶关和清远市,东面紧靠江西省井冈山和赣州市。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古木参天,兼具南北气候带,非常适宜人类生活,发现众多的古遗址和古墓葬。 1955 年和 1959 年在郴州马家坪发现战国墓葬。 1978 年东江水电站建设,省文物工作队在资兴旧市和厚玉发掘 600 多座古墓葬,分春秋、战国、两汉、六朝和唐宋时期。截至 2012 年,郴州文物工作者在市区共发掘战国至明代墓有 700 多座。铜镜多为墓葬中随葬品,已出土有 200 多件铜镜,其他县也有铜镜出土。以郴州铜镜情况看,战国和两汉出土*多,其他时代出土相对较少。为完善本区域内铜镜的发展脉络,书中对征集的铜镜也做搜集和整理,使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郴州铜镜的发展历史。

    • ¥66.6 ¥98 折扣:6.8折
    • 中华末茶器考古简论
    •   ( 5 条评论 )
    • /2022-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国末茶用器,在各时期重要考古材料中屡有发现,与相关文献资料一起,形成对抹茶文化研究的主要证据。本书拟在梳理抹茶用器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主要器形组成及审美外在,展现末茶的文化特征,对末茶用器所包含的艺术影响和人文精神进行研究。作为美术史论观察研究的一部分,茶文化从来都是一个重点。末茶用器,更具有文人情怀和艺术精神,关于末茶抹茶器考古的研究,对于美术考古及文化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适合大学生及美术考古研究者、文化创新工作者、传统文化爱好者。

    • ¥27.7 ¥38 折扣:7.3折
    • 北京大学藏裴文中捐赠石器选粹
    •   ( 0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编 /2024-12-01/ 文物出版社
    • 裴文中先生在法国求学期间自己采集和购买了一批石器,有400件之多,包括从阿舍利、莫斯特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奥瑞纳、梭鲁特与马格德林等法国旧石器不同阶段和文化类型的典型标本,是学习和研究法国及欧洲旧石器很难得的系统材料。先生不远万里将其带回国内,并捐赠于北京大学,供学生学习和比较研究。本图录选取其中的精品进行展示,分为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品 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石制品 三部分,希望能够为更多读者带来旧石器考古学习与研究的方便,推动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不断向前。

    • ¥496.4 ¥680 折扣:7.3折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铜镜卷(全二册)
    •   ( 0 条评论 )
    •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2022-11-01/ 上海古籍
    • 本书是中国 博物馆馆藏铜镜著录性与研究性相结合的著作,收录了上起齐家文化,下迄清代的铜镜293面,按朝代先后排列,每一朝代再按类型排序。每一面铜镜都有高清整体大图(部分品种还有大量细节图及拓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时代、规格、来源、器型与纹饰描述、相关考证等,图文并茂,全面呈现了馆藏铜镜的基本形态、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后附两篇研究论文与一资料长编,论文分别介绍了关于铜镜名称及纹饰寓意的研究,以及国博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资料长编则精细还原了馆藏发掘品与出土环境之间的共存与互动关系。

    • ¥750 ¥1180 折扣:6.4折
    • 锦绣桑田:织绣研究专辑
    •   ( 0 条评论 )
    •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 编 /2024-12-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共收录了148件(套)织绣类藏品,是中心库存织绣类文物艺术品的精粹,每件藏品都配有彩色图片及文字说明,书末附有研究人员分工撰写的藏品研究论文。这是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深化基础学术研究的成果。既是对库藏重要织绣类文物梳理的记录,为文物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借鉴;也是指引和启发文物爱好者继续发掘和追寻更多宝藏的线索,旨在进一步推动和丰富中国织绣的研究和普及。

    • ¥306.6 ¥420 折扣:7.3折
    • 西夏钱币研究
    •   ( 29 条评论 )
    • 牛达生 著 /2013-10-01/ 宁夏人民出版社
    • 《西夏钱币研究》作者牛达生从对前人著录资料的系统整理入手,以出土西夏钱币资料为主要依据,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50余篇论文、报告,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归纳、充实和提高。分别就西夏钱币的考古发现、西夏文钱币、西夏汉文钱币、西夏铁钱、西夏货币经济、西夏遗址出土大朝通宝和西夏对钱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是部全面、系统研究西夏钱币的专著。文后附录《西夏钱币重要文献资料辑录》《宋夏常见钱币术语释义》《西夏钱币论文、资料索引》,颇便查考。

    • ¥28.5 ¥3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