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服饰是 汉服 这一概念的源头。本书围绕马王堆汉墓服饰实物,对照战国秦汉时代服饰实物及简牍文书记载,带领大家细看楚汉数百年的服装时尚变化探索古人制衣的巧技与用心,多角度展示马王堆汉墓服饰的制作细节,解读服饰蕴含的先秦旧礼与汉家新制。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战国至服饰文物图、手绘图,阐释该时期的服饰及其文化。
造物在揭示古代文化内涵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弥合传统文化中宏观概论与微观探究之间的鸿沟上起到了很好的联通(缓解张力)作用,以造物为中介,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争议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以 器物研究 为关键词,全书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第 类为器物名物研究,包括名物考证以及对器物的铭文、图案、刻划、功能的研究等。第二类为器物源流研究,包括探讨器物的形制和意义的产生、演变状况,以及特定器物适用的环境、对象以及使用的方式、时间等问题。第三类为器物周边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文化、事件、现象、信仰之间的关联研究等。 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 ,先秦时期器物;第二,秦汉时期器物探讨;第三,秦汉以降器物研究。 第 ,先秦时期器物。 张闻捷(厦门大学历史系)对周代的 行钟 与
郴州处在南岭山脉之中,位于湖南省东南面,南面为广东省韶关和清远市,东面紧靠江西省井冈山和赣州市。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古木参天,兼具南北气候带,非常适宜人类生活,发现众多的古遗址和古墓葬。 1955 年和 1959 年在郴州马家坪发现战国墓葬。 1978 年东江水电站建设,省文物工作队在资兴旧市和厚玉发掘 600 多座古墓葬,分春秋、战国、两汉、六朝和唐宋时期。截至 2012 年,郴州文物工作者在市区共发掘战国至明代墓有 700 多座。铜镜多为墓葬中随葬品,已出土有 200 多件铜镜,其他县也有铜镜出土。以郴州铜镜情况看,战国和两汉出土*多,其他时代出土相对较少。为完善本区域内铜镜的发展脉络,书中对征集的铜镜也做搜集和整理,使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郴州铜镜的发展历史。
《清宫武备兵器研究(彩色图文版)》介绍清宫武备即清宫军备,指清宫的武器装备。包括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八旗官兵等使用的甲胄、武具、火器、庐帐等。 武备 一词在清代诸帝谕旨中是论述最多的内容之一。清朝帝王严守祖制,重视武备,体现出崇武、尚武、习武的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万余件清宫遗留的武备实物。
《中国古代毛笔研究》结合书法史,考述了历史上典型的毛笔形制及种类;参考现代制笔技术,重点以散卓法为例,结合文献对毛笔的制作工序作了详细的描述;辨析了宣笔、湖笔等重要派别的成因与特征;考补了大量笔工的相关史实;最后探究了毛笔对于书法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评价此书“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建立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在材料、技艺、笔工的考察上,颇见功力,是迄今为止对毛笔工艺、文化史研究的出色成果,对书法史的整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黄花梨收藏投资购买宝典》内容简介:黄花梨,向来被誉为中国最贵的树,用其做成的家具,是木材家具中的精品、收藏家们眼中的奇葩,也正成为目前古典家具中的时尚一族。 《黄花梨收藏投资购买宝典》是一本关于黄花梨的专著。《黄花梨收藏投资购买宝典》中分别从黄花梨的历史、黄花梨的生长过程、黄花梨的价值、黄花梨家具的鉴别经验、黄花梨家具的鉴赏、黄花梨家具的收藏与投资、黄花梨家具的养护等七个方面,详细全面的介绍了黄花梨各方面的特点,尤其重点介绍了如何鉴定、鉴赏、收藏、投资黄花梨家具的基本方法,同时《黄花梨收藏投资购买宝典》中的图片均为黄花梨的精品。 《黄花梨收藏投资购买宝典》知识点详细,图片清晰,无论从视觉冲击力,还是实际购买指导价值上,都具有同类图书不具备的特色和亮点,是一本将鉴别特征与现实
《徽墨胡开文研究(1765-1965)》介绍胡开文是近代以来中国制墨业的杰出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却因其家支庞杂、分布地域广泛而令人倍感困惑。《徽墨胡开文研究(1765-1965)》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故宫博物院所藏墨品文物的配方、造型、题材、款识等特征入手,将胡开文制墨家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究。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1923年以来的中国古代车舆马具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并以考古资料、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有关研究者论述,以写实的作图手法绘出历代各种车舆马具的复原图,通过艺术再现,完整地呈现出实物当年的风韵,让读者从考古的残片中,得以领略中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从事舞台美术、道具设计等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1923年以来的中国古代车舆马具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并以考古资料、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有关研究者论述,以写实的作图手法绘出历代各种车舆马具的复原图,通过艺术再现,完整地呈现出实物当年的风韵,让读者从考古的残片中,得以领略中华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供从事舞台美术、道具设计等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钱币鉴赏与收藏(第2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各个朝代的钱币与专题钱币的收藏知识。内容注重从造型、质地、色彩、图案、工艺等方面进行真品的鉴定。通过《钱币鉴赏与收藏(第2版)》可以了解中国货币演变的大致进程,在收藏过程中对照学习识别钱币的真伪;让收藏者欣赏品味部分珍稀钱币品种;供专业人士在考古活动中参考论证,作有价值的旁证。书中载录的汉代圆形圆孔的“无文花钱”,秦代的大型银质“秦半两”,南宋的“南康军钱牌”等,均为仅见品,也是首次问世。
《徽墨胡开文研究(1765-1965)》介绍胡开文是近代以来中国制墨业的杰出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却因其家支庞杂、分布地域广泛而令人倍感困惑。《徽墨胡开文研究(1765-1965)》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故宫博物院所藏墨品文物的配方、造型、题材、款识等特征入手,将胡开文制墨家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