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6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新发现,使这座淹没于地下数百年的港口重镇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青龙镇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青龙镇遗址考古确证了青龙镇是上海较早的贸易港口,也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之一。 本书将从青龙镇的历史地位、青龙镇历年考古发掘记、隆平寺塔地宫重要发现、青龙镇出土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讲述这个上海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 “亲历者的悲欢”,主要讲述敦煌藏经洞文书盗掘的历史。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除了讲述,本书还致力于探讨历史人物的偶然性活动与历史发生的关系,其实就是人物的偶然“悲欢”与历史的必然结果。第二部分“亲近者的悲喜”,主要讲述我国敦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心酸苦辣。其中包括“研究成果之喜”,经历了研究缺乏资料的阶段之后,新世纪以来,由于各地藏敦煌文书的陆续发布,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辉煌之色。第三部分“历史中的悲喜”,是一些敦煌世俗文献选,是为不了解敦煌文献的读者朋友们介绍百年来炙手可热的敦煌文献当中,到底书写了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故事和心情。
《敦煌学概论/大家小书》是我国一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姜亮夫先生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娓娓道来,饱含爱国主义的情感与对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推本溯源,深入浅出,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文献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讲授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和光静影”系列是以明信片形式,将山西 塑像壁画中之精品选取出来,通过 角度的摄影作品,将其 特色的、 有价值的地方呈现出来,彰显古代塑像壁画遗存之高光。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塑像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表情夸张,体魄高大,细节生动,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不走 ,追求中庸和平,体现沉静安详的佛教造像之传统审美语境下,整组造像另类、突兀,非主流,可谓是神来之作。本书以高清图片,从表现塑像 好的角度选取,给读者呈现各具特色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像。
这是“趣游京城”系列绘本中的其中一本。画家吴洋用绘画加文字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北京的 景点——圆明园。本书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画笔画出了美轮美奂的圆明园昔日景象,让书中的主角金虎带着读者作一次“画中游”。此外,作者通过金虎回忆了圆明园的历史、伤痕和屈辱,表达了对帝国列强的悲愤之情。书稿有一篇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前言,有约80幅绘画,每幅绘画都配有文字介绍。
本书以庐山历代石刻文化为研究对象,拟将石刻文化作为一整体概念,首先探讨庐山石刻文化形成的背景,进而按朝代的先后顺序以及石刻分布的地理位置对庐山石刻文化进行分类研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众多石刻;从史志价值、辑轶价值和校勘价值来论述庐山石刻的史料价值;从庐山石刻的形制艺术、书体艺术、佛教人物碑刻画艺术性来研究庐山石刻的艺术价值;区分石刻内容的差异来阐述石刻的文化价值;在其美学价值方面,主要是从形制、书法和景观之美来具体阐释;在文学价值方面,则体现出文学体式丰富、创作手法多种多样,语言魅力独到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