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裂
    •   ( 177 条评论 )
    • 刘庆柱 /2024-12-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从考古学视角出发,围绕 中 华 与 中华 的概念, 文明 的定义及其要素组成与权重,王朝时期都城与陵墓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深层逻辑,丝绸之路的包容精神,以及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精细入微的考古发掘,也有中华文明独特的创新活力及其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对都城、陵寝等历史遗址,礼器、玉石等珍贵文物的研究阐释,详尽展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传承脉络,为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 ¥42.2 ¥68 折扣:6.2折
    • 出土资料与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研究
    •   ( 34 条评论 )
    • 符奎 著 /2025-04-01/ 人民出版社
    • 战国秦汉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变、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实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战国秦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以战国秦汉聚落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和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等简牍资料以及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山东枣庄海子遗址和辽宁辽阳三道壕遗址等聚落遗址资料,坚持“长时段”研究,深入探讨了聚落形态演变与地理环境、基层行政以及社会秩序等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揭示了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的规律,推动了战国秦汉聚落形态研究的进展。

    • ¥93.4 ¥128 折扣:7.3折
    • 中国古代钱币铸造术语图解
    •   ( 73 条评论 )
    • 杨君,周卫荣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中国古代钱币铸造领域专业用词混乱的现状,结合古代文献、文物和现代铸造术语,对中国古代钱币铸造领域术语进行了整理和规范。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中英文术语对照和术语名词解释。同时收录了作者在模印范竖式直浇铸钱、叠铸法铸钱历程,以钱范考证更始五铢、梁五铢,以及翻砂铸钱起源等具体铸钱领域的重点研究成果,既是铸钱术语的具体学术应用示例,也是钱币铸造学分支学科长足发展的体现。最后还附录了石范铸钱、叠铸法铸钱、翻砂铸钱的具体流程。

    • ¥144.5 ¥198 折扣:7.3折
    • 寻迹古中国
    •   ( 60 条评论 )
    • 翟德芳 /2025-0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寻迹古中国》是一次追寻古老足迹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与历史的对话。 本书是知名出版人翟德芳在退休之后再续考古之缘的首次出版的作品,不仅是一部考古普及书,更是他在资深出版人和考古学者双重身份下的精心之作。 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行走于北部中国。他不仅准确解读了考古发现背后的历史信息,还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同时,作者提供了详细的访古路线图,可供读者按图索骥。

    • ¥58.3 ¥69 折扣:8.4折
    • 稀见笔记丛刊·述异记 鹂砭轩质言
    •   ( 721 条评论 )
    • [清] 戴连芬 著,[清] 东轩主人 编,乐保群 注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为 稀见笔记丛刊 系列丛书之一, 稀见笔记从刊 是文物出版社近年主推的古籍整理类丛书之一,从众多笔记中遴选稀见罕传的刊本,在注重其史料价值的同时,同时兼顾了丛书的趣味性、通俗性,部分片段诙谐幽默,读来令人玩味。《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共收两种:《述异记》,清代东轩主人辑,与南朝祖冲之、任昉两人的《述异记》颇类,但述明清志怪,所收内容除新奇外,尚能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面貌,是此实际志怪笔记的杰出之作。《鹂砭轩质言》,作者为清乾隆时期状元戴连芬,《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仿《聊斋志异》的体例及写作手法,但《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记述鬼狐少而史实轶事居多,颇具特色,是仿书中的佼佼者。

    • ¥35 ¥48 折扣:7.3折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   ( 2901 条评论 )
    • [瑞典]喜仁龙 后浪 /2017-07-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 ¥31.4 ¥39.8 折扣:7.9折
    • 历代茶器与茶事
    •   ( 13 条评论 )
    • /2018-04-01/ 故宫出版社
    • 《历代茶器与茶事》精选200余件历代茶器、茶画,呈现一部中国茶事的历史。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并使用器物、文献、书画互证的研究方法,如实还原唐宋至明清的饮茶风尚。《历代茶器与茶事》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集结,向普通读者介绍当时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了颇高的赞誉,再版数次,其 如白描一般 的叙述手法,引导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

    • ¥100 ¥126 折扣:7.9折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插图本)(限量独家签名本,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   ( 94 条评论 )
    • 陈洪波 /2024-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 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影响、局限,包括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考古成果重构中国古史,进行客观讨论。这一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当前的考古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928 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中,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80.2 ¥118 折扣:6.8折
    • 汉服的形成--东周秦汉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   ( 118 条评论 )
    • 王方 /2024-08-01/ 科学出版社
    •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之一,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属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文化意义。东周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本书在全面占有、系统分析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出土文献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东周秦汉时期服饰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勾勒出“汉服”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并就服饰考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思考。

    • ¥195.6 ¥268 折扣:7.3折
    • 河南佛教造像史
    •   ( 59 条评论 )
    • 王景荃 主编,杨超杰 王璐 副主编 /2024-08-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河南佛教造像遗存十分丰富,璀璨斑斓,异彩纷呈。该书以时间为序,将河南省境内石窟寺和河南现存单体石刻造像作为研究对象,从雕刻内容、艺术风格、地方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审美价值和历史作用,向读者展示石窟寺与单体造像作为艺术载体所释放的辉煌艺术成就。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史和艺术史提供了具体真实的形象资料,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314.4 ¥398 折扣:7.9折
    •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
    •   ( 529 条评论 )
    • 斯蒂芬妮·达利等 编著,左连凯 译,王硕 校 /2022-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自19世纪亚述学兴起之后,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长达百余年的研究,让西方人在经历知识和信仰的文化震动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起源,重新认识古希腊、希伯来文明与更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由牛津大学东方研究院考古学家斯蒂芬妮 达利和其他四位学者合作撰写,聚焦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希腊、波斯、希伯来、罗马等古代文明之间的交互关系,重点研究了两河流域的语言文字、政治和律法制度、社会习俗、艺术、天文学及其他科学对地中海沿岸世界和周边地区文明发展变化的影响,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古代文明史研究著作。

    • ¥61.1 ¥89.8 折扣:6.8折
    • 典籍里的丝绸之路
    •   ( 49 条评论 )
    • 武斌 /2024-12-3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丝绸之路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相遇、交流和对话之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 半部世界史 ,就是通过欧亚大陆的大交通、文化大交流讲述的世界文化史。 在本书中,我们通过翻检历史上有关丝绸之路的各种记载,可以感受到丝绸之路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片段和线索;更可以看到,各民族的人们,我们的前辈先贤,为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实现文明的共享和繁荣,作出了多么伟大而艰辛的努力。

    • ¥67.3 ¥99 折扣:6.8折
    • 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
    •   ( 5 条评论 )
    • 湖南博物院 北京坤远文博展览有限公司 /2025-03-01/ 岳麓书社
    • 《彼美人兮 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图册以湖南博物院与罗马文化遗产监督管理局联合策划的同名展览为基础,精选200余件/套文物,涵盖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等多种类别。展览以女性生命中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情感生活为脉络,分为 怡然燕居 巾帼风韵 花好人团圆 三大主题,再现了两千年前东西方女性的生活图景与文化风貌。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古代女性的智慧、力量与美感。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文化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领略到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美与女性叙事的永恒魅力。

    • ¥210.2 ¥288 折扣:7.3折
    •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续编
    •   ( 4 条评论 )
    • 杨楠楠 编, 汤燕 执行主编, 胡海帆 编 /2024-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的出版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好评,出版质量也得到学者们的认可,荣获 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这次出版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续编》是前书的续编,所收录墓志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出土的墓志品种,品种数量最多的三个时段是南北朝、唐代以及宋代,其中不乏皇亲国戚、权贵重臣的墓志,如北朝权臣柳氏家族《柳 墓志》《柳虬墓志》《柳带韦墓志》等五方墓志、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墓志》,武则天侄子《武承嗣墓志》,唐初宰相《裴寂墓志》,著名女官《上官婉儿墓志》,著名书法家《冯承素墓志》,北宋巩义皇陵赵氏皇族的七十余方墓志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续编 与前作两者相加,是目前发布数量最多的墓志拓片目录。 续编 延续第一部拓片目录的编辑体例,项

    • ¥131.4 ¥180 折扣:7.3折
    • 金缕瑞衣——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绸考古及科技研究报告
    •   ( 55 条评论 )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报告为有关法门寺丝绸文物研究的系统专题报告,全面系统研究法门寺丝绸材质工艺研究成果,除织物组织工艺、装饰纹样、服饰形制的研究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法门寺丝绸蚕丝纤维及其附属的染料、捻金线、金箔贴饰等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为研究唐代纺织科技与纺织艺术的重要成果,为开展唐代科技、文化、艺术、经济、佛教研究提供全新的资料,同时为开展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化丝绸与中国唐代丝绸文物的系统对比研究提供科学资料。

    • ¥268.6 ¥368 折扣:7.3折
    • 西域宝藏(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114 条评论 )
    • 奥里尔?斯坦因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成果的新疆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著作,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主要素材之一。本书含有152张图片,再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们了解古代西域以及20世纪新疆英国探险活动的佳作。

    • ¥86.1 ¥118 折扣:7.3折
    • 明代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论稿
    •   ( 4 条评论 )
    • 万明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郑和下西洋集中反映了明代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达到的新高度,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巅峰时代。《明代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论稿》作者长期耕耘明史,在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明代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论稿》将作者在郑和下西洋领域30多年爬梳整理文献史料的研究论稿结集展现,以飨读者。论稿收录中文40篇,外文5篇。其中中文论稿分为史实考析、回眸思考、史料开掘、意义阐释、文化视域、全球视野六部分,外文论稿另附其后。

    • ¥166.4 ¥228 折扣:7.3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纸书
    •   ( 93 条评论 )
    • 肖三喜 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书法 纸书》卷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丛书中的一册,以物质存在的书写用纸这一崭新视角为切入点,探赜索隐,钩沉拾遗,梳理出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基本脉络,阐释了 片纸只字 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探究了物质文

    • ¥122.8 ¥150 折扣:8.2折
    •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   ( 64 条评论 )
    • /2024-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国家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国家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国家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

    • ¥66.6 ¥98 折扣:6.8折
    • 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上下册)
    •   ( 168 条评论 )
    • 荣新江,罗丰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际合作研究粟特问题的第二个里程碑,收录了2014年8月13日至14日在银川举办的“粟特人在中曰: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包括来自中国、口本、美国、英国、法同等各国学者提交的48篇论文的所有中文文本和3篇英文原本。本书与2005年出版的《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堪称姊妹篇,与后者相比,本书更着重粟特相关的墓志、葬具、画像等出土材料的刊布与研究,全方位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历史面貌。本书的出版无疑会对国际范围内的粟特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326.4 ¥480 折扣:6.8折
    • 宋辽金元考古
    •   ( 42 条评论 )
    • 冯恩学 /2023-08-10/ 吉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大学本科考古与文博专业基础课程 宋元考古 教材。该教材主要阐述了宋辽金元时期的考古基本知识和考古资料中呈现出的该时段社会文化特点,涵盖了两宋、辽、金、西夏、元不同历史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成果。 该书图文并茂,知识含量大,按照不同类别分为城址、墓葬、手工业遗存三大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下按照朝代分章节进行具体论述,书前配有数幅彩色图版,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消化理解抽象的考古概念与相关理论。这在宋辽金元考古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开拓价值。

    • ¥88.2 ¥98 折扣:9折
    • 九色鹿·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   ( 544 条评论 )
    • 郭雪妮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可视为一种 尝试集 ,它借助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都城 这一视角,在 东亚都城时代 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复制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将随着唐长安城的 消失 及东亚格局的变迁, 长安 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小中华 身份的手段。本书综合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中日两国的都城空间、王权书写与国家想象之关联。

    • ¥67.2 ¥98.8 折扣:6.8折
    • 敦煌艺术书系·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
    •   ( 176 条评论 )
    • 胡同庆 著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敦煌艺术书系》的*部分,是笔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敦煌艺术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敦煌艺术中的一些美学规律或特征。如敦煌壁画中的美的规定性、实用性和模仿性、敦煌壁画中的于对称中求不对称、节奏感与韵律、夸张变形等美学特征,以及佛教石窟雕塑艺术的视觉审美心理等。笔者以敦煌艺术的具体图像为研究对象,认为具象美学与抽象美学相比,不仅比较容易让广大民众理解、接受,提高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艺术家或工匠们的创作或制作,也具有实际的可指导性和操作性。另外,敦煌壁画中的模仿性、节奏感与韵律、夸张变形等美学特征和石窟雕塑艺术的视觉审美心理等,都容易为艺术家或工匠所理解,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敦煌艺术书系》的第二部分,是试图对敦煌文化中关于

    • ¥62.8 ¥86 折扣:7.3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书法.甲骨文金文
    •   ( 54 条评论 )
    • 金玉甫,李海亭 编著 /2021-12-31/ 开明出版社
    •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本卷创新的将甲骨文与金文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前半部分是甲骨文,除了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之外,紧贴书法的主题,从甲骨文的书刻方式、甲骨文的机构和章法、甲骨文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甲骨文书法的发展和甲骨文名家名作

    • ¥122.8 ¥150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