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何以中华 :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   ( 689 条评论 )
    • 中国民族博物馆,郑茜 编 /2024-01-01/ 四川民族出版社
    • 《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是*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图书,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策划、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而成。 本书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学术工程 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 ,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建构出 物 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有力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本书用物史互证的写作方式,讲述多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史;用超高清的精美原图,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用有趣有味的语言表达,

    • ¥65.6 ¥128 折扣:5.1折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   ( 3993 条评论 )
    • 陈大威 编著 /2017-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的作者长期研究中国历代甲胄,多次实地考察建筑壁画、出土文物及存世雕刻实物等,参考已有的考古成果和历代资料文献,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历代甲胄服饰形制的理解与推想,以绘画分解的方式,直观、具象地解说了中国历代甲胄的形制、结构、材质、穿着方法等基本情况。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作者根据各个朝代与甲胄相关的已知资料,结合不同朝代工艺技术的发展、作战武器的变化等因素,加入不同程度的理性假设来推测未知的空白,从而使各个朝代甲胄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直观的展示,并进一步总结出历代甲胄的演变与传承。《画说中国历代甲胄》不仅对军戎服饰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各个相关领域的美创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 ¥64 ¥128 折扣:5折
    • 出土资料与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研究
    •   ( 34 条评论 )
    • 符奎 著 /2025-04-01/ 人民出版社
    • 战国秦汉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变、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实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战国秦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以战国秦汉聚落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和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等简牍资料以及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山东枣庄海子遗址和辽宁辽阳三道壕遗址等聚落遗址资料,坚持“长时段”研究,深入探讨了聚落形态演变与地理环境、基层行政以及社会秩序等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揭示了战国秦汉聚落形态演变的规律,推动了战国秦汉聚落形态研究的进展。

    • ¥93.4 ¥128 折扣:7.3折
    • 寻迹古中国
    •   ( 62 条评论 )
    • 翟德芳 /2025-0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寻迹古中国》是一次追寻古老足迹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与历史的对话。 本书是知名出版人翟德芳在退休之后再续考古之缘的首次出版的作品,不仅是一部考古普及书,更是他在资深出版人和考古学者双重身份下的精心之作。 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行走于北部中国。他不仅准确解读了考古发现背后的历史信息,还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同时,作者提供了详细的访古路线图,可供读者按图索骥。

    • ¥58.3 ¥69 折扣:8.4折
    • 重返玛雅(RBA环球考古大系)
    •   ( 90 条评论 )
    • 西班牙RBA传媒公司 /2024-06-01/ 现代出版社
    • 玛雅人给人类史上留下了极为迷人和神秘的文明篇章。尽管他们定居于美洲的丛林,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但他们仍然创造了宏伟的盛世,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等方面都取得极高成就。不可思议的文明图景,也引发人们将它与外星文明相联系的猜想。 本书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用前沿考古科技解读还原玛雅文化遗址,串连起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历史的兴亡;壮观的3D模型复原,权威的文本,美轮美奂的建筑、考古发现、彩色浮雕和壁画,图表和地图等珍贵资料,带领读者浸入式回归文明现场,走入玛雅人的神秘而又真实的生活。 RBA 环球考古大系 《重返玛雅》 《重返古埃及》 《重返古希腊》 《重返古罗马》

    • ¥79 ¥158 折扣:5折
    • 唐代金银器研究
    •   ( 469 条评论 )
    • 齐东方 著 /202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直到唐代才令人改观。在中国,金银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制造技艺经历了漫长而缓慢的发展历程,到唐代才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在国泰民安、财富聚集、相对自由的大唐帝国,奢靡享乐之风盛行,金银器物便成了人们的追求。正是此刻, 丝绸之路 兴盛畅通,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金银器物的大量传入,犹如 万事俱备 之后的 东风 一样,为唐代金银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于是,如积累沉淀的巨大能量突然爆发,唐代金银器以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本书研究了唐代及唐以前金银器近500件器物,对每件器物都进行了详细鉴定、深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唐代金银器资料全、研究深的著作。本书费时20年写成。

    • ¥93 ¥186 折扣:5折
    • 历代茶器与茶事
    •   ( 13 条评论 )
    • /2018-04-01/ 故宫出版社
    • 《历代茶器与茶事》精选200余件历代茶器、茶画,呈现一部中国茶事的历史。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并使用器物、文献、书画互证的研究方法,如实还原唐宋至明清的饮茶风尚。《历代茶器与茶事》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集结,向普通读者介绍当时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了颇高的赞誉,再版数次,其 如白描一般 的叙述手法,引导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

    • ¥100 ¥126 折扣:7.9折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插图本)(限量独家签名本,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   ( 95 条评论 )
    • 陈洪波 /2024-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 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学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影响、局限,包括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考古成果重构中国古史,进行客观讨论。这一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当前的考古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928 1949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中,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80.2 ¥118 折扣:6.8折
    • 重返古埃及
    •   ( 45 条评论 )
    • 西班牙RBA传媒公司 /2024-11-01/ 现代出版社
    • 《重返古埃及》立足于从埃及金字塔、陵墓、神庙等的考古发现去考察古埃及的文明、历史以及古埃及人的生活,主要从埃及著名的考古遗址现场切入,如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和卢克索的神庙,帝王谷和王后谷的图坦卡蒙陵墓、尼斐尔泰丽陵墓,努比亚的阿布辛贝神庙,菲莱岛的伊西斯神庙、托勒密王朝神庙等,精准、细致地呈现了古埃及文明和古埃及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间接呈现了古埃及考古发掘的前世今生和埃及学的发展历程。 本书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用前沿考古科技解读还原古埃及文明遗址,串连起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历史的兴亡;壮观的 3D模型复原,权威的文本,美轮美奂的建筑、惊人的考古发现、彩色浮雕和壁画

    • ¥79 ¥158 折扣:5折
    •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
    •   ( 529 条评论 )
    • 斯蒂芬妮·达利等 编著,左连凯 译,王硕 校 /2022-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自19世纪亚述学兴起之后,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长达百余年的研究,让西方人在经历知识和信仰的文化震动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起源,重新认识古希腊、希伯来文明与更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 本书由牛津大学东方研究院考古学家斯蒂芬妮 达利和其他四位学者合作撰写,聚焦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希腊、波斯、希伯来、罗马等古代文明之间的交互关系,重点研究了两河流域的语言文字、政治和律法制度、社会习俗、艺术、天文学及其他科学对地中海沿岸世界和周边地区文明发展变化的影响,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古代文明史研究著作。

    • ¥61.1 ¥89.8 折扣:6.8折
    • 典籍里的丝绸之路
    •   ( 49 条评论 )
    • 武斌 /2024-12-3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丝绸之路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相遇、交流和对话之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 半部世界史 ,就是通过欧亚大陆的大交通、文化大交流讲述的世界文化史。 在本书中,我们通过翻检历史上有关丝绸之路的各种记载,可以感受到丝绸之路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片段和线索;更可以看到,各民族的人们,我们的前辈先贤,为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实现文明的共享和繁荣,作出了多么伟大而艰辛的努力。

    • ¥67.3 ¥99 折扣:6.8折
    • 墓葬中的礼与俗
    •   ( 421 条评论 )
    • 沈睿文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重点关注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与具体践行,首次系统辨析了唐宋地理官书《阴阳书》《地理新书》的成书与版本流传情况,揭示了中古墓葬神煞的组合与功能及其连续性,从图与像、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方面具体讨论中古时期墓葬中的礼制蕴含,分析不同政治生态、宗教信仰导致的葬礼差异,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59 ¥118 折扣:5折
    • 壹卷YeBook 中国悬棺葬 一部深入研究悬棺葬的学术专著 多角度探索悬棺葬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奥秘
    •   ( 0 条评论 )
    • 陈明芳 /2025-05-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悬棺葬文化的学术专著。全书以多学科交叉视角全面梳理闽、赣、湘、鄂、川等十余省区的悬棺葬遗存,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揭示了这种神秘葬俗的地理分布、类型特征、升置技术及宗教内涵。通过与东南亚葬俗的比较研究,论证了悬棺葬文化起源与古代百越族群的迁徙传播密切相关。 书中收录了作者攀岩涉险获取的第一手田野资料,以200余幅独家影像再现武夷船棺、三峡秘葬的惊世奇观,更开创性地构建了悬棺葬研究体系。书中对僰人悬棺、三峡船棺等典型遗存的深度解析,填补了民族考古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作为国内外SHOU部悬棺葬综合研究专著,其跨学科方法论与扎实的实证基础,为理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东南亚文明互动及海洋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64 ¥128 折扣:5折
    • 长安印典—大秦封泥
    •   ( 53 条评论 )
    • 岐岖 /2024-04-01/ 三秦出版社
    • 1.《长安印典 大秦封泥》是一部展示作为秦代官印遗存的秦封泥,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秦代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类图书。全书不仅介绍了秦封泥的起源、应用、出土、存藏、价值、研究及其文字特点、艺术风格等内容,还以秦封泥文字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典籍文献与出土文物,展示了秦朝的职官、地理、车马、法律、盐税、医疗、纺织、音乐、传驿、宫殿苑囿、军事制度等秦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书选取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约130枚,以及相关出土文物、考古遗址及示意图等图片近80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而不失严谨的语言风格,为读者了解秦封泥、认知秦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2.关于秦封泥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早期的封泥主要被用来封存货物。秦汉时期是简牍文书流通的鼎盛时期,出于保密的需要,

    • ¥75 ¥150 折扣:5折
    • 西域宝藏(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114 条评论 )
    • 奥里尔?斯坦因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成果的新疆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著作,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主要素材之一。本书含有152张图片,再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们了解古代西域以及20世纪新疆英国探险活动的佳作。

    • ¥86.1 ¥118 折扣:7.3折
    • 夏商周文化与田野考古
    •   ( 219 条评论 )
    • 刘绪 著 /202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通过夏文化研究、商文化研究、周文化研究、田野考古与纵论四部分,分别展示著名考古学家刘绪教授在夏商周考古与田野实践中的综合研究成果。所选论文反映了刘绪教授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广度和深度,也是当前夏商周考古前沿问题研究进展的缩影。

    • ¥94 ¥188 折扣:5折
    •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   ( 64 条评论 )
    • /2024-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国家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国家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国家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

    • ¥66.6 ¥98 折扣:6.8折
    • 古意:隋唐铜镜艺术风格渊源的美术考古学研究
    •   ( 89 条评论 )
    • 范淑英 著 /2023-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古意 ,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不仅贯穿古今,而且通行于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不仅是艺术技巧的要求,也是艺术作品精神气韵的体现。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并结合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而展开。在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古意之踪。分析隋唐铜镜中图案和铭文的复古因素及其古意,探讨其图文古意的演进过程,并对唐代的特种工艺镜的来源进行讨论,从视觉可见的图文与工艺两方面考察了隋唐铜镜与汉镜的紧密联系。第二,古意之源。从隋唐墓出土的隋唐以前的古镜,认识到隋唐铜镜中的古意来源于古代样本的遗留,并结合唐代对古镜的认识论述了隋唐铜镜的古意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第三,古意之造。以千秋镜和道教镜的铸造为例,意欲强调由于唐代对古镜神异观念的崇信,使得

    • ¥79 ¥158 折扣:5折
    • 宋辽金元考古
    •   ( 42 条评论 )
    • 冯恩学 /2023-08-10/ 吉林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大学本科考古与文博专业基础课程 宋元考古 教材。该教材主要阐述了宋辽金元时期的考古基本知识和考古资料中呈现出的该时段社会文化特点,涵盖了两宋、辽、金、西夏、元不同历史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成果。 该书图文并茂,知识含量大,按照不同类别分为城址、墓葬、手工业遗存三大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下按照朝代分章节进行具体论述,书前配有数幅彩色图版,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消化理解抽象的考古概念与相关理论。这在宋辽金元考古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开拓价值。

    • ¥88.2 ¥98 折扣:9折
    • 九色鹿·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   ( 544 条评论 )
    • 郭雪妮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可视为一种 尝试集 ,它借助东亚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都城 这一视角,在 东亚都城时代 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中,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映。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复制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将随着唐长安城的 消失 及东亚格局的变迁, 长安 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小中华 身份的手段。本书综合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中日两国的都城空间、王权书写与国家想象之关联。

    • ¥67.2 ¥98.8 折扣:6.8折
    • 里耶秦简新研
    •   ( 43 条评论 )
    • 何有祖 著 /2024-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里耶秦簡包含秦遷陵縣官府文書簡牘資料,數量眾多、價值重大,對研究秦文獻、秦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由於埋藏年代久遠,該批材料存在不少殘斷缺損的簡,頗不利於其研究價值的發揮。殘簡的綴合及字詞考釋對於充分發揮出土材料的作用是一項基礎且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書集結作者多年來研究里耶秦簡的成果,嘗試從形制、文意等方面分析所綴殘片之間的關聯性,論證綴合的合理性,新釋字詞,並比較秦漢簡牘、傳世文獻,對相關簡文加以疏解,為學界利用該批簡牘資料提供良好的文本基礎。

    • ¥64 ¥128 折扣:5折
    • 敦煌艺术书系·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
    •   ( 176 条评论 )
    • 胡同庆 著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敦煌艺术书系》的*部分,是笔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敦煌艺术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敦煌艺术中的一些美学规律或特征。如敦煌壁画中的美的规定性、实用性和模仿性、敦煌壁画中的于对称中求不对称、节奏感与韵律、夸张变形等美学特征,以及佛教石窟雕塑艺术的视觉审美心理等。笔者以敦煌艺术的具体图像为研究对象,认为具象美学与抽象美学相比,不仅比较容易让广大民众理解、接受,提高民众的艺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艺术家或工匠们的创作或制作,也具有实际的可指导性和操作性。另外,敦煌壁画中的模仿性、节奏感与韵律、夸张变形等美学特征和石窟雕塑艺术的视觉审美心理等,都容易为艺术家或工匠所理解,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敦煌艺术中的人与自然/敦煌艺术书系》的第二部分,是试图对敦煌文化中关于

    • ¥62.8 ¥86 折扣:7.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