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344 年,安徽淮河流域,旱灾、蝗灾、瘟疫爆发,17岁的农家少年朱元璋,家破人亡,为了混口饭吃,当了和尚,每天扫地上香、烧饭洗衣,还经常受到老和尚的责骂。因为灾荒,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庙四处化缘,成为一名如同乞丐的游方和尚。 25年后,41岁的朱元璋登基称帝,开创大明王朝,此后独掌中国30年,史称 洪武之治 ,深刻改写历史走向,影响延绵至今。朱元璋究竟是怎样从乞丐一步步登上帝位的?坐龙椅统治中国30年,朱元璋的人生又发生了什么?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人指其为权力野兽,有人称之为一代雄主。 直到历史学家吴晗捧出这部 朱元璋经典传记 ,朱元璋的真实面目,终于再无任何遮掩,完全坦露在世人面前。
咸丰皇帝奕 ? 在位的11年中,清朝在内战外战中一败涂地,但也开始与世界建立起崭新的联系,很多事件对近代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作者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历史叙述,而是带读者直接进入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中,从而理解那个年代被迫丧权辱国的深层原因。 此外,对于咸丰朝的重要人物,杜受田、曾国藩、叶名琛、肃顺、恭亲王、那拉氏(慈禧)等,在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 咸丰帝当政的年代,1850 1861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年代。作者用十分细腻的笔法,近距离地再现了咸丰帝奕 ? 的悲剧人生。
《雍正传》 多面 真汉子 的改革与突围 十三年如何改变一个国家?康熙末年,朝堂波云诡谲,诸皇子激烈争夺储位,四皇子胤禛,获得后胜利,继承大统。刚刚即位雍正却面临纷繁复杂、难以收拾的局面。党争对抗、财政混乱、吏治腐败、边疆不宁、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预示着王朝正走在不可挽回的衰退之路上。然而雍正仅用十三年的时间,重塑体制,建立税收清晰、财政稳定、治理高效、社会稳定的强力国家机器,扭转了王朝危机,奠定乾隆盛世。 本书运用雍正朱批奏折等一手史料,拨开历史迷雾,复盘历史事件,全面展示雍正继位和打击政敌的政治权谋,解析雍正在位十三年如何从困局中突围,又如何运用雷霆手段推进改革,啃硬骨头。 朝乾夕惕 的帝王到底是暴君还是令主?政治改革非常时期,什么样的官员才能适应刚毅果决、深谙权谋的帝王需要?
25岁,如何掌控一个帝国?乾隆,是盛世还是帝国黄昏? 乾隆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 顺 来概括。12岁预定帝位,25岁登基,执掌帝国权力长达63年。在他之前,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丰厚的家底。经他之手,中央集权无以复加,清朝国力达到中国古代的峰,但又迅速衰落。他打击政敌,发展经济,体恤百姓,但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大兴文狱,一生功罪,如何评说?作为极致掌控者,他有骄傲的资本,但晚年又屡屡失控,原因何在?能否避免? 本书充分运用《清实录》、宫廷档案、奏折等一手史料,详细讲述乾隆超长待机的一生,骄傲的来源与失控的根源,揭示复杂的人性心理与官场逻辑。
皇太极是清朝承前启后的重要君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骑马领军,极尽潇洒。为后来的清朝奠定的重要的军事基础和政治基础。很多人知道清朝的康乾盛世,却不知道在康乾盛世之前的皇太极时期。没有皇太极,就没有清朝,没有皇太极,也就不会有康乾盛世。
《大明帝国系列(洪武帝卷上中下)》由马渭源编著。 《大明帝国系列(洪武帝卷上中下)》讲述了: 他做过和尚、当过叫花子,后来投军当了兵,娶了个“官二代”,自此开始发迹,由“倒插门”变成了“ ”,在自家“老总”“走”后,又占了“老总”宝贝千金……“旱鸭子”渡江没船,他去“忽悠”人家“老总”,“老总”有想法,他就设宴招待喝酒,然后捆了人家手脚,扔进长江里喂鱼……他占着虎踞龙盘之地,西征东讨,南征北战,开创了中国历 由南向北的统一过程,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重树民族威风,这是一个奇特的开国皇帝。 他让人敲着鼓,打着锣,喊着口号,在菜市场里对贪官污吏进行定罪量刑,或把他们发配到凤阳去劳改;他重惩“二流子”,在南京城内给他们盖了“逍遥城”;他发动各地乡亲四邻,缉拿游食者,谁要包庇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历*成功的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有 千古一帝 的美誉;文治武功,双峰并峙,是个全能型的英雄。 从幼时与疾病抗争,登基之初与权臣搏杀,到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这个人几乎战斗了一辈子,到临终前都未停止战斗。他把储君的秘密守护到生命的终点,并且 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 ,为国家选定了*合格的接班人。 就在与他的敌人与命运的搏杀焠砺中,康熙的领导能力和帝王心术日臻炉火纯青。更可贵的是,虽然被机谋与算计包围,他却仍然保持了一颗仁恕的之心,以博大胸怀包容明朝遗臣,促进了满汉融和,使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室成为中国人心中能够认可的正统。 本书从人性视角观照了康熙王朝的风起云涌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命运抉择。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解说了康熙皇帝自律担当的品格、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宋璐璐编著的《清穆宗同治传》主要讲述了清穆宗同治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
康熙不但是诸位帝王中在位时间 长的,也是其中 有成就的之—。康熙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 ,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开创了历 的康乾盛世,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黄金时代。《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作者纪连海通过诙谐的语言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鲜明、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的千年一帝的丰满形象。
《八旗汗王(努尔哈赤)》以翔实的史料,全面解读真实的努尔哈赤,天赐神勇,神武绝伦,横扫白山黑水! 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他将一个渔猎游牧、没有文字的马背民族变成了威武之师;他给大明王朝敲响了丧钟;他创建的八旗兵马席卷纵横,所向披靡!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八旗汗王(努尔哈赤)》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努尔哈赤。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本书由玮珏编著。
康熙生有三十五子,其中英武勇决、才情豪迈的皇子不乏其人。然而,就在这群英荟萃的储位纷争中,毫不起眼的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皇位之争的胜利者,其权谋韬略可见一斑。雍正四十五岁即位,当政十三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三年中,他励精图治,除旧布新,勇于改革,解决或试图解决历史相沿的弊政,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成吏治的相对澄清,造成国力的强盛和国家政局的安定,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以说,这位满人皇帝是一个奋发有为、对历史发展有杰出贡献的君主,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圣王之一。他给历史留下的良好印记,堪与中国历史上历代圣君明主相匹配。这位对中国历史有一定影响的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他夺嫡到死,被后人称为清初三大谜案之一。 历代帝王丛书当当自营购买链接: 《中
明初,朱元璋在中央政府革去中书省,废除丞相制,扩大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权力,并直接对皇帝负责。从此,代皇帝行使权力的丞相制度被废止,皇权、相权集于朱元璋一身。作为与*军事相关的大都督府被一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使权力分散,皇帝一手操控军队调动与指挥大权。为监控臣僚官员,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专司缉察、逮捕、刑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血腥的特务统治。同时,朱元璋又实行文化专制,定八股取士制,为大明王朝造就符合君主专制统治所需的人才。这种*的君主专制维护了皇室的稳定,却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并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从一个农家苦孩子,而成为一代开国君主,有时代因素,也与他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关。朱元璋的成败得失可供
本书用流畅、通俗的语言将十二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将他们的智慧和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对各位帝王有一个相对 完整的印象;另一方面又真实地揭示了清朝历史和清朝诸帝的内在联系,展示出大清王朝兴衰、成败、治乱、福祸的脉络,趣味性地展现出云谲波诡的历史风云。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经典历史人物传记。全书写定于1948年,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通过梳理、考订、辨析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作者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将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复杂多面的帝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勤政爱民、夙兴夜寐的开国之君和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孤独老人,矛盾地统一于他的身上。在真实呈现历史场景的同时,也还原了一个被历史迷雾遮蔽着的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