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是乔木1991年开始的回忆毛泽东的写作,计划写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但没有完成。自1994年9月出版,期间2003年又出修订版,此次是修订版改版重印。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谈话录”,是胡乔木二十多次谈话的纪录。其中有一篇1985-1986年、即这项工作开始前几年他同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志的谈话记录,因属于同一个主题故一并收入。这些记录未经过他本人审定,但多是根据录音整理,只作了必要的文字修饰。第二部分“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第三部分是增订本补充的《胡乔木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共24篇文章。全书约550千字。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本书主要写了毛泽东的六位秘书,即政治秘书胡乔木和陈伯达、日常秘书田家英、生活秘书江青、机要秘书高智和罗光禄,追溯他们与毛泽东的因缘际会和关系往来, 提供了回忆、研究毛泽东的一个特殊视角。 作者曾直接采访了陈伯达、高智、罗光禄,并采访了胡乔木夫人谷羽、田家英夫人董边以及众多的江青知情人,获得大量第 一手资料。此外,书中附录作者对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给毛泽东讲诗文的芦荻的采访实录,同样对于了解、研究毛泽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末附有作者经过多年考证写成的“毛泽东37位秘书简介”,使读者对于毛泽东的秘书们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毛泽东喜欢什么样的秘书? ◎毛泽东如何选择秘书? ◎毛泽东如何使用秘书? ◎毛泽东的秘书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毛泽东的秘书
毛泽东一生写过无数的书信,有写给亲朋好友的,有写给专家学者的,有写给军事将领的,有写给党政领导的,还有写给国际友人的……对象繁多,内容亦十分丰富。《毛泽东故事丛书:毛泽东书信背后的故事》通过挖掘一封封书信背后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一代伟人心系社稷百姓、胸怀家国天下的故事,还原出一位骨血丰满的杰出人物形象。
《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回忆周总理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作者吴庆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一直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亲眼目睹了周恩来在那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是怎样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斗争的。书中所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见亲闻,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和内情,并纠正了不少流传较广的不切实际的说法,确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珍贵读物。从书中,读者会更真切地了解到周恩来坚定的原则性和过人的智慧、巧妙的斗争艺术以及丰富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是乔木1991年开始的回忆毛泽东的写作,计划写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但没有完成。自1994年9月出版,期间2003年又出修订版,此次是修订版改版重印。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谈话录”,是胡乔木二十多次谈话的纪录。其中有一篇1985-1986年、即这项工作开始前几年他同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志的谈话记录,因属于同一个主题故一并收入。这些记录未经过他本人审定,但多是根据录音整理,只作了必要的文字修饰。第二部分“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第三部分是增订本补充的《胡乔木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共24篇文章。全书约550千字。
本书是西班牙历著名的国王腓力二世的传记。自16世纪以来一直未被公开的大量档案材料改写了西班牙著名国王曾在世间留下的印象。本书考察了腓力二世漫长的王储时期,他的三个主要爱好(工作、娱乐和宗教),以及他在统治时期面临的主要政治、军事和个人挑战。本书还对腓力二世领导失败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见解:他的帝国是否因太大而无法驾驭,或者具备不同才能和气质的君主是否会表现更好?这些问题将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温家宝地质笔记》是作者用了二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精心之作。这本书不仅是地质专业笔记选编,而且是作者的真实回忆。它客观地记录了一个年轻地质队员成长的历程,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地质工作的变化和成就,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地质事业的赤胆忠心与力透纸背的无限深情。全书分为野外地质考察笔记、管理工作笔记、调研笔记及学习研究笔记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所选笔记、日记和回忆文章,反映了作者当年穿行于崇山峻岭、戈壁荒漠从事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内容。“引言”、日记和回忆文章文笔优美,细致地描绘了祁连山等地的自然风光,生动地回忆了野外地质工作和生活情况。 在第二部分“引言”中,作者详细回忆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地质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地矿部副部长的历程。第二部分收录的笔记反映了19
......
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四次当选,任职长达13年。他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的总统。《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罗斯福传(新版)》是对罗斯福人生的出色的解读,作者从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馆,以及其他渠道搜集资料,采访许多相关历史人物,在对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的把握上,对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真实地再现罗斯福如何从一个带点贵族气的政坛新手成长为一位臻于完美的政治家的历程。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人民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建立了福利国家模式,给亿万人们带来希望;把孤立主义美国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在他的提倡和支持下,
《中共选择了毛泽东》,是一部反映毛泽东在时代风云和党内斗争傲世崛起的力作。《中共选择了毛泽东》对近年从苏联、共产国际及国内解密的档案条分缕析,以中共中央常委级别的权力人物的沉浮起落为主线,细致记录他们如何上台、在台上如何作为、如何下台及下台后的政治与人生命运,直面功过是非,使鲜为人知、人所错知误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客观铺陈在读者面前,令人触目惊心。回望历史、审察风云人物,它是血雨腥风的年代、充满风云变幻的中共党史的评论参照。
《毛泽东读书十法》为毛泽东主席晚年时期的专职图书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著的毛泽东读书方法,分别为联系实际读书法,“古为今用”读书法,辩证分析读书法,“对照、对比、研究”读书法,联想、联系读书法,“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法,有“选择”、有“重点”读书法,“三先”、“三后”读书法,“多视觉”读书法,“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读书法等十种读书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卷,共九篇。前八篇采取由横及纵的编写方法,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外交与靠前战略、党建、民族宗教国家统一、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的思想精髓,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决策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第九篇伟大情怀篇着重描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客观地诠释了是如何成为20世纪优选很有影响力的伟人的。各篇从不同角度展开叙述,突出反映了在各个方面的思想理论贡献和伟大成就。 本书表述平实、条理清晰,以大量珍贵、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著述为素材,反映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和典型事例,既真实展现了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又兼顾了图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全书选编内容尊重史实,亦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作为诞辰126周年的献礼之作,本书体现了作为
研究毛泽东的权威学者施拉姆曾说:“100年之后,毛泽东仍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本书为读者权威解答“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作者李洪峰同志通过对丰富的史料进行分析,梳理了毛泽东在政治理论和革命实践中不断前进的步伐: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如何确立其领导地位、如何解决革命道路上的种种矛盾,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等等。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还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佛教、犹太文化等各种理念的碰撞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进而追根溯源,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如何影响了毛泽东的战略决定与理论创新。 在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