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传》通过对张自忠将军生平的记述,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心怀天下、大公无私、一心报国的一代名将。《张自忠传》引用材料详实、论述精当,不乏许多真知灼见,对于读者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反抗的历史、认识张自忠将军本人都有着莫大帮助。
本书系由总部赋予任务,由成都军区指定专人历时数年写作完成的张国华文学传记。张国华出身贫苦,少年早熟,长期的艰苦磨难造就了他勇挑重担、争强好胜的性格;他不满15岁即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自此在革命战火中英勇无畏,出生入死,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历经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初,他在35岁上被任命为第十八军军长,在渡江战役之后,又挥师大西南,屡获大胜。后受命率兵进入西藏,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率部完成了一桩桩惊人的业绩,即西进康藏、打开和平谈判的大门、开拓经略新西藏、指挥平息武装叛乱、对印反击作战取大胜并被喻为喜马拉雅战神……因其长期带病工作,1972年2月58岁时在成都不幸逝世,时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
史迪威将军的名字是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本书的内容和编排体例是: 1.每章开始或每章中间以楷体
本书由萧华上将的战友、部下、家人等70篇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萧华,1916年出生在江西兴国一个贫苦工人家庭,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3岁担任共青团江西兴国县委书记,14岁被发现并安排到红四军任青年委员,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7岁任少共靠前师政委,并成为年轻的师政委。39岁成为共和国很年轻的上将。 2016年1月,是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这些文章,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不同侧面,回顾了萧华同志对终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很好贡献,展现了萧华同志令人难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萧华同志多方面的才华,也寄托了作者们对萧华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胡琏是国民党军中最会打仗的将军,毛泽东说他“狡如狐,勇如虎”。开国大将杨勇说:“我们宁愿俘虏一个胡琏,不愿俘虏十个黄维。” 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环球时报说:胡琏指挥的石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进军我大西南的企图,歼灭日军7000多人,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放战争中,在中原同二野刘伯承交手,由于十一师全是美械装备,略占便宜;在山东南麻,粟裕用5个纵队围住了他,由于天降7天7夜暴雨,武器潮湿,粟裕损失了数千人,加上敌援军已到,只好撤围,事后粟裕要求辞职。在金门战役中,利用解放军28军的轻敌,守住了金门,成为“金门王”。
本书以史料为依据,以岳飞的一生为主线,浓墨重彩地重现两宋交替之际那段战火纷飞、铁马的岁月。大战小役轮番上演,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宋高宗赵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李纲、完颜挞懒、宗泽、金兀术、韩世忠、秦桧……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交替出现,每个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为了不同的利益而激烈博弈,倾情演绎宋金之间刀光剑影、官场斗争、内政外交的历史大戏。 《北望河山》带你回首八百年,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岳飞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本书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的回忆录。何柱国将军的少年时期从军,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实践着自己的愿望。他愤于蒋介石独裁内战的政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为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提供方便;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他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并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柱国率骑兵军请缨杀敌,转战晋西北,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
新疆历史上有三位“新疆王”,其中一位便是盛世才。盛世才一生的传奇性在于与许多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纠结在一起,并几次参与在中国近、现代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几十年来,无论哪一拨政治集团,都很少提起他,这使得盛世才这个历史人物随着他所参与和主导的历史事件的逐渐久远,构成历史的人物将与那段历史湮灭…… 盛世才(1894-1970),东北辽宁开原县人,出身贫寒。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1930年抱着建功边疆的“雄心大志”,来到荒漠边城迪化,从一名上校参谋做起,逐步执掌了新疆的军政大权,当了十一年的省主席和边防督办。主政新疆期间,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曾经与蒋介石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驰,实行反帝、亲苏、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驱走了英、日帝国主义在新疆的势力,依靠苏联和中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