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湘鄂赣边界特委委员,红三军团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本书由萧华上将的战友、部下、家人等70篇回忆文章汇编而成。萧华,1916年出生在江西兴国一个贫苦工人家庭,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3岁担任共青团江西兴国县委书记,14岁被发现并安排到红四军任青年委员,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7岁任少共靠前师政委,并成为年轻的师政委。39岁成为共和国很年轻的上将。 2016年1月,是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这些文章,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不同侧面,回顾了萧华同志对终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很好贡献,展现了萧华同志令人难忘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萧华同志多方面的才华,也寄托了作者们对萧华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丁汝昌年谱》系统运用和梳理历史资料,对丁汝昌家族及本人进行了系统研究,整理出了丁汝昌年谱,将其早年经历、参加太平军、投降清军、罢职归田、扬威域外、统领海军、黄海激战、兵败殉国的一生做了详尽叙述,对研究丁汝昌及甲午战争等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民间社会,郭子仪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安史叛乱起,大唐危在旦夕,他临危受命,率军收复靖边军、马邑,东下井陉,进军河北。又攻克长安,收复洛阳,有再造大唐之功。以后的数十年,历经坎坷,几度沉浮,始终是大唐王朝的擎天巨柱,每遇重大变故,必是郭子仪出来挽救危局。为将60余载,历事四帝,“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二十余年”。又深喑为人、为臣之道,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一生福、禄、寿、考俱全,是中国民间的福星。《郭子仪传/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材料翔实,运用史料角度独特,并收集了部分同题材著述中所没有的史料,以通俗晓畅的文字,记载了郭子仪的一生。
《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研究》以详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徐树铮在政坛纵横捭阖的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其在皖系崛起及统治地位建立、政治军事势力扩张、直至灭亡过程中的活动及其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徐树铮与皖系兴亡的关系及皖系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三造共和、西北筹边、收复外蒙古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徐树铮的谋略和权变,揭露了北洋军阀时期各派系利益纠葛、争权斗势的黑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