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 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 菜篮子 、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奠
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顺利召开,确定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中央工作,先后召开工业、农业等会议和军委扩大会议,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整顿,大见成效。1975年底,“四人帮”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面整顿被迫中断。 薛庆超著的《邓小平第一次主持中央工作》真实客观地记录了这一段历史。
《中外服装史》是一部从服装历史发展入手,以大量考古实物资料为基础,详细解读中外服装发展脉络,对比展示服装款式、裁剪结构、工艺细节,海量举例名师大牌历史元素时装设计成功案例,分析历史素材时装转化的技巧与路径,将服装理论与时装设计有效结合的专业理论书籍。本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服装史学者贾玺增博士集中多年学术研究成果和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心得的精心之作,旨在在中外服装史与时装设计之间搭建桥梁,对学习服装史、理解时尚流行,以及有效利用中外服装史元素,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地进行时装设计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周恩来与国民党将领》一书真实记录了在黄埔军校时期、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与国民党将领之间斗智斗勇、求同存异的历史。 周恩来与国民党将领的交往,既是国共两党长期斗争、几度合作的历史缩影,也是周恩来人际交往中有特色、魅力的华彩篇章。书中收录了大量一手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以纪实手法记述了周恩来与李宗仁、张治中、张冲、程潜、傅作义等几十位国民党将领的交往过程,披露了国共两党几度合作与斗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风云激荡的历史画面。
本书为德国 思想家阿多尔诺研究 艺术家、哲学家瓦格纳的专著。 瓦格纳是浪漫主义音乐代表性的作曲家,德国歌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是卓有建树的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在欧洲音乐 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学史和哲学 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全书分为社会性格、姿态、动机、响亮、银色、幻境、“乐剧”、神话、神与乞丐、妄念这十个章节专题,分别从不同维度,探究了瓦格纳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技巧、风格特色、艺术主张等。同时,本书也讨论了瓦格纳作品的深层思想倾向和社会心态。
染整助剂及其应用是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及染整助剂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以染整加工的工艺过程为依托,以染整助剂典型产品的应用为主线,内容注重理论并适度联系工厂实际,采用项目化构架,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及作用机理,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和后整理助剂的相关知识,以及染整助剂的性能检测方法和应用方法。在每个项目的最后附阅读资料,为读者拓展职业相关的知识。本书为纺织类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染整助剂专业的专业教材,也可供印染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助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检测人员、营销人员参阅。
2013年是周总理诞辰115周年,作为一名在他老人家身边工作长达15年的后辈,高振普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总理的115周年诞辰做点事。谨以此书献给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2000年11月,高振普将自己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中经历的往事集辑成册,以《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为名出版。6年来,这本书印刷了3次,发行45100册,被广大读者传阅。它对于人们了解周恩来作为一位伟人的平凡生活和在其中蕴含着的精神风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总理,这个新中国成立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政务院后当之无愧由周恩来担任,在历史和今天一直是个高尚的代名词,总理二字充满着人民对周恩来的爱,对周恩来的敬,对周恩来的怀念,怀念他的品德、他的作风、他的为人处事,更怀念他处处做表率,时时联系人民,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
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
陈延年(1898—1927年),陈独秀长子,2009年被 宣传部、 等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早年赴法、俄留学。1925年春至1927年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本书分为“少年时代”“留学欧洲”“初到广东”“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投身大革命洪流”“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六章及“陈延年大事年表”,记述了陈延年光辉灿烂的短暂一生,展现出这位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革命者只有站着死, 不下跪!”他留在龙华天地间的声音,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陈长江、赵桂来著的《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的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为有志于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些重要的史实资料和史实依据,更为全面理解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
厉以宁是我国当代 具影响力的 经济学家,他深切关注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长期潜心研究和密切注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2003年至2018年,厉以宁担任全国政协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十届、十一届政协)期间,本书作者陪同并全程参与了厉以宁所有调研、考察和会议活动,整理记述了厉以宁在政协工作中涉及到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形成了一组颇具特色的随笔文章。从中可以看到,厉以宁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匡扶济世、胸怀家国者的责任担当,作为一位学者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孜孜不倦。“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荣光,一个 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 的希望。”厉以宁就是这些好老师的代表。
目前,困扰中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银行资产的巨额呆坏账,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资产消化难度大、成本高;提高风险防范和不良贷款处置能力已成为银行目前的当务之急。笔者积累近40年银行工作经验,长期在化解金融风险线,笔者亲自参加了本书案例的清收工作,并从多家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的600多个案例中选编成书,所选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分析了近年金融系统的重大信贷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与教训,通过债务重组、诉讼追偿等九个专题分类案例,集信贷风险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为一体,揭示商业银行高效率、低成本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之路,使读者从经验与教训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学会处置不良资产的技巧,取得消除信贷风险隐患的途径,从而推动银行信贷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与
本书为德国 思想家阿多尔诺研究 艺术家、哲学家瓦格纳的专著。 瓦格纳是浪漫主义音乐代表性的作曲家,德国歌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是卓有建树的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在欧洲音乐 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学史和哲学 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全书分为社会性格、姿态、动机、响亮、银色、幻境、“乐剧”、神话、神与乞丐、妄念这十个章节专题,分别从不同维度,探究了瓦格纳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技巧、风格特色、艺术主张等。同时,本书也讨论了瓦格纳作品的深层思想倾向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