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研究丛录》为中山大学校庆九十周年系列出版物之“孙中山研究”之一。本书为作者李吉奎研究孙中山的自选集,收录30余篇已刊、未刊的论文,内容涉及孙中山生平革命活动、思想学说、人际交往以及与孙中山相关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了作者研究孙中山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孙中山研究丛录》为中山大学校庆九十周年系列出版物之“孙中山研究”之一。本书为作者李吉奎研究孙中山的自选集,收录30余篇已刊、未刊的论文,内容涉及孙中山生平革命活动、思想学说、人际交往以及与孙中山相关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了作者研究孙中山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描写西征的具体过程中,朱耀廷著的《成吉思汗大传》一方面写了花刺子模内部的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写了战争的挑起者海儿汗的抵抗及其悲惨的下场;写了摩诃末国王的无能和不抵抗政策;同时也描写了花刺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和札兰丁王子的英勇抵抗;描写了蒙古内部的反战情绪,尤其是耶律楚材、长春真人对西征的批判态度。其中用了篇幅描写长春真人西游,目的正是为了对这场战争进行反思。从主题思想看,本书将西征视为历史的悲剧,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不成吉思汗,也有花刺子模的海儿汗和摩诃末国王等人。战争当然免不了杀人、死人,本书对这一问题既没有大力渲染,也没有故意回避,而是用批判的态度适当予以反映。
唐浩明著的《张之洞(上中下1837-1909)》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历史背景上,叙写了张之洞精彩的人生。他以治学起家,享誉文坛;参加科举,高中探花;历任学政,奖掖人才;出任总督,整顿吏治。抗击法军,镇南关大捷震惊中外;兴办洋务,汉阳钢铁厂亚洲称雄;参与变法,《劝学篇》倡导“中体西用”。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中,探索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新路……
故事开始于1865年1月31日(同年4月,林肯不幸遇刺身亡),彼时的总统正致力于推动宪法靠前3修正案在国会通过。虽然两年前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授权军队解放南部的奴隶们,但是修正案的有效废除要经由国会通过并且得到四分之三多数州的批准。 哈罗德·霍尔泽的新书素材取自林肯与他人的往来书信、林肯回忆录及相关的文献。全书涵盖了林肯的童年经历,从肯塔基州、印第安纳州到伊利诺伊州的生活变迁,担任律师和国会议员的职业生涯,竞选参议员的失利,作为总司令在南北战争中卓绝的努力,当选总统后的政治生涯,以及他与家人、政敌和同僚的交往。本书还展现了处于动荡时期的美国的方方面面,以及面对奴隶制这个问题时,林肯的个人信仰与总统职责之间的碰撞与交锋。 林肯是无可争议的品质的政治家,有效废除奴隶制的宪法靠前3修正案成
故事开始于1865年1月31日(同年4月,林肯不幸遇刺身亡),彼时的总统正致力于推动宪法靠前3修正案在国会通过。虽然两年前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授权军队解放南部的奴隶们,但是修正案的有效废除要经由国会通过并且得到四分之三多数州的批准。 哈罗德·霍尔泽的新书素材取自林肯与他人的往来书信、林肯回忆录及相关的文献。全书涵盖了林肯的童年经历,从肯塔基州、印第安纳州到伊利诺伊州的生活变迁,担任律师和国会议员的职业生涯,竞选参议员的失利,作为总司令在南北战争中卓绝的努力,当选总统后的政治生涯,以及他与家人、政敌和同僚的交往。本书还展现了处于动荡时期的美国的方方面面,以及面对奴隶制这个问题时,林肯的个人信仰与总统职责之间的碰撞与交锋。 林肯是无可争议的品质的政治家,有效废除奴隶制的宪法靠前3修正案成
《赵匡胤传》对改革家赵匡胤作出应有的评价和介绍。赵匡胤是我国历目前一个重要人物,史家在论及封建皇帝时,往往把唐宗、宋祖并称。事实上他代表了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我们对他应当作出应有的评价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赵匡胤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所有这些争论是接近容许的,这和党对科学工作所提出来的百家争鸣方针,精神上是悉相符合的;因为只有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才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唐浩明著的《张之洞(上中下1837-1909)》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历史背景上,叙写了张之洞精彩的人生。他以治学起家,享誉文坛;参加科举,高中探花;历任学政,奖掖人才;出任总督,整顿吏治。抗击法军,镇南关大捷震惊中外;兴办洋务,汉阳钢铁厂亚洲称雄;参与变法,《劝学篇》倡导“中体西用”。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中,探索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