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忱著的《袁世凯全传》首次公开袁世凯12年朝鲜岁月,详实记录袁世凯35年政治生涯,从落第书生到内阁总理,袁世凯怎样成功?由民国总统到洪宪皇帝,袁世凯为何失败?少年为国,中年为权,晚年为己,袁世凯一生全纪录。
《砥柱中流周恩来(1966-1976)》是 周恩来生平系列 的第三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在1966年至1976年这个共和国极为特殊的岁月里,周恩来忍辱负重、苦撑危局,殚精竭虑保护干部,千方百计维持经济运转,果断处置林彪事件;在病魔缠身的晚年岁月,周恩来同江青一伙较量,把邓小平重新推上前台等等这些历史的内情或迷局,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的真情与风采,还原了一个动乱岁月里堪称中流砥柱的周恩来形象。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非凡的人物。他怀抱崇高理想,不懈革命,开创民国,翻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孙中山的一生中,有许多追随者和得力助手,他的机要秘书戴季陶就是其中之一。本书从 生逢时代 聚于一处 亡命日本 依偎扶助 共事广州 不离不弃 创办杂志 共研理论 建立军校 相伴北上 戴季陶主义与孙中山 六个篇章讲述了孙中山与戴季陶的故事,图文并茂地缅怀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同时也深度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重要的思想者、理论者和政治人物戴季陶的尽忠职守与反复多变。
伍廷芳( 1842~1922 ),晚清、民国外交家,法学博士。从 1882 年起到 1911 年止,在仕清近 30 年的政治生涯中,伍廷芳以一个新型官员的身份,从事荐西学、筑铁路、办外交、改法制等实践活动,且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辛亥革命爆发后,出任民军总代表,主持南北和谈,为推翻清政府立下了不世之功,皈依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旗帜下,直至生命结束。
《开国总理周恩来(1949-1965)》是 周恩来生平系列 的第二本,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杨明伟、陈扬勇两位周恩来研究专家主编。全书以历史的眼光,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了周恩来在担任共和国总理时期殚精竭虑,为四化建设和共和国复兴呕心沥血,勤奋工作的历史。全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世人皆知《革命逸史》是研究孙中山的绝好史料,却鲜知作者冯自由与孙中山深厚的革命友谊。作为孙中山的机要秘书之一,辛亥革命前的冯自由通过主持香港同盟会分会、筹集起义侨款等途径积极支持革命事业;辛亥革命后的冯自由在稽勋局局长、中华革命党党员、国会参议员等身份转换中配合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冯自由的人生经历透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以 横滨华侨革命心,初识中山马前童 东京问道初涉报,笔下藏锋赴革命 香港分会风云起,美加筹款革命举 机要秘书稽勋办,革命未竟共讨袁 议员护法斥北洋,国共合作失党籍 经纶失意提朱笔,忆昔峥嵘著逸史 六个篇章再现了孙冯的革命历史。
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曾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随后历任《民报》主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部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七一五
《间谍王》以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相关回忆录和档案资料,是海外学者最早研究民国特务系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此书以“间谍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经历为线索,主要研究其庞大神秘的间谍王国的发展历程。作者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蓝衣社、立行社等组织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抗战爆发以后"军统"的迅速扩张;同时通过丰富的材料还原了特务培养及行动的历史细节,暴露了这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由此,此书也详尽展现了1930至1940年代民国特务制度的发展历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并启发我们对这一时期的民国史的认识。
1912年1月1日,年仅19岁的杨杏佛在孙中山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任收发组组长。虽然仅有三个多月时间,但杨杏佛深为孙中山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感染,在他年轻的心里埋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种子,扣好了 人生粒扣子 。从此,无论身在何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杨杏佛不断奋斗。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 敬佩孙中山 加入同盟会 、 初见孙中山加入秘书处 、 践行中山愿留学寻科学 、 追随孙中山任职大帅府 、 随侍孙中山筹建中山陵 、 继承中山志维民权遇难 六个篇章,全面地展现了杨杏佛在孙中山精神影响下英勇奋斗的历程。
颜惠庆( 1877 ~ 1951 ),圣公会传教士的儿子,从圣约翰书院教授、译科进士出身的外交官,自 20 世纪初的 50 余年间,一直 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跨越晚清、北京政府、南京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在政、商、学、慈善等领域均有大建树,尤其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作用尤巨。如果说北洋外交有一位领军人物的话,一定是颜惠庆。
《向忠发的浮沉人生》一书通过十三章五十一节,运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方法,采取时间顺序,详述了向忠发充满矛盾的一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不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全书语言生动,内容充实,发人深省,既可以作为党史读物,又可以作为普及知识的大众读物。
张宝忠同志从上世纪50代初到小平同志身边担任卫士,1961年开始做警卫工作,直至小平同志逝世,整整40年。在这期间,他把小平同志既当作伟大的领袖,也当作自己的长辈,对小平同志怀有深厚感情,认真履行职责、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保障首长的安全起到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张宝忠同志出身穷苦,来到我们这支革命队伍后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启迪。他十分珍惜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和服务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规律,从必然王国奋力迈向自由王国。他在书中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再现了自己在小平同志影响和教育下健康成长的历程,也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物记述了小平同志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所展现出的崇高风范和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
陈友仁( 1878 ~ 1944 ),近代中国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华侨外交家,出生于美丽的特立尼达岛,以开办律师事务所起家,事业如日中天时毅然回国投身国民革命并为其倾尽家财。曾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代笔起草著名的《致苏俄遗书》;更是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主持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首创“革命外交”,以强硬的立场开创了外交上独特的“陈友仁时代”。他热爱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令后人为之景仰。
这是一部有关民国外交官顾维钧的传记。放眼近代中国,顾维钧堪称 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而多姿,袁大总统身边红人、27岁任驻美公使、民国三大美男子之一、四段传奇婚姻、政坛不倒翁、第22号战犯……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是中国近现代 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 政府时期外交界的 人物, 外交官员。被誉为“民国 外交家”。他一生出使多国,6次出任外交总长,两次出任财政总长,两次代理国务 ,但也曾被 政府通缉,被共产党宣布为头等战犯。从这个意义上讲,顾维钧的传奇又不是圆满的,如他“半个外交家”的身份一样,只能落得“半世繁华”。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习仲勋同志多彩人生画卷中的 39 个典型事迹,生动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多个精彩瞬间,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冲锋在革命、建设、改革前沿的光辉形象。第 1 — 32 节叙述了习仲勋同志自少年时代起投身革命,在革命和建设中英勇奋斗的片断;第 33 — 39 节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邓小平等人指导下勇于破除思想藩篱冲锋在改革前沿,为探索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及相关改革而奔走、实践的光辉业绩。全书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突出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时期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史画卷,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来使这个画卷更加丰满生动。
杨寿国著的《阿登纳传(1876-1967)》是联邦德国首任 康拉德·阿登纳的传记。阿登纳是一位跨世纪的人物,他一生历经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时期、盟国占领期和联邦德国等五个历史时期,可谓饱经历史沧桑。面对战败的废墟,出任 的阿登纳使德国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从战败的废墟重新崛起为欧洲巨人,可以说他是战后德国恢复和再次快速崛起的 人物,是欧洲统一的主要 。从这本传记可以看到阿登纳跌宕的人生经历,德国从战后恢复到重新崛起的全过程以及法德和解、欧洲联合的艰难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