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一位在民盟中曾任要职的老人叶笃义的八十回忆。他曾参与了民盟创立与发展的许多重要活动,与司徒雷登、张东荪、张君劢、罗隆基等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过从甚密。他的经历是以救国、兴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他的这部自述是输忠尽悃、披肝沥胆之作,从中可以让人知晓老一辈知识分子走过的路、蹬过的河、爬过的坡,甚至跌过的跟头,颇能给人以震撼。
《大国海图人物志:蓝色波涛里的帝国梦寻(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侧重描写李鸿章海洋观念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他把建立海防、海军的这一理念投射在实业、军队建设中去。他经营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说服朝廷购买引进洋人舰船、聘请洋教官,组建北洋水师。但是整个北洋水师还是沿用封建制度的官僚体系,种种人事、技术问题频繁出现,不过又一一被李鸿章忽视,他在封建体制下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了。甲午战争战败后,他作为海洋战场上的主要领袖,签署了《马关条约》,落下遭众人唾弃的骂名。全书以清廷内的海陆之争为中轴,前面探讨李鸿章海洋、海防观念的形成,结尾处把李鸿章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处理。
汲取成长经验,收获成功智慧,培养爱国情怀,创造精彩人生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 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中华风云人物系列:孙中山之谜》作为“中华风云人物之谜”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全面了解孙中山生平的大众普及读物。为了让全书尊重史实且富有可读性,《中华风云人物系列:孙中山之谜》特地邀请孙中山纪念馆馆长任青撰写,作者是研究孙中山生平历史的专家。 《中华风云人物系列:孙中山之谜》稿约13万字,另有100余幅插图。全书分为“家乡风貌”“成长历程”“海外奔波”“创建民国”“捍卫共和”“伟大转变”“逝世前后”“情系中山”八个篇章,围绕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一生以历史轶事的形式介绍了孙中山的家乡概况、成长历程、海外筹建同盟会、开展辛亥革命成为*大总统及奉安、谒陵的过程。全书史料详尽,并辅佐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考虑到该书的针对读者群为普通大众,全书主要以小故事的形式,解答读者
永远的丰碑 系列(共8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的故事。本书讲的是*、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宋庆龄、董必武等领袖先驱的故事。书中以生动通俗的文字和栩栩如生的图画,着重介绍了伟人们如何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磨砺意志、勤奋学习、奋斗终生的过程。他们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坚毅果敢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是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在笔法上,作者采用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痛痛快快说故事,明明白白讲道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阅读历史、感受历史。
永远的丰碑 系列(共8册)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的故事。本书讲的是王大珩、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华罗庚、焦裕禄、时传祥等建设模范的故事。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有任劳任怨的工人模范,有勇于探索的科学家、有平凡而伟大的战士 他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克己奉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昌盛,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项南的故事》短小、通俗、易读、易记,适宜于广泛的读者。全册是由30个篇幅仅有千字上下的短小故事组成的。本书内容涉及面广,以主人公主政福建五年为主,向前向后有所涉及,撷取了其政绩作为与领导者风格、风范以及家风等不同方面,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主题突出的“故事”。语言和视角大众化,包含百姓的认可和赞美,形成了“口碑相颂”样式的独有风格。作品取材据说是从是经过多年搜集并注意从民间传颂的真实故事中积累而成的,不同于仅仅来自于官方评价和文档留存的取材之途,因此,具有民间的认同性。
《项南的故事》短小、通俗、易读、易记,适宜于广泛的读者。全册是由30个篇幅仅有千字上下的短小故事组成的。本书内容涉及面广,以主人公主政福建五年为主,向前向后有所涉及,撷取了其政绩作为与领导者风格、风范以及家风等不同方面,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主题突出的“故事”。语言和视角大众化,包含百姓的认可和赞美,形成了“口碑相颂”样式的独有风格。作品取材据说是从是经过多年搜集并注意从民间传颂的真实故事中积累而成的,不同于仅仅来自于官方评价和文档留存的取材之途,因此,具有民间的认同性。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由王敏玉编 著,为《领袖少年丛书》之一。书中他们带领中国人 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袖。可是你知道 他们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他们在怎样的环境里长大 ?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又是怎样成为革命的中流砥 柱?《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以前所未有 的权威史料和平实通俗的叙述,完整而生动地地呈现 了领袖邓小平艰辛曲折的成长经历和伟大的精神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