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字仲淹。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生于河东郡龙门县万春乡(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去世后,门人弟子私谥“文中子”。全书分上下两编,十个章节。本书叙述了王通所处的生活时代,王通的家学渊源,以及其思想和主张,在此基础上得出王通是天人感应论的终结者、援佛入儒重要思想的提出者、理学的开创者、文以载道的先行者、入祀孔庙的大儒的结论。本书旨在参考、吸收前人考证成就的基础上,纳入笔者多年的研究心得,试图对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王通及其著作的真伪、王通的家乡、王通的生年、王通两次去长安的事实、王通是否做过官、王通的学生等问题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王通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王通的政治主张、天人观、修养论、文化教育思想等,以揭示王通思想与天人感应论的区别及其与理学的关系,
《徐阶传》是以明朝首辅徐阶为主要角色,以波谲云诡的明朝嘉靖、隆庆时期政治格局为背景,而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全书一共有三十五个回目,二十七万字左右。此书从徐阶的孩童时代讲起,直至徐阶致仕还乡,在长兴县营造生圹,涵盖了这位甘草阁老八十年的人生。
束景南所著的《朱子大传(性的之路增订版)(精)》全面系统地挖掘搜集到了关于朱熹的上千种史料,考明众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对朱熹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历程作了全面深入的新研究,破除历来的误说、错案、悬案、谜案,把朱熹由“神”还原为“人”,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朱熹,从中揭示出了朱熹人本的“性学”思想体系的本质及其价值所在,也活画出了一幅南、北宋交替时代风云突变的历史画卷。 此次增订一是补充了朱熹的新资料,对原来一些写得比较含混或写错的地方作了补充或改写;二是写进了三十年来作者对朱熹的新思考、新认识,如认为朱熹的理学体系应称为“性学”的思想体系,朱熹是从体用关系来构建自己的“理一分殊”的哲学体系,朱熹的“性即理”的性学是一个人性(复性)的思想体系等;三是全面校改了错字错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