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翻译著作,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密宗高僧热 多杰札巴(1016-1196年)富有传奇的一生。热 多杰札巴生于西藏拉堆南麓尼南朗,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少年得志。长大成人后,为了寻找吉祥大威德法,三进尼泊尔,二赴印度。学成回西藏后,四处云游,讲学布道,译经收徒,功绩卓著。他用所得到的供物修缮寺院,发展教育,制造船只,架设桥梁,布施济困,保护环境。并以自己的品德才学,调解纠纷,感化盗匪,惩戒坏人。热 多杰札巴为印度、尼泊尔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桥梁。热 多杰札巴与米拉日巴大师齐名,与济公活佛不相上下,成为藏族历史上一个显赫的藏传佛教传奇人物。本书情节曲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是研究藏传佛教早期必可多得的孤本。
康蚂著的《他在红尘看风景(弘一大师传)》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一生按照地理位置分为六个阶段,讲述了他童年在天津的成长、交游;青年在上海、东京求学、生活;壮年回到祖国后做老师、做编辑; 在虎跑寺出家的人生轨迹。作者由浅入深,通过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各个细节,全景式的展现了他的思想变化和艺术追求。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罗什的贡献不仅在传 播印度佛学真髓,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佛学水平,而且在引进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中 国人的理性思维,丰富、提升 了中国传统文化。罗什引进的般若中观学,当时给予魏晋玄学以极大的刺激,后来 又通过禅宗,施其影响于宋明儒学及宋元道教,渗透 于整个中国文化,成为传统文化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龚斌的这本《鸠摩罗什传》,以可靠史传为据写 成,忠实地描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 《鸠摩罗什传》既具有学术的真实性,又具有传 纪文学的可读性,给佛教圈内外的广大读者提供了触摸鸠摩罗什这位文化名人、高僧的方便,对弘 扬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有其现实意义。
《良心反抗暴力》记述的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发生在日内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场“蚊子抗大象”的力量悬殊的战斗,描写人文主义者卡斯台里奥不顾个人安危,孤身一人反抗势力强大教会领袖卡尔文的感人故事,歌颂这位英勇无畏的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品质。
J. C. 莱尔(1816-1900),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福音派传道人、基督教作家。他的《圣洁》《古道》《英国复兴领袖传》《四福音释经默想》等书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 本书对莱尔的生平和信仰进行了详细描述,其着墨多之处是莱尔的信仰立场以及他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莱尔成长为属灵伟人的历程,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了解到在复杂的现实中坚守信仰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书附录的《莱尔讲道集》收录了莱尔的6篇讲道,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福音那极具颠覆性的能力。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 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 “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 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 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 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 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 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 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 有别于汉传 和
本书是“藏传 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 “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 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 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 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 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 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 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 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 有别于汉传 和
在这个世界上,仅停留了短短二十四年。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纯朴、安宁,饱尝了俗世情爱的悲欢离合。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
他,曾名满天下,风流倜傥,对红尘有着深深的爱恋,不曾想会抛开凡尘,打坐为众生祈福度过后半生。他,当年的风流才子,后来的一代高僧,这是怎样的人生历程? 《纠缠不是禅》一书旨在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
查尔斯 · 哈登 · 司布真( 1834 - 1892 ),出生在一个世代敬虔的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 3 岁时就开始阅读约翰 · 班扬所著《天路历程》的插图版, 6 岁时,就可以熟练地阅读圣经。 19 岁时就以他的讲道震动整个伦敦, 他在 伦敦 讲道 38 年,常是人山人海,经常可以听到马夫喊道: “ 要去听司布真讲道吗?请坐我的车子。 ” 当时正逢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渐趋缩小的时候,但在司布真的侍奉下,他的教会每年都有上千人认识上帝和基督。 从 1855 年开始,他的讲章被印刷出来,这些印刷稿不仅在英国广为流传,也传播到另外几十个国家。司布真还每月出版一期他办的杂志《剑与铲》,并写了大量的书及书信。司布真的服侍范围广得惊人:他建立了牧师学院培养年轻的传道人,他组建了流动售书者协会,建立了为老年妇女开办
撇开神话与幻想,还原佛陀真面目。给愚痴者以智慧,给烦恼者以清净。 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古印度哲学家,佛教创始人。他所创立的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达数亿人。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书真实客观地还原了释迦牟尼佛悲悯而坎坷的一生,其智慧、平等与慈悲的精神化解了多少人内心的执念和烦恼。读懂这本书,便知佛陀真面目,一念清心,便得自在与清凉。
鉴真东渡,是一个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人们只记住了鉴真东渡后的辉煌,却遗忘了鉴真为东渡弘法所遭受的苦难:鉴真和尚为盛唐的受戒大师,晚年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遂发东渡传戒之宏愿。曾五次出海,其间经历的人事沧桑、风浪颠沛之苦,以致其双目失明,却都未能成功到达日本。晚年的鉴真,虽经历了诸多苦难,但其远赴日本的志向并未被挫折和岁月消磨,终于在65岁高龄,于第六次成功渡海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受诏被封为“传灯大法师”,于东大寺授戒传律,开始了佛教戒律规范的传播,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使者:先知穆圣生平事迹及现实意义》是一部翻译著作。原著为著名的伊斯兰教哲学家塔里格·拉玛丹博士,翻译者为著名伊斯兰学者、翻译家蒋敬博士。书稿主要介绍了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和毕生成就,告诫今人如何理性地处理世事。梁文道曾在“开卷八分钟”中介绍此书:宽容的穆罕默德,神秘的伊斯兰世界。
本书为一部西藏传记名著,记述了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大师一生学法、求法、弘法的稀奇经历及传奇故事。主要以玛尔巴大师三次赴印、四次赴尼泊尔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玛尔巴大师向佛的缘起,求法路途上的艰辛与奇遇,向印度、尼泊尔的上师们求法的虔诚与勤奋,教授具缘弟子米拉日巴尊者等的故事,及获得证悟显示神通的事迹。 作为藏传佛教噶举派“不祧之祖”的玛尔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和藏族文化发展目前的一代宗师,他求取真经,弘扬佛法,开宗立派,是中国佛教目前追求真理,意志坚定,鞠躬尽瘁的又一典范。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劝善戒恶、普度众生的道德信条;言行必果、讲求信用、恪守誓约、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及蔑视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与信念,是构筑藏族文化本质精神与核心。因此,《玛尔巴传》具有宗教、历史文化等多方位的研究价值
世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发生在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同后来的“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一起导致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的确,不论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还是造成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英、法革命和美国革命,以及人类思想的现代发展,全都同四百年前那一场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密切相联。不了解那场改革及其后果,不了解那场改革中重要人物的思想体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现代世界及其种种问题。 因此,改教家约翰·加尔文不可逾越。 加尔文 1509 年出生于法国的努瓦永,受过极好的人文教育,获得过法学博士学位。青年加尔文积极投身于古希腊罗马著作的研究,并在 22 岁时写成《塞涅卡注释》。加尔文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对他后来卓越地阐述基督教教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怀着人文学者梦的怯弱青年,后来却被一道
他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在*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斩断世情俗怨,抛妻别子,遁入空门, 索性做了和尚 。也许,这就是弘一大师李叔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作为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其人如大海,认真、宽容、超然别有极致;其言如诗文,才骨、风骨、傲骨尽显其中。 本书文笔鲜活,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娓娓道来的叙述,将主人公的生平、才艺、情谊、游学、困惑、佛学等予以多角度呈现,既严谨,又通俗,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和领略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历程和感受大师认真与超然的智慧。